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小留學生出國留學問題?

時間 2021-05-06 20:45:30

1樓:

其實還行,大部分都會吐槽所在國的各種,比如留學英國的,就說英國菜很無語。。有時候也會吐槽所在國的那些人,說真的,待久乙個環境了,肯定會遇到好的壞的。。一般來說,他們也不怎麼融入的了白人圈子,不過因為家裡面有錢,當個混日子的也是可以的。

一些小留學生比較有報負,會想著好好努力,做人上人,不過大部分也就過個普通人日子或者閒暇時間拓展一下自己的愛好。。。。

其實他們除去不怎麼愛學習,主要是因為國外老師不太會逼著學,所以作業考試也沒國內那麼嚴格,喜歡打扮自己,玩遊戲時間較多以外和國內某些青少年也沒啥區別。。。

2樓:「已登出」

這就和為什麼很多人希望孩子擁有超一線城市戶口一樣,戶口和國籍都是代表的一種權力,一種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務和異性資源的權力。這些比奮鬥要值錢多了。孩子在國外擁有的語言優勢,人際關係和國籍,是奮鬥逼奮鬥一生也無法企及的。

3樓:

10歲出頭的孩子還沒帶上有色眼鏡;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對新事物的吸收力更強。

應該說,如果輔導的好的話,可以成為乙個眼界和心胸都更加寬廣的人。

但是如果沒人好好輔導,那就很容易迷失方向。這個角度其實16-17歲的留學生更容易犯錯。

要說輔導的話,父母的修為就非常重要了。 語言文化思考能力都不能拖後腿。

如果本身就成見一堆又怎麼可能培養出乙個客觀的孩子。

新冠疫情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世界性疾病。面對那麼多未知數,小留學生想回到家人和自己熟悉的地方很正常啊。這有什麼搞不明白的?

最後,不知道題主為什麼覺得出國就是去學「辱華教育」的。。。這樣的假設有點莫名其妙。

4樓:

這讓我想到我初一那會,我姑姑是已經拿到美國綠卡的,我姑特別喜歡我,加上我姥姥也希望我去美國讀書,我姑又跟我父母保證一定會把我照顧好。最後父母讓我自己選,當時心裡在想如果我出去了不能跟好朋友一起玩,所以沒去...

命運弄人啊,我的那位好朋友半年之後就搬去美國了,絕了。本來是無話不談的朋友,現在已經沒有話題可以聊,沒辦法眼界、時空都不同了,只能接受。

5樓:

充分說明,國內嚴重缺乏優質高等教育資源。就連富二代都有文憑崇拜,生怕文憑不行被人瞧不起,耽誤了自己的前程。另一方面說明了,國內高等教育真的很公平,國外花錢就能搞定的名校錄取通知書,國內有錢不一定行。

為了拿一張名校的錄取通知書,小學都要背井離鄉,去英國留學,寧願在國外做二等公民,冒著成為外黃內白香蕉人的風險,也要搏一搏,這很魔幻現實主義。

要想有一籮筐的好大學,就得有錢。想要有錢,就必須有高階製造業,能夠賺全世界的錢,然後養活好大學。這是個艱難的過程。

現在的情況,要麼天賦異稟,在東亞做題家裡面脫穎而出;要麼走國際路線,曲線救國;要麼有錢有關係,在國內就能能搞定一切。走國際路線的問題只有乙個:在中國文化弱勢的大背景下,你的孩子可能成為香蕉人。

凡事有所得必有所失。不過,既然能富到去英國讀小學,我們這些窮人,替人家擔心什麼呢?

6樓:

其實最可怕的不是那些留學生走了以後變成香蕉人,而是走了一圈又回來了。

我有個朋友,北京大院子弟,高中就在美國,大學本科在美國芝加哥大學,舉手投足一種ABC的氣質,身邊的白人朋友比中中國人朋友多幾倍。

但就是這樣乙個人,開口閉口就說中國好,天天說要學成回來報效祖國。也是同乙個人,我有次買煎餅果子問他要不要來乙個,他說算了,他吃中國小吃拉肚子。

這可是北京!不是什麼小縣城!

你說,他所在的中國,和我所在的中國,是乙個中國不?

7樓:Lawrence

其實這群人就已經沒有考慮過要不要當中中國人這件事情了。不必多慮,他們的目標是國際公民。即使之後他們還是中國籍也說明不了任何的問題,這些人對於國家,除了少數有家族傳統的外,是不存在信仰和忠誠的,也沒有所謂的故土依戀感,中國對於他們只是亞洲的乙個國家而不是什麼故土。

所以中國到底怎麼樣,對於他們而言,是高高掛起的事情。

圈子裡面不少這樣的人,他們也就是理論上的中中國人(現在因為長期在外的要取消戶口下一步可能理論上都是歪果仁),所以完全不要去為他們考慮什麼,做好自己。

另外關於應不應該很小就出國的問題,我認為:

如果真只是去學習和以後考慮到就業的問題。其實就本科出去足矣,國外的K12除了讓你更會玩,帶不來什麼。然而如果想要很早就架空作為中中國人的設定,那麼其實一早就可以出去(當然身子骨弱的就別,後面會和家裡有大吵,十分地郁快)以上

8樓:暖暖暖暖暖

利益相關:初中出國的美留,現已工作。

看著上面酸溜溜的爽文真的很搞笑,前一貼剛說房貸壓垮自己,90後生活艱難,這裡就分析西方不亮東方亮,彷彿自己在國內掌控雷電,大殺四方。

大部分這樣的小留學生就上個差不多的大學,拿個身份,過中等偏上英中國人的生活。強調大部分是因為小留的家庭雖然有錢,但真不一定很有錢,不然早像何同學,思聰老公,孟公主一樣回國打理事業了。

畢業後可能確實不如國內大城市機會多,畢竟英國多少年都沒長出美團滴滴位元組這樣的巨無霸了。但生活相對輕鬆,而且比國內大部分月薪3k還揹著房貸的人過的好多了。

當然也有不好的地方,小學畢業就背井離鄉獨自生活,很多時候要面對看不懂的教材,冷冰冰的同學,唯利是圖的寄宿家庭,少了太多家庭的溫暖,又面對太多這個年齡不該有的事情。如果不是內心非常堅定有主見,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和家人也容易隔閡,網文中那些掏空父母,h d d俱全,醉生夢死的故事,並不都是假的。

9樓:博愛之城

同樣是一千萬,買個學區房然後讓孩子走那千軍萬馬的獨木橋;還是送孩子出去留學,順便買個房子,等孩子讀完再賣掉還能掙一筆。

有理智的人都知道該怎麼選吧

說白了,你之所以不這麼辦,不就是因為你沒那個幾百上千萬麼?

10樓:

有些「愛國」內地同胞的答案真是讀得令我感到熱血,然而現實問題就是內地高考那麼累,花點錢去國外讀不好嗎,還能讀更好的學校。扯那麼多在「愛國」上,就不能往實際上想?

反正對於某些人來說「愛國」大於一切(可對於我來說,其實你們愛的只是party),出個國都是背叛偉大祖國哈哈,那華為老闆女兒是怎麼回事?再說明明挺多身在海外的內地人也深愛祖國,某些人不分敵我愛搞割席。作為乙個人人喊打的香港人,我最近可是深有體會啊。

最後我只能說,厲害了我的國!

11樓:

不好,實話實說,圈子裡很多朋友,包括親戚朋友,都有小學時候出去的,自己親弟十四歲出去的,他們主要是去北美,英國,澳洲,新加坡,主要的影響是既不了解國內的情況,歐美主流文化也學了個半吊子,十多歲正好是世界觀價值觀成長的時候,出去了,以為學到了民主,自由啥啥啥的,又和在國內小學時候的一些觀點衝突,等成年了,回國了,有些自恃清高,以為自己觀念更高一等,畢竟出去鍍了金,想在國內做點事,又無法適從,不回來的,又很難融入,卡中間,有家,有國,但回不去了,也留不下,自己弟弟,出去快20年了,想回來,又回不來,想留下,又留不下,現在在香港,但跟家裡不怎麼親,好幾年才見一次,和國內留守兒童差不多,問題多多的,

混的好的也有,不過基本都是本科出去的,目的就是鍍金學習,既保留了自己作為中國人的文化思想,也學習了很多歐美的社會觀念,

12樓:極地探險家

沒什麼好看待的,國外的條件確實比咱們好很多。

對他們來說,承平之世當個國際公民是條非常爽的道路。

不過現在國際上是民族主義抬頭,國際主義的市場已經沒有以往那麼大了。新冠更是一記重拳,讓區域之間的邊界更加的清晰了。

中國這個時候反而倒是有點反其道而行之的意思。

13樓:

十年前美國EB5投資移民沒有排期, 投50萬過去幾個月就能拿綠卡, 加拿大投資移民專案門檻更低. 至於為什麼要讓小孩從小去英國, 熬十年才能拿到永居, 我暫且蒙在鼓裡...

14樓:we are

我覺得還行吧,只是會缺少家庭教育,這個對孩子同樣重要。除此之外,不用唯分數,不用排名,而且英語系高校也多,不用過獨木橋,至少對讀書這件事比國內要平和。當然,中途也可發展其它愛好,沒人說你是藝考。

想來,在獲取知識的道路上,出國算是不錯的選擇。

15樓:

作為留學生,說兩句吧。

本科出國,見過各式各樣的留學生了。

如果我自己的孩子,最多大三出國,或者研究生出國。

在國外,留學生兩極分化太嚴重。而且心理很容易有問題。

16樓:tiany7

高讚回答這是分析的什麼玩意兒?「詭異的光」當代重現?

從老八吃奧利給能分析出來什麼關於國際經濟的資訊?我說老八這一舉措提前印證了國際上即將到來的糧食危機,有人反駁那就是你想的太簡單了。網際網路時代每種說法都有自洽性,即雖不可被證實,但亦不易證偽。

知識分子分析問題忌脫離社會實際。

小齡留學生的背景雖然不同,但大多數人的目標只有乙個:為名校鋪路。外國中學階段的教育相比於國內的優勢是成績單和標化考試和背景的便利。

國內只有少數學校的成績單會得到國外大學的承認,標化考試更是區別對待,如sat,大陸學生大多都經歷過萬人坑考場的震撼,考一次費時費力,考場監管近乎於苛刻,且作弊現象層出不窮,稍有不慎幾千塊錢考的分數便會遭到取消延遲。反觀美國本土有些學校自己就有考場,考場監管更是無從談起,給分較為寬鬆且基本不會延遲。同等分數背景普遍能去靠前3-10名的學校,這是努力之外的因素。

樓上高讚答主我不知道在輕飄飄把事情歸結於意識形態之前,是否了解這些。且國外高中成績單認可度較高,國內除了某幾所學校之外基本全拼標化考試,這都是實實在在砸在考生頭上的,是劣勢。還有就是較為輕鬆,姑且不評價好壞,對於一些人好,一些人壞。

瘋狂的內捲對於一些人是上進的動力,但是對於另一些人是勸退的開端。這一點提公升對於我個人是不需要的,都有人需要。即使現在在985的學生,高考前如果花點錢能保送某211,有概率是會去的。

當然,劣勢也較為明顯,國外大多數學校監管較為寬鬆這是滋生懶惰的溫床,且留學圈更是魚龍混雜,前途相對於國內上學,上限不甚明朗,但下限可以無止境的低。本人對此深有體會。同水平條件,出國上學可以比在國內考上的學校名次提高3-10位,但如果是學生本人在過程中受到不良影響,那這些優勢可以被輕鬆抵消。

去外面上高中的同學大多分為兩類,一類非常拼,放在國內絕對211起,一種毫無鬥志,眼神無光的,後一種遠比前一種多,這是環境對人的影響。

另外,愛不愛國這件事兒,我勸某些人對咱們國家的愛國主義教育不要太小看了,聽了13年國歌如果出去立刻就被影響了,那這人多半也好不到哪去。

留學生出國前如何提高英語?

Kaplan教育集團 多準留學生們都有和題主一樣的困擾,儘管雅思過了相關院校要求,但出國留學前感覺自己只是個懂英語的 啞巴 可能在平時的學習中你會感覺和外中國人交談沒那麼麻煩,這是因為你在接觸你感興趣的話題。出國留學之後,會遇到年齡層不同的老師,外國同學,因為成長環境不同,導致彼此興趣點不同,你會發...

很多學生出國後變得冷漠自私 留學生群體普遍冷漠自私 是真的嗎?

三千花殺 冷漠自私很大程度上應該是和國內比較而來的。畢竟國外不像國內安全,而且沒有家長的幫助 體制的差異 以及缺乏經驗被人坑多了後自然就會建立起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但有時候也是單純因為怕事多。我是初中畢業就出國了,但一直對中國人留學生好感不大。大一時我和幾個中國人同學說好一起找房子住出去,結果他們自己...

法學學生出國如何選擇留學國家

功利主義考量的話,美帝是首選。不要想法系不法系,學歷認可度首推美帝的。如果對日本以及日語業務有興趣就去日本。廢話 青人QTech 未來回國的話,首選肯定是美國LLM。如果你條件不錯,申到T14 LLM再回國就業,前景非常可觀。其次是英國G5,香港,新加坡等。 事情不要搞這麼複雜,你出國後學什麼和你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