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創立的蜀漢其治下的人口增長率有多高?

時間 2021-06-02 07:31:13

1樓:心月狐

丞相諸葛亮連年出軍,調發諸郡,多不相救,乂募取兵五千人詣亮,慰喻檢制,無逃竄者。

呂乂無逃竄者拉出來表揚,明顯其他的多少有逃兵吧,逃兵總不可能拍拍屁股回家,八成進山里躲起來了吧。

蜀郡一都之會,戶口眾多,又亮卒之後,士伍亡命,更相重冒,奸巧非一。乂到官,為之防禁,開喻勸導,數年之中,漏脫自出者萬餘口。

開喻勸導乙個郡就萬餘口了,沒有勸出來的有多少呢?蜀郡還是首都,其他郡會怎麼樣呢?

對吧,到底蜀漢有多少人都搞不清楚,光看戶口你算個錘子。

2樓:文武雙全王司徒

來,先看問題修改過程

您看,連蜀漢創立者昭烈帝劉備都打不對,老夫有充分理由質疑某些人沒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那麼接下來的邏輯可能更難理解了。

常言道,不怕不識貨,更怕貨比貨。

為啥貴吳人口是負增長呢?黑之前也不先做好功課?

3樓:和平

假設這個資料是真的,那麼它恰恰說明蜀漢生育率【很高】,而不是【較低】。

要考慮大環境啊!

大環境是,從東漢末年到三國歸晉,中中國人口從五千萬驟降至五百萬,【十不存一】!

這種情況下,哪個政權能保持人口正增長,那簡直是對漢民族有大功好不好。

貝蒙斯坦說東吳人口在負增長……這不奇怪。

負增長才是合理的,蜀漢保持正增長倒讓我有些驚訝。

4樓:傳說中的少女A

為何孫吳政權的人口是負增長?

從90萬到94萬這太容易解釋了,打仗不會戰損?世家不會隱瞞人口?在上述情況下,蜀漢人口還做到了正增長。

我能不能質疑下孫吳人口負增長的原因是什麼?世家私吞人口應該是主要原因的,如果你同意,那就不該問蜀漢人口正增長的原因。

5樓:

影響人口數字的因素太多了,沒具體婦、嬰資料情況下,還問生育率怎樣,屬於名士風采。

幫你捋一捋:

劉備章武元年……其戶二十萬,男女口九十萬

劉禪又遣尚書郎李虎送士民簿,領戶二十八萬,男女口九十四萬

蜀漢確實有人口九十萬到九十四萬的記載。

看看吳國:

孫權赤烏五年……其戶五十二萬三千,男女口二百四十萬

(王)濬收其圖籍……戶五十二萬三千……男女口二百三十萬

吳國有人口二百四十萬到二百三十萬的記載。

再看魏國:

除平蜀所得 ,時魏氏唯有戶六十六萬三千四百二十三 ,口有四百四十三萬二千八百八十一

魏國有人口四百四十三萬的記載。

蜀漢:一州——九十四萬口。

孫吳:三州——二百三十萬口。

曹魏:十二州——四百四十三萬口。

你看,東吳人口越活越少,是不是問題很大?

你看,曹魏十二個州四百多萬人,平均一州連四十萬都不到,是不是問題更大?

所以,蜀漢人口多了四萬到底有啥問題?

你若強行歸咎於生育率的問題,那麼孫吳和曹魏的百姓怕不是都開始不生孩子了。

不太懂是怎麼做到這種沒道理的黑都沒法成功的,感覺挺厲害。

再看這二條:

與蜀通計民戶九十四萬三千四百二十三,口五百三十七萬二千八百九十一人

太康元年,平吳,大凡戶二百四十五萬九千八百四十,口一千六百一十六萬三千八百六十三

平蜀是263年,太康元年是280年,不足二十年人口翻了三倍,從五百多萬到一千六百萬,你是不是要猛吹一通大晉生育政策好呢?

三國時期人口記載本來就是本爛賬,湊合看就算了,便是找茬也輪不到在生育率上做文章,不信的話就會像現在這樣,搞出笑話。

6樓:流雲追風

劉備入川時能有90萬人的正規統計史料在哪呢?

晉初漢中郡統縣八,一萬五千戶,這是被曹操搬空後的漢中,生生造出來至少上萬戶。

晉初東海郡統縣十二,一萬一千戶,這是曹操僅略定沒有屠城的東海。曹操部分屠城的下邳直到晉初也只有七千戶。完全屠城的彭城只有四千戶。

昔日鳥不拉屎又被搬空的吊毛地方,在蜀漢統治下居然能比項羽和楚王信的都城人口都多。愛好烹飪的項王如果地下有知,不知道該作何感想。

魏書曰:是時人民饑饉,屯聚鈔暴。備外禦寇難,內豐財施,士之下者,必與同席而坐,同簋而食,無所簡擇。眾多歸焉。

最刺激的,曹操前期的大本營,晉初穎川+襄城統縣十六,四萬六千戶。

劉備前期的大本營,曹仁徙民北撤的南郡,統縣十一,五萬五千戶。

曹操白給的後期大本營,當年睥睨天下的袁紹冀州首府魏郡,晉初統縣八,四萬戶。

劉備後期的大本營蜀郡,晉初統縣六,五萬戶。

論時間,曹操統治徐州比劉備入川早了近20年;

論位置,漢中是前線要塞。

這尼瑪,真就破壞之王唄?搞不懂你們這些劉黑是什麼腦迴路,真就什麼都敢來硬送。

7樓:

蜀地百姓自發學習諸葛丞相先進經驗,爭相落實「晚育」「只生乙個好」,不拘於兒女私情,將有限的精力投入無限的復興漢室偉大事業之中。

所以生育率低,也是正常的。

8樓:親魏吳王

具體數字當時沒統計局誰也不好說,不過呢肯定比什麼「鄱陽賊彭綺自稱將軍,攻沒諸縣,眾數萬人」

「廬陵賊李桓、羅厲等為亂」

「鄱陽賊彭旦等為亂」

「呂岱討廬陵賊」

「將軍蔣秘南討夷賊」

「秘所領都督廖式殺臨賀太守嚴綱等,自稱平南將軍,與弟潛共攻零陵、桂陽,及搖動交州、蒼梧、鬱林諸郡,眾數萬人」

的政權好多了不是?

蜀漢是對劉備所建立的政權的蔑稱嗎

自適居 因為劉備自稱是漢室的延續,所以他將蜀漢政權的國號定為 漢 而由於其所建立的政權以蜀地為根據地,所以多被稱為 蜀 以其地稱其國,後人逐漸習慣了這個稱呼,而又為了承認劉備建立的漢室政權,故稱其為蜀漢。個人認為蜀漢的稱呼並不是蔑稱,而是為了區別。就如同,西漢 東漢都被稱作漢,但在研究歷史時為了加以...

如果劉備沒有伐吳,蜀漢可否有機會統一天下?

dumingdi 熬死曹丕和孫權,就有機會,不然沒機會 君王的雄才大略 知人善用對國家的影響非常大,當魏國和吳國君主昏庸的時候,蜀漢方能一統天下。 白衣負雪 基本上沒可能。老劉之所以要打東吳,就是為了把東吳吃掉壯大自己以達到和曹魏分庭抗禮的局面,但是志得意滿的他把自己耽誤了。所以即便沒損失,以蜀漢的...

如果是劉備蜀漢統一天下,曹魏哪些人會死守臣節堅決不降,哪些人大概率可能歸順劉備

城南太守 關於這個問題,可以參照下 魏滅蜀的時候,季漢有哪些人死守臣節堅決不降了?只有諸葛瞻父子和姜維等人吧。就連後主劉禪都投降了,其他人有什麼好猶豫的。晉代魏的時候,曹魏有哪些人死守臣節堅決不降了?只有曹氏的一批宗親抵抗了一段時間吧。額對了,還與淮南三叛,不過都是跟諸曹夏侯有關聯。晉滅吳的時候,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