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歷史學界不把劉備的蜀漢政權歸入漢朝體系?

時間 2021-05-06 13:56:53

1樓:zll

偏安一隅什麼的,弱雞什麼的其實都無所謂,藉口而已。只要有用,自然有人給你洗白。

劉備如果是正統的繼承者,那麼中國的正統排序就是,……東漢—季漢—匈奴漢—羯趙—氐秦—鮮卑魏—鮮卑周—隋—唐……。

這樣也能排過來,但打了很多大儒的臉,大儒心裡不好受。

2樓:愛食沙糖桔

如果劉備的蜀漢政權歸入漢朝,那南明政權算不算明朝,還有網友說的現在的台灣。只能算地方政權,不說做到一統,實力一直以來都沒超過魏。

3樓:氣自華

主要原因在於劉備的法統有問題,中山靖王140多子女,到了孫子輩兒的估計靖王自己都認不全。劉備在當時就有冒充的嫌疑。其二就算劉備確確實實是靖王的後人,那也一定是被酎金奪爵的一支,所以自身的法統就出現了問題。

所以當時劉備立國號為漢,但很多貶低劉備政權為「西蜀小寇」。認為他是招搖撞騙後再占山為王。

陳壽的官方三國志也是以曹魏政權為正統的,因為曹魏繼承了大漢國都。蜀漢明明當時國力不夠但諸葛亮還一心北伐的原因也在於此,如果劉氏政權不能北伐光復漢室,或者放棄北伐偏安,那就真的變成了亂世中冒充皇室後人占山為王了。所以即使打不過,也必須這麼行動…

南宋時才慢慢開始把蜀漢強行扶正,因為高宗偏安一隅,給自己找的遮羞布就是劉備的漢政權,給自己比喻成像劉備一樣家道落魄,但佔據一方伺機光復。所以劉備政權慢慢的被扶植成了正面,曹魏成了篡漢的反面人物。在南宋以前,幾乎就沒有劉備屬於正統的這一說法。

4樓:愛喵兒的貓兒

因為漢獻帝劉協,在神志清醒的情況下,作為名天子而非真天子了幾十年,最後退位禪讓了。漢末的政治體系沒有在幾年內崩潰,而是在幾十年間換了個董事長。

簡單來說,因為劉協很配合曹家,所以劉備沒辦法合情合理地稱帝。

所以我是比較怨懟劉協的。

但是想想劉邦那個流氓習氣……

可能我漢武大帝的雄主之霸氣才是歷代漢主中的奇葩吧……

5樓:

算,但是也不能算

算可以說是漢的殘餘實力

為什麼,末代的拜占庭帝國,還算羅馬帝國嗎?

漢是乙個帝國,但是季漢已經變成了乙個王國。

只能說是漢朝的殘餘勢力=南明

6樓:

在現代的史觀裡,西漢就是西漢,東漢就是東漢,新朝就是新朝。

什麼叫漢朝體系?東西漢本身都可以不歸為乙個體系。幹嘛非要把蜀漢放進去?

說白了。

從當代的角度看歷史,為什麼還要在所謂封建正統、傳承之類的東西上糾結?

7樓:

主要不是正統

都不能算作正經的宗室

劉備常說「吾乃中山靖王劉勝之後」

漢時的中山郡在現在的河北中部,石家莊、保定一帶中山靖王劉勝,是漢景帝劉啟的第九子,也是漢武帝劉徹的異母兄2023年,在河北省保定專區滿城縣,發掘出埋葬劉勝和王妃竇氏的中山靖王墓。隨葬品比較出名的有金縷玉衣以及長信宮燈

高祖劉邦死後,諸呂亂政,劉氏王族也差不多被屠戮殆盡周勃灌嬰率軍左袒,誅滅呂氏,並和陳平一起擁立薄姬的兒子代王劉恆即位,是為漢文帝

也拉開了西漢初期「尚黃老崇無為」的文景之治的序幕這樣算來,中山靖王劉勝也是漢文帝的孫子

劉勝的生卒年大約西元前165年至西元前113年史書上對劉勝的記載多著眼於其貪戀酒色

「勝為人樂酒好內,有子枝屬百二十餘人」

所以,從年紀和子孫數量也可以大概看出來有多荒侈也因為常年好酒色,劉勝還發明過一些不可描述的東東,死後一起隨葬地下這麼多子孫,經過三百來年,約15代人的繁衍和開枝散葉到劉備這一代,他的「皇叔」身份的注水程度,輕輕掐指一算便知了也怪不得後期劉備曹操掰了,兩家打起來,曹操總罵他「賣履捨兒」——你個賣草鞋的臭小子

好像大家都這麼叫他,「劉備乃織蓆販履之輩」~所以,有個無良的笑話

劉備:「吾乃中山靖王劉勝之後」

路人甲:「這麼巧,我們全村人都是」~

我耳朵大,我zhui可愛

8樓:清河夏

舉個例子,a國被b國滅了,b國繼承大統,過了幾年之前與b國做對的勢力突然打出旗號說我是a國的延續,除非他後面真的推翻b國了,要不然誰認他呀?

9樓:鐵芯

其實我覺得歷史界裡邊關於對朝代的歸屬問題在於它這個朝代是不是「正統」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法律上認同的東西,而放在古代就是王朝統治者的合法性。我認為如果蜀漢的正統性是不如曹魏的。當時漢禪魏代,就像堯舜一樣,魏在當時的合法性是高過蜀漢的。

而且在古代你想證明你是正統你得有傳國玉璽,但當時是在曹丕手上的。而劉備有什麼?「劉豫州帝室之胄」除了皇族的身份一無所有,古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古代可真是一家之天下。但東漢掌門人劉協都禪位了,乙個皇族親戚,面對世家豪族已經人心所向的曹魏,還有多少號召力。

而且現在為了區分歷史大事件,把漢分為什麼東漢西漢,分為什麼北宋南宋。如果把蜀漢歸位漢朝體系,你讓他怎麼劃分?西漢東漢和西南漢?

而且在朱熹等大儒以前,曹魏在古代人心中是正統。只不過是個因為當時儒學高度發展,為了進一步牽制時人思想。因為宋朝當時並沒有統一,甚至還有了靖康之變,偏安杭州。

這才又承認蜀漢是正統。說回來,其實並不值得去計較誰是不是正統的問題。在這樣乙個亂世,劉備真正以乙個「民」的身份「終成大業」能夠與曹魏孫吳對抗,蜀漢所散發的光輝是燦爛永恆的。

10樓:曾立

是說一下分子生物學吧,中學生物應該學過人有23對染色體,其中有一對性染色體,男性是xy,女性是xx,Y染色體只傳男,也就是說Y染色體是能證明你家族的的個密碼,劉邦家族的Y染色體是F155型,漢景帝包括其兒子漢武帝F813型,是F155的子型別,然而漢景帝的乙個兒子中山靖王劉勝及其後代Y染色體可能是F793型,F793和F155沒有任何血緣關係,所以說,賈夫人隱藏了兩千多的秘密被現代人抓出來了,至於中山靖王之後的劉皇叔是不是漢獻帝的真叔叔,這個還真不好說,難道要把劉皇叔的骨頭拿去做dna高通量測序?

11樓:天地為蒼

因為大魏是通過最正統的方式得到這個天下的。

禪讓!此前大漢正統皇帝劉協還在。

此後,天下已經叫做大魏。所有吳漢皆是反賊。

你應該再問為什麼不把劉裕建的宋王朝當做漢朝後續。

12樓:江口洋介

蜀漢雖然存在了四十多年,但是先主昭烈帝劉備只當了三年皇帝至於後主孝懷帝劉禪還是西晉末年,漢趙劉淵稱帝,追諡劉禪為漢朝孝懷皇帝。漢趙不是正統那麼合著諡號也不能用。合著漢朝存在乙個長達39年沒有諡號的皇帝。

漢朝四百年留個39年空窗期?即便是尊劉的,也不敢這麼寫?

13樓:淑芬之友

一般而言,連明朝都不算南明那些小朝廷了,蜀漢這麼乙個偏居一州、血統十萬八千里、詐稱先皇死亡而稱帝、和另乙個偏安朝廷互尊為帝、勾連異族圖謀原漢家江山的政權,怎麼好意思歸入漢朝體系呢.....

14樓:小豬快跑

因為劉備的政權亡於曹魏,這是個致命傷。東漢之所以能與西漢融為一體,在於東漢是西漢宗室推倒了謀逆的新朝,同時新朝一世而亡都算不上乙個正統朝代。

但是曹魏不僅受禪於漢,還掃平了威脅其正統性的蜀漢,法統充足,怎麼也不能再把蜀漢放入漢朝體系了。

15樓:秋梓

首先題主得明白一點,我們說的東漢西漢是從西元前202年到公元220年之間的這一整段中國歷史時期的代稱,這是我們劃分歷史時期的方式,而不是針對政權。在這層意思上來講,和兩漢時期對標的時候三國兩晉南北朝才對~

所以蜀漢雖然可以被稱為漢朝的延續,但沒法算到兩漢歷史裡去。因為蜀漢已經被算到三國時期的一部分了,這不僅僅是蜀漢,東吳和佔據大部分中國疆土的曹魏也是一樣。

就像明朝一樣,我們通常認為將明朝的滅亡時間是2023年,也就是李自成破北京為止。但作為明朝延續的南明政權一直活到了2023年,而佔據台灣的明鄭更是活到了2023年。然而這兩個割據政權從歷史的角度來說都是直接被包含在了清朝時期之內的,而不是明朝。

另乙個反例是宋,宋王朝從來沒有統一過中國,始終是乙個割據政權。然而我們還是習慣性的將這段歷史稱之為宋朝時期,實際上宋朝時期的中國格局其實仍是五代十國南北多國分立的延續,一直到元朝完成統一為止~

16樓:Royal Crystal

我記得有乙個傳說,說高祖斬蛇之時,白蛇對高祖說:「你砍我的頭,你就因我而建不成國;你砍我的尾,你就因我而滅國。」

於是高祖從中間將白蛇一斬兩段。

如果漢朝分為三個部分,那蛇應該被斬三段。更重要的是第三段,承接的是第一段,與第二段,沒有聯絡。

這個問題,就變成了:

如何把一條線分成三段,它的後半段,不通過中間段,直接與前半段相連。

除非高祖所斬白蛇,是下面的樣子:

而且還有乙個問題,劉秀和劉備,都是延續高祖的天下,所以應該是第三段的前端與蛇的前半段相連,而不是尾端的部分,與前半段相連。且乙個朝代的起與終,不能連線。

所以這條蛇更準確來說,應該是這個樣子:

但是這又存在乙個新的問題,如果高祖看到的蛇是這個樣子,那東漢和季漢,應該存在同一時期。

所以一條線分成三段之後,第二段的前端和第三段的前端,直接與第一段相連,且第三段的前端,於第二段尾端之後,這種情況無法實現。

為了高祖斬蛇的傳說具有合理性,季漢不應歸於漢朝體系。

17樓:戰忽局門衛大爺

很簡單的乙個道理。曹魏是正兒八經東漢皇帝禪讓的帝位,所以曹魏才是正統,與之對立的蜀漢當然不能算正統,只算是地方割據政權。

18樓:迷人又可愛

習鑿齒首把蜀漢歸為漢朝體系,作蜀漢正統論,之後被廣為引用,張栻、朱熹都繼承了這一觀點。

習鑿齒的論點在《漢晉春秋》,張栻的觀點在《漢丞相諸葛武侯傳》和《經世紀年》,朱熹觀點在《通鑑綱目》。

之後就是南宋一系列的史學家、文學家下場操作,開始把蜀漢政權歸入漢朝體系,用以證明蜀漢正統論。但可惜這些書籍幾乎全部遺失,不然現在有可能朝代歌要改一改咯。

開禧李杞改修三國志六十七卷,尊昭烈後主為漢紀,魏吳次之,復有義例年譜各一捲、帝紀年表各二卷、列傳十八卷、吳載記十一卷、魏載記九卷、外有音義四卷

雖然習鑿齒的蜀漢正統論也是遭受了一些史學家批判,但依然架不住自朱熹開始的「風向轉變」!

晉史帝魏寇蜀,驚已甚矣!紫陽朱夫子通鑑綱目之作,而大義始正。東溪趙先生蜀漢本末之編,而公論愈明,是則本末當與綱並行於世

如果再關注下,蜀漢割據政權到漢朝體系(西、東、蜀)在歷史學界的變化,你會發現乙個很有意思的情況,那就是這股風南宋刮的最猛、最狠、最徹底,對後世影響最大!

南宋還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改書運動,即改修《三國志》!

這種行為怎麼說呢╮(╯▽╰)╭~我個人反正是覺得有濃厚的政治因素在,習鑿齒做《漢晉春秋》就已有人質疑是為東晉的存在辯解(還有乙個觀點是習鑿齒為襄陽人,諸葛亮為襄陽大賢,蜀漢內部有大量襄陽人士為官,所以........你懂噠),朱熹之論點更是結合南宋之歷史,也有政治揶揄之意!

可見,以習鑿齒為首,至朱熹推動,歷史學界中的一些人確實是把蜀漢歸入漢朝體系,不過其推翻曹魏宣揚劉氏「正統」之心,確也存在「私心」,也會受時局影響。

歷史被政治所用,自古為之~

劉淵吃著西晉的紅利,「復興」了「漢朝」,血緣上還和西漢沾點關係,那你怎麼不把劉淵也納入漢朝體系嘛,無非就是劉淵一胡人,安能入漢(手動狗頭)!

歷史學界有什麼淒美的故事?

陸游和唐婉 釵頭鳳 陸游 紅酥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牆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悒鮫綃透。桃花落,閒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託。莫,莫,莫 釵頭鳳 唐婉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闌。難,難,難!人成各,今非昨,病魂...

2016 年,歷史學界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大事?

無論魏晉 說說逝者吧。最讓人扼腕的當屬孔飛力與麥可尼的逝世,不過兩位老先生都也算得上高壽。前者就不用多介紹了吧,孔飛力的逝世,在國內產生巨大反響的同時,亦引發了學界的重新反思。後者是全球史研究奠基人 被譽為世界歷史學科的 現代開創者 相對於孔飛力,麥可尼的在中國的知名度要小得多,但他的貢獻是巨大的,...

氏族公社在西方的歷史學界中是被廣泛承認的嗎?

已登出 氏族公社 這一概念與其說是是個歷史學概念,不如說它更像是乙個人類學領域的概念。最早對馬克思主義史學的氏族公社概念進行闡述的著作應該是恩格斯的 家庭 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而恩格斯在 家 一書中的觀點又來自於摩爾根的 古代社會 摩爾根在 古代社會 中的人類學研究成果又主要來自於他對北美易洛魁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