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教育好自己的小孩?

時間 2021-06-09 01:58:10

1樓:Heaven

孩子其實是很好溝通的,關鍵是家長要能夠心平氣和的和孩子談,心平氣和也就是不帶任何評價,更不是指責。

根據你所說的你最開始提醒他,他礙於你不得不聽,但是他並不是發自內心的願意按照你說的做的。之後你再提醒他時就多少有了些不耐煩,你的態度孩子是可以感受到的,他自然不願意聽。你也不能達到你的目的。

所以何不換一種溝通方式,只要看到他站著寫作業就溫柔的提醒他,媽媽希望他怎麼做,他這麼做媽媽有什麼擔心。只要看到他做的不對就可以提醒他,但是要有耐心,還可以以一種開玩笑的方式,比如你可以說:媽媽記得你在學校可不是站著上課的喲?

把孩子逗開心了,他自然願意聽你的。如果以一種大人的權威去壓制他,他只能暫時聽你的,只要你不去提醒他就變回原樣。

再就是只穿襪子不穿鞋的情況,我覺得你可以聽從孩子的,孩子的童年是非常寶貴的和短暫的,他從這樣的行為中體會到的是無限的樂趣,他並沒有考慮到會給媽媽帶來一些負擔。但是我們做家長的何不在可以承擔的範圍內讓孩子更快樂一些呢?

所以你可以跟孩子溝通一下,了解一下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問問孩子這樣做好玩不,如果孩子說是,那你就允許他這樣做。我想他一定會因為自己有乙個開明的媽媽而非常開心。

這樣做的話就需要你做更多的付出,比如地板要打掃乾淨,孩子的襪子要勤洗,甚至需要給孩子買一雙厚襪子。

你也可以製造這樣的巧合,你洗襪子的時候讓孩子看見,如果孩子問你,你就輕鬆的跟孩子解釋說:媽媽在洗你踩髒的襪子,你看孩子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童年是需要自由的,童年是需要被溫柔的呵護的,很多時候孩子做某些事情時並沒有考慮到會給別人帶來怎樣的後果,我們大人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問題,當孩子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行為時,我們不要先著急忙慌的去責怪孩子,而是應該先跟孩子溝通,問問孩子的想法,在去跟孩子分析後果,切忌整個過程不要帶有任何評價和指責,要溫柔有耐心,這樣孩子才願意聽話。祝好!

2樓:小公子熹

大人做一件事情有自己的原因

小孩子做事情也一定是有原因的

你問過他為什麼媽媽講了很多次還是會站著寫作業和不穿鞋子去吃飯嗎?

你沒跟孩子溝通,不知道他行為背後的原因,一味的強調強調,肯定記不住不要想我孩子怎麼這樣

別以自己的角度去定義孩子能不能理解能不能做到你是大人他是天真爛漫的小孩子

還有孩子成為什麼樣你不滿意是你的教育不到位不要直接去想他怎麼這樣還是那句話他是天真爛漫的小孩子

最後推薦你讀《正面管教》

3樓:完成目標不要分心

一,無論如何別打罵,除非做了特別特別特別出格的事情。

二,自己的話不聽,看聽媽媽的不。

三,做孩子的朋友。

四,管教什麼的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要管的太多。相信孩子的自我學習和完善能力。

五,講道理。你其實做的挺好了,孩子看書離得近不是你孩子的特例,所有的家長教育方式都和你差不多,但依然擋不住現在的近視率,所以,別放心上。對了,看書多很好,但重要的是思考多。

思考的時候,會離書本距離很遠。另外,孩子穿著襪子在地板上奔跑,在我看來,根本不是事。

自己都還像個小孩,這麼教育好自己的子女呢?

成長 你只要愛他 她 沒有什麼做不到!絕大多數人擁有第乙個娃時都覺得自己還不成熟,就已經為人父母了。父母親和自己的子女一起成長,古往今來大多如此。重點是父母親不要自以為是,抱著 孩子會錯 自己也會錯,遇到問題父母子女一起溝通解決 的觀念,生活中大多數問題都不是問題。並沒有什麼人天生就會做父母,而 天...

討厭小孩導致害怕 擔心自己不能教育好自己的寶寶,該怎麼客服這種心理???

Courage2002 在有寶寶前,我也曾有各種類似的擔心和焦慮。後來發現其實不必想太多,既來之則安之。和孩子的感情會在和他 她的互動,對他 她的照顧過程中逐漸建立起來。別人的孩子你沒有辦法控制。自己的孩子,和他 她共同成長。放鬆心態,順其自然。 艾公尺莉 自己的孩子再熊都是好的,真的。只是別人怎麼...

父母怎樣更好的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海淀老母親 帶孩子去戶外領略自然的美好,躺在大樹下就那樣看著天上的流雲,孩子才會懂什麼叫 歲多靜好 帶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感受當地的生活,聽著弄堂裡市井的嘈雜,孩子才會懂什麼叫 風土人情 帶孩子去高大莊嚴的博物館感受文化的延續,看著千年文物的斑駁,孩子才會懂什麼叫 歷史悠久 恍然如夢 成長,是每個人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