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素養高的人真的會日常頻繁用文學表達嗎?

時間 2021-06-01 03:44:24

1樓:崽崽不禿頭

我猜題主所說的「語文素養高」大抵是指,乙個人有豐富的詩詞儲備量,有較常人涉獵更廣闊的閱讀面。

我覺得語文既有作為語言本身類似於英語的工具作用,加持文學性特有的色彩魅力,愛的人對她愛得深沉熱切,恨的人覺得世上怎麼會有如此枯燥之事。乙個人的語文素養高,想必必定是乙個資深文學愛好者,才會去研究積累。

我一直覺得學而不思則罔,很多人出口成章但會給人感覺硬拗的尷尬,就像是雅思勉強撈到5的人張口閉口abc,這大概不算是語文素養高吧,充其量算是行走的背書機走向了掉書袋的不歸路。工具的意義是為了讓我們解決問題,文學素養高的人能更好的理解問題,乙個人說話條理通順語言組織流暢,就算是不用引經據典,也會讓人覺得此人必定語文好哈哈。

思而不學則殆,語文的奇妙更在於你無法閉門造車,冥想那是思想家的事,你要去博覽大家之長,要去感受自然與生活,當積累到一定程度結合個人感官體驗,才有了那麼多優美的千古絕唱各種引用化用不勝列舉。前有隋煬帝下江南的「漫贏得,青樓薄倖名存」,後有杜牧恨如芳草「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前有那個剪燭西窗的的李商隱辛末七夕之際感慨「由來碧落銀河畔,可要金風玉露時」,後有多情帝王鵲橋仙的那句「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剛睡醒說的有點腦子混亂,我想懂的人大概會理解我心裡所要表達的想法,不懂的人看我在這巴巴半天也沒說出一二三。

我無法斷定語文素養高的人會不會頻繁的文學表達,乙個人乙個處事模式說話風格,有人喜歡陽春白雪,有人喜歡簡潔明瞭,藏與露之間是個人選擇。但我知道頻繁使用文學表達絕不代表這個人有真正高段位的語文素養,露得越多越顯怯顯拙,我喜歡那種我和他來往間能接得住我每一次的浪漫情懷少女心事,他卻不會刻意去和我顯示讀過什麼書,走過什麼路,經歷過什麼故事。

好了,大道理都懂,簡單的快樂難得,無論怎樣,遵從內心就好,管他高不高的呢

2樓:踏雪

語文素養高的人,在日常說話的時候,一定會注意「語境」。該俗的時候俗,該雅的時候雅,該野的時候野。

認為語文素養高的人,日常表達會頻繁使用文學表達。

那麼有錢人家的馬桶會不會全部都是金子做的?

數學素養高的人,會不會每天都在算賬?

英語素養高的人,會不會每天說話都用英語?

哦,這個太主觀臆斷了。

3樓:敬你一杯人間黎明

不一定啊,也有的人是故意顯擺。我是中文系的。我們說話和別人是一樣,不會刻意引經據典或者說文言什麼的。只有打辯論或者寫文才會發揮這些。

可能平時用語會比較準確吧,語文素養高的也可能說的貼切些,也不一定是文學表達。大文豪難道就說的別人聽不懂嗎。其實還是日常的口語。

4樓:劉英博

真的很難做到客觀的評價他人,感覺你是遇到了自己覺得特別裝的人,而且因為先入為主,越相處越覺得他裝,但是語文學多了真的是會改變思維和表達方式的,就好比很多情緒你會覺得用某首歌詞會更好的表達出來。

所以你的問題帶著情緒,不好回答,可能你是想問「怎麼分辨某人是不是真的文學素養高」

就你的問題本身,我覺得是的, 「臥槽臥槽「」落霞與孤鶩齊飛」這個段子說的是很有道理的,真的是這樣的,但是確實有不同程級和不同素養的區別,刻意天天說的確實程級比較低,真情流露的高一級,真情流露還能考慮他人感受的再高一級。

比如跟好朋友我會介紹 「這是我小舅子」,跟年長專家也會很自然的說「這是內弟」 。跟我大兒子看夕陽,我會說「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跟小兒子就會說「看那個大馬!」 自嘲時會罵自己「你個撒嗶,又忘了亢龍有悔了」 也會聊天時說「真踏馬是福兮禍所依呀」

5樓:

也不會。經驗多了,就知道該說什麼話了。

小時候會,但隨便說個詞,人家聽不懂,以後就不說了。

但確實會打擊對文學的積極性。雖然下筆仍千言,但當看到美景時,確實也就是一句「臥槽」了。

不過好處是,更注重表達的生動與真實了。

6樓:

我會傾向於說人話,就是調動我在語言文學上的能力,盡量讓別人聽懂,而不是給人以各種生僻名詞生僻字,因為日常交流不是為了裝逼。

不過我老是用成語或者典故,還會編一些類似莊子裡面記載的故事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確實是一種習慣,而且適當的使用,也不會顯得你那麼拔群。

7樓:宛若新衣

除非必須用書面表達(你這個「文學表達」看得我很彆扭),否則都盡量用口語。

另外語文素養並不僅僅體現在引經據典和詩詞造詣上,還體現在語感上。

8樓:內在小孩

我覺得真正的語文素養高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會把複雜的事很簡單的說明白,而不是為了表現自己的素養而頻繁用文學表達。連像孔子這樣的大學問家在當代說的話也是很樸素很淺顯的。

9樓:上無言處

就題主的問題針對的回答。

我們經常在生活中會有一種無法言說的感覺。比如面對山間景色,會發現自己複雜的感受很難徹徹底底的表達出來。

這個時候,有一定語文基礎的人往往會呼叫自己的積累來去表達自己的意思。當然是在合適的基礎上。

10樓:蕭楚白

語文素養高的日常,應該分好幾類,取決於這個人的性格。

比如孔雀型的人,會刻意用,但是素養一般的呢,喜歡用生僻詞,喜歡被別人追問的那種感覺,但常常事與願違,最後被人無情打臉。素養高的,則是用的風雅而不失禮貌,聽來合情合理,卻與眾不同,讓人一聽就知道這人有一定的基礎的文學修養。

舉個例子:我之前去一家公司面試,他們的銷售經理聽我說我喜歡文史後問:那你覺得嬴渠梁這個人怎麼樣?

我:???誰?

我相信等我面試離開後,他還會很得意地說:這人還說喜歡文史,連秦孝公的名字都不知道。

但是你看央視的朱廣權、董卿,他們在不同的節目用詞都不同,春晚上董卿不會去拗詩詞,但詩詞大會上她的詩詞修養就很明顯地展示出來——但即使你沒看過她的詩詞大會,光看她別的節目的主持,難道就感覺不到她的語文素養嗎?不過他倆不算孔雀型,應該是半孔雀+半貓頭鷹的那種,純孔雀型的人說實話很難沉下心去學習。

客觀點評下,汪涵在這方面就不如人家妥貼自然,有時顯得太刻意了些。

再看考拉型的人,日常生活中不愛秀,即使飽讀詩書,也只能從氣質上看出些不同,平時遣詞用句也不會與眾不同,但你看他發的郵件,簡訊,文件,排版、標點、字句都很清晰簡潔,意思明確,遇到這樣的人,你很難相信這個人語文素養不高——即使跟你聊天時表情包用得比你都溜。

還有比如教我寫詩的雪窗,說起古代詩人的時候會自然而然地說他們的號或字,一般都是大家通用的比如義山、山谷、樂天、太白、老杜,因為他心裡就是這樣喊的,所以說起來毫無違和感,當他說起羅隱、錢起的時候也就自然說人家的名字,因為這些人的字型大小大家通常記不得,給學生上課或者跟圈外人聊天時則都是直接說大名,免得對方聽不懂是誰,也免得被人說裝逼。

還有貓頭鷹型的人,再沒有孔雀型加持的情況下,他們思多於說,但言必有中,廢話絕少乃至於無,有些梅貽琦的味道,這種情況下,你說這個人語文素養高不高,其實不好說,因為有些人即使語文素養低,但心思縝密,說話謹慎,那你是判斷不出來他的語文素養的——但套用一句老話,語文是功夫在詩外的一門課,不是讀的書多語文素養就高的,有些人不讀書,讀書少,但人情練達,世事洞明,自然素養不低——除非大家衡量語文素養的標準是出套卷子按分數來排。

11樓:

會。我是某985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而且專業成績不錯,不自覺地就會引經據典,我周圍的同學也是這樣的,完全沒有賣弄,就是自然而然地說出來了,有種福至心靈的感覺

我媽語文老師,我和她的日常也差不多

但遇到不是本專業的或者文化水平不高的人,比如家裡的老人啊或者小朋友,我們也會轉換說話方式的,不會故意賣弄啦

12樓:難暮

語文素養高的人,應該不會日常頻繁使用文學表達。而是在不經意間,流露出其語文素養。例如在你們都找不到恰當的詞語時,他會說出乙個非常恰當的詞語來形容。

13樓:寇沚嶼

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老子》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林肯《葛底斯堡演說》

語言素養高的人往往已經臻化到用簡單的詞彙結構表達出深刻的意蘊,中外如是,古今如是。

14樓:夕林

不是說張口閉口都會展現出來,而是有所感的時候,自然而然就不受控的流露出來。

如果他是待在一堆跟他同樣高素養的人群裡,這就是平常的聊天而已,如果周圍人素養普遍較低,就比較容易體現出來不一樣的地方。

15樓:

語文素養高和頻繁用文學表達不一定掛鉤,大多情況下是正常的交流。

區別就在於交流時不激進,不偏執,能用恰當的詞語表達自己的看法,不盲目跟風,不道聽途說。

很多時候,語文素養高的人往往在交談中話很少,任對方講得眉飛色舞洋洋得意,他們就是寵辱不驚地坐在那裡,不時點個頭,用簡短的話語回應。

夏蟲不可語冰。就算語文素養再高,也要看和誰聊天,你碰見乙個潑婦一樣的人還願意引經據典地回懟嗎?碰到志趣相投的人,大概就是會從名人聊到歷史,再聊野史,不會刻意做作地用文縐縐的話顯示自己多有素養。

簡而言之,語文素養高的人,日常會比其他人低調。

16樓:

什麼樣的人可以稱之為素養高?是口若懸河夸夸自談嗎?是故作高深抬舉自己嗎?是無時無刻賣弄才華嗎?不,這些,都不是。

這個問題的描述中提到,不違背意志。如若真是滿腹經綸的人,夕陽美景之下,觸景傷懷生髮感慨也是常理。就算不是文質彬彬,脫口而出眾人皆知的名句,也不為過。

如你所說,什麼是不違背意志?如果乙個人的真正想法與口中所言是完全背離的,大可不必如此糾結,一半以上的可能性是他完全就是在賣弄。有一點文學底子,學過一點皮毛知識,就裝的一副高尚樣子,這種人,是不見得就有什麼成就的。

當然,不能一概而論,事實具體是什麼,還是要靠自己去分辨。會議上打招呼,也用不上什麼高大上的文學用語吧?頂多就是寒暄兩句,「久仰」「失迎」等。

另外,交談時可能會用上一些謙辭雅語,這也是很正常的,只是說明那個人有一定的知識儲備。關於你所說臉不紅心不跳地說出文學典故表達自己,想必你問題的重點在於你碰到了乙個這樣的人,不知他是否素養高,而並非語文素養高的人是否有這些行為吧?在我看來,還是要因人而異的。

真正語文素養高的人,是可以出口成章,可以信手拈來,他們對人對事抱有自己獨特的見地,懂得應該保持的分寸,活的灑脫也開明。只是信口開河的人未必會素養高罷了。

而提問者又提到,喪失敬畏之心,喪失本心。說實話我覺得這句話存在邏輯上的問題。如果真是素養高的人,又怎麼會喪失敬畏之心甚至喪失本心呢?

只能說,素養高的人可以輕易做到這些,而你,只是分辨不清他到底是在賣弄還是真正滿腹經綸罷了吧?乙個人的內在品質在很多方面都可以體現出來,你完全可以自己去查探,而這也不是乙個籠統的回答就可以概括的。

鄙人略見,不喜勿噴,謝。

在亮劍中,為什麼楚雲飛這麼高素養的指揮官會事先不知道對手是誰?如果要是知道了是不是很大可能不會輸?

萬林一木 這很正常,過去資訊沒有現在發達,收集情報的難度非常大 更何況戰場情況瞬息萬變,素養再高的指揮官也不可能對敵方的全部狀況100 地瞭如指掌。即便知道對手是誰,該輸的同樣會輸,該贏的一樣會贏。因為指揮官的素養只是佔決定勝負因素的20 輸贏的結果完全是按照戰爭的發展規律來演變的,這個規律在 孫子...

語文學得好的人,情商就一定高嗎?

風瓢1984 語文學得好,大致上是因為努力和不懈的努力還是有就是喜歡 喜歡是高階 情商,有的人沒讀過幾年書,一樣很高。但是,二者還是有些聯絡的。最大的聯絡在於,情商有很大一部分以語言表現。 你好啊蒙先生 語文學得好只是說你看過了別人筆下的內容而已,情商是需要歷練的,光是看過不少書和合理說出口以及做得...

個子高的人真的那麼完美嗎?

九月 完美?個子高和完美有什麼搭嘎嗎,我承認我185身高是有加分點,好比一張一百分試卷可以加五分,但是你的基礎就低那麼這個五分又有啥用。 臥牛 最大的煩惱是別人總會以你高為理由去做一些你不想去做的事,以及會因為你高又覺得你不做這事是奇怪的,不可理解的,浪費身高的,從而鄙視你 身高高也有不便的地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