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 2018 年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時間 2021-06-03 08:02:45

1樓:樂兒紅心

意料之中的事情,18年的題簡單,計量和17年比簡直不是乙個級別,所以18年低分飄過的應該是比較幸運的一年,19年的小夥伴該加油了

2樓:牧雲小白

2023年一次性通過了註冊造價師考試。

備考比較取巧(懶),考試難度有所降低(好考),所以三科公共課貼著線飄過,案例科題型固定,所以分數較高。

知道通過後一開始比較激動。現在倒是沒什麼感覺了。

3樓:君子隱

沒有想象中那麼開心,因為今年放水嚴重,通過率很高,沒有多大的成就感。見過好多複習兩三個月就過了的,而我複習了將近半年,感覺付出的時間太多,不值。

4樓:之乎者也

體驗就是持之以恆,下定決心,沒有什麼考不過。

我是2023年第一次報名,因為其他原因,一本書都沒看完,算是裸考,不出意料的一門不過。每科都是差十幾分。不過我從來都是越挫越勇,心裡給自己打氣,想著不複習才差十幾分,那好好複習豈不就可以通過?

於是當時就下定決心,18年好好看書,用心考證。

目標制定了,下一步就是實施考試計畫,18年元宵節後開始看書,因為工作原因,只能晚上看書,每晚22:00~24:00,斷斷續續看書到考前。

其中因為工作,中間有乙個月沒碰書,這乙個月完全打亂了我複習計畫和集中力。好在沒放棄,仍舊是雷打不動的複習,當時想的是好歹要保兩門。真正到沉下心看書的時候,就感覺時間完全不夠用。

最後到考試前,計價管理案例勉強過了兩遍,案例還沒做過真題,計量只看了一遍。當時已經做好來年再戰的準備。

考完第一門後,就感覺這科穩了,100%過。第二科的感覺同第一課。再就是計量,這一科靠的完全就是工作積累和經驗,因為只看了一遍書,考完後只覺得遊戲。

最後一科,案例登場,過程不詳表,從開始做答就沒停過,從沒感覺如此的時間不夠用。四小時的作答,同計量一樣的感覺,有戲。

等成績是乙個煎熬的過程,等到可以查成績的時候,心裡滿是期待。當查到四科全部通過,內心的喜悅是無以言表。那麼多夜晚的付出,終於換來了全科通過的回報。

5樓:

體驗就是今年真的放水了,考題很簡單。。。

今年事很多,複習的很差,三門都是壓線過。

土建拿到題目,也太。。。簡直送分。

不過早就猜到今年會簡單的,

1,去年土建難,

2,某些部委疑似想把造價師往一建在工程領域的地位上推,所以市場上需要一定數量的造價師,不然沒法規定標配。

想考的xd這幾年趕緊考,估計四五年內都會水一些。

6樓:

非專業,第一次考試,六月底,七月初開始準備,八月份的時候,還不知道什麼是模板,只能說選擇了好的老師,計價李娜,案例王英,計量李毅佳,管理蔣莉莉,注意,重要的問題說三遍,管理不要看夏利民,管理不要看夏利民,管理不要看夏利民,浪費時間,浪費精力

7樓:攻城師

看到這個題目,本來想好好的答一下。。

剛開始想拿證轉行,等真正考下了,反而糾纏。。。沒設想的那麼快樂。。

了解的造價行業多了,反而猶豫了。。。

掛靠也沒啥前景啊

一級造價工程師值得考嗎

沒人認識我就好 前提是,你是造價事務所單位。像我施工單位,只有一建掛在單位才給錢,造價師不給一毛錢,因為不需要。具體還得看單位,有的單位一分不給你能拿他怎麼辦,給他註冊你又不甘心,拿出去又用不了。我比較俗,考證只是為了那三萬證書錢。假如你想靠證來提高自己的工資水平是不可能的,絕大多數單位都是人證薪資...

一級造價工程師難考嗎

中建大V 造價工程師考試在普遍意義上是比較難的,報考人數不少,但每年通過率在百分之十左右,也就是說每年只有十分之一左右的考生能夠通過考試,比例還是很低的。造價工程師各科目內容繁雜,不好記憶,想要通過考試需要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專業知識,還要有一定的實務處理能力。也就是說,考生不僅要將教材吃透,還要多做練...

2023年一級造價工程師如何備考?

池羽 前幾天我也諮詢過造價學習的問題。最近一直在學一造土建專業,管理和計價這兩科還好。本人小白,又沒在專案上,對具體的工程構造缺乏具體直觀的印象。導致工程計量這一科不太好學。目前已經把四門課耐著性子聽了一遍課。管理和計價聽完課後又看了一遍書。計量這門課由於李毅佳老師的課實在是太長太長了,而又對這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