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母語中區分三單代詞的人,學習另一門也區分三單代詞的語言時,仍然會下意識地混淆?

時間 2021-06-01 12:06:59

1樓:大大大大可

關於@王贇 Maigo說到的問題,我要說一下我個人的經歷。西班牙語也是一門pro-drop的語言,也就是說,在語義清晰的情況下,是不需要出現他/她這兩個字的。除非為了避免混淆或者強調「是他/她」才會使用。

我學英語的時間比西語要長,英語水平也更好一些,但是偶爾還是會犯錯。然而說西語中卻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我覺得一來是因為西語中的兩個詞相差甚遠:他él,她ella,而英語兩個詞很近。

此外,在我說西語的時候,當需要說出代詞時,往往都會有很強的畫面出現,比如「是Alejandro!" "給她的!」「是他!

小明!」因此不會犯錯,而說英文的時候,由於一直要使用代詞,就沒有很強的畫面感。

再加乙個小例子:西語中是沒有it這個代詞的,因此母語為西語的人在剛開始學英語的時候經常會說出:"Is raining" 這樣的句子。

2樓:王贇 Maigo

我沒有學過阿拉伯語和葡萄牙語。不過從我查詢的資料來看,它們都是pro-drop語言,即可以省略人稱代詞(巴西葡萄牙語好像有爭議?)。

既然母語中人稱代詞是省略的,那麼他們在學一門不能省略人稱代詞的外語時,一下子反應不出來性別正確的人稱代詞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為什麼歐洲語言會出現人稱代詞在不同格位甚至代表不同意思時完全一樣的情況?

作為走馬觀花式的語言學遊覽者,放些我所了解的可能相關的資訊,供參考,求指正。詞形衝突是很普遍的,尤其變格表裡的衝突。德語陰性單數與複數形式的衝突也許可以擴充套件到整個印歐語家族。據說到印歐語最初也許只分有生命與無生命兩性,而陰性形式可能是從無生命的複數形式衍生來的。參考 詞典形中性複數主 賓格陰性單...

為什麼在中文裡動物配的代詞是 它 而不是帶性別含義的 他 和 她 ?

思索者 伴隨時代進步總是有很多新事物新名詞出現的。比如以前尊稱統一可叫先生,現在就繁複多了。它的出現也是受西學東漸影響,新文化運動要擺脫舊社會舊思想的落後,就要像先進社會學習先進思想,當時的西方思想就代表了先進。英國老大,he,she,it肯定先進了,咱就他,她,它 以後再也不用為翻譯英文he,sh...

為什麼說周邦彥在詞上的成就很高 歷代詞家都很推崇他?

楊狗 正如你所說,他的詞被廣泛推崇。同樣,也就是說被推崇的就是他的詞。觀之周邦彥,他的人品或者說操行還是有著一定的汙點的,這就不容易被廣泛非專業人士銘記傳頌。再有,同樣是婉約詞,他不像李煜那樣文字能引發廣泛共鳴,讓讀者也浸入到那哀慟中 不像晏幾道那樣痴,一心攻於詞,落拓大半生。當然晏幾道也是冷門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