唐朝皇帝兒子的遵循一樣的偏旁,為什麼唐敬宗的兒子沒有遵循取名規則?

時間 2021-06-17 03:53:14

1樓:卡里古拉

唐朝從玄宗時期開始,皇帝之子的名字有了同一偏旁。

玄宗之子從玉

肅宗之子從亻

代宗之子從辶

德宗之子從訁

順宗之子從糹

憲宗之子從忄

穆宗之子從氵

武宗之子從山

宣宗之子從氵

懿宗之子從亻

昭宗之子從礻

特例是唐敬宗、唐文宗和唐僖宗的兒子並無規律,這是因為唐敬宗、唐文宗和唐僖宗死的時候年齡都很年輕,他們的兒子都還在襁褓之中,古時候對於嬰孩取名都比較隨意,等到年紀大了一些之後才會統一改名字。所以如果等到他們的皇子長大之後也是會另取乙個符合規律的名字的。

另外自唐肅宗開始,凡是以不正常渠道上位的皇帝,都會改名字,象徵命運地位的變化。

唐代宗李豫,初名李俶。他是庶出的兒子,當時肅宗張皇后有嫡子興王佋,定王侗,他本來無緣皇位,但興王早夭,定王年幼,所以立李俶為太子。李俶登基之後改名李豫。

唐文宗李昂初名李涵,唐武宗李炎初名李瀍。二者本是唐敬宗李湛的弟弟,因唐敬宗被宦官弒殺,諸子年幼,李涵被宦官扶立,改名李昂。唐文宗抑鬱而終,諸子年幼,李瀍被宦官扶立,改名李炎。

唐武宗服食丹藥暴斃,諸子年幼,憲宗之子李怡以皇叔身份被宦官扶立,改名李忱。

唐僖宗李儇,本名李儼。唐懿宗病重之時由宦官扶立為皇太子,故改名,後登基。

唐昭宗李曄是唐僖宗同母弟,本名李傑,因唐僖宗諸子年幼,被宦官擁立為皇太弟,改名為李敏,登基之後又改現名。

唐哀帝李柷,唐昭宗第九子,本名李祚,唐昭宗被朱溫弒殺後由朱溫扶立,改現名。

2樓:潘水根

這種取名的規則本不成立。

如唐高祖李淵有二十二子,常取作「元×」,但隱太子建成、楚王智雲、衛王玄霸、虢王鳳、魯王靈夔卻是例外。

又如唐太宗李世民,其子名字五花八門,恆、承乾、寬、恪、泰、祐、譜、愔、惲、貞、慎、囂、簡、福、明。

又如唐高宗李治,其子名忠、上金、素節、賢。

正如你所說的,到了唐玄宗李隆基朝起,似乎才有了取名的一般慣例。

除了你例舉的唐敬宗之子外,其他像唐穆宗之子、唐文宗之子、唐僖宗之子等的名字也不符此慣例。

皇帝殺兒子是什麼感覺?是否像殺陌生人一樣,真的一點不心疼?

小唐璜年方二八 乙個皇帝要選繼承人,無外乎是,立嫡,立長,立賢,立愛。這要看,皇帝是什麼性格,出於什麼目的,在什麼情況下做出的決定。正常情況下是為了自己的江山有個人能好好守著,最好是自己原配 背後有家族支撐 的孩子裡,自己選的最喜愛的,最聰明的著重培養過的完成品。這個還要看時機,孩子太大,自己太老,...

還有和雍正一樣活活累死的皇帝嗎?

今生不清明 崇禎繼位時明朝已危如累卵,又先後失去僅有的幾位忠臣良將袁崇煥等。他勤勉執政,據說每天睡兩小時左右,二十多歲便鬢角斑白。大廈將傾,非一木可支也。 擂司 朱元璋,朱棣可以說是積勞成疾而終吧,太祖可謂勞模皇帝,什麼心都操了,規定了影響深遠的很多祖制,靠著身體硬朗硬熬成大明最長壽皇帝。太宗得位不...

女媧的媧和蝸牛的蝸只有偏旁不一樣,讀音也很像,這兩個字有什麼關係嗎?女媧和蝸牛的取名說明了什麼?

Jointer 根據本人研究,wa這個音出自腓尼基字第6個waw,後來成了F first 也就是排在天乾第一位的甲,由此女媧即女性第一人。waw的字形是丫 吳地方言的丫頭就讀媧頭。wa和ya有什麼關係呢?是通過a聯絡到一起的,的一部分變成了w和y,另一部分變成了g。甲的篆書字形像乙個開口向下的G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