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部分學生考試成績不高,但動手能力,專業水平卻不低這一現象?

時間 2021-05-06 14:43:58

1樓:小虎哥哥愛學習

時常追問自己工作中略帶堅毅的性格是什麼時候形成的?7年前的高三,又一次月考成績單張貼出來了,同學們把成績單圍的水洩不通,我卻在走廊外面略顯悠閒的踱步沉思,班主任剛好路過,略帶風趣的口吻問我:大家都在看成績,你不想去看看。

我只是低聲的說了句:不著急。後來得知考了第四名還不錯的成績,但當時更重要的讓我想不透的乙個問題:

難道一次考試一紙白卷就能正真評價乙個人嗎?帶著這個疑問一路上大學工作創業,時常在追問同樣的問題:難道獎學金就是一切嗎?

難道掙錢是唯一目的嗎?正是因為想不透的這些問題使得腳下的路越發清晰,人格品質也磨鍊的更堅毅。

不知道這個回答,是否有一定的啟發作用。

2樓:

工匠!科學發展需要的是由基礎知識到探測未知領域的創新,基礎知識是已知條件,這都學不好怎麼得到未知結果呢?

動手能力再強也沒用,我生物專業的,所謂的實驗技巧沒什麼,你去外面找乙個中學生,培訓一年大部分的實驗他都能做了,只是不知道為什麼,你只需要告訴他怎麼做就好,分析實驗結果就行……

有點累,以後再答吧。

3樓:士多啤梨和橘子

我覺得這可能是因為偏科吧,既然動手能力,專業水平強,我覺得這樣的人還是很厲害的,成績不好可能懶得花心思,或者對某些方面確實太不擅長

4樓:劉亞軍

認知學有一條公理:

我們都是用舊知識理解新知識;

也就是說,舊的知識數量以及質量以及深度越多越透,那麼你學習新知識的速度也就越快;

同理就可以推算出你這個問題。

5樓:

說的是我了_(:з」∠)_

學習不好我也很無奈啊,因為思維方式不一樣,腦迴路清奇。

高中數學老師面對我的各種提問只能大聲對我說,你就要這麼想!別亂七八糟想別的,必須這麼想!

那種定向思維的東西不適合我。

結果就是腦洞大開唄,組會例會啊,聽報告啊,老師都會囑咐我一句「別瞎問,把人家問住了不好。」

我不怕,我去做報告的時候隨便問啊,問住了算我學藝不精。

當然大牛們不會被我們問住的,實在答不出來就隨口說別的東西你也不好意思繼續追問下去了……

動手能力這東西都是扯淡。說什麼動手能力不強,那就是沒上心啊。實驗講究的是細節,同樣做乙個實驗,同樣的操作,有人就能做的高有人就能做失敗。

動手能力不光是手,還有腦子,腦子!一組人去人家實驗室看一遍流程,回來我能重複出來,沒有的簡單儀器我能自己做。有的人去了看一圈就知道一句話「他們實驗室好有錢啊。

當然我這樣是錯的,高考數學極差,還不到130,直接導致了我不能上某些專業。

當然好處是我博士有可能提前畢業吧()

考試成績能不能反映學生能力?

知而後行 有些能力不行,比如人際溝通能力 動手能力 領導能力 察言觀色能力 統籌能力。哪個電影導演是學霸出身的?哈哈。有些能力可以,比如記憶力 思考能力 寫作能力 堅韌不拔的能力等等。但是,紙上談兵和實戰也不一樣。 劍英 大概率能反映學生能力。社會資源有限,沒到共產主義,要什麼有什麼階段,要靠一些手...

高四學生考試成績瓶頸,該怎麼辦?

阿明 只是我個人觀點 只有這一次成績單的話,我得說句可能打擊你的話。你每一科目排名都差不多,沒有明顯的優勢學科和弱勢學科,這類人不太可能成為高考的黑馬,而且有機率會失常發揮,從我周圍的同學來看,那些失常的基本上都是那種成績不錯,但是想不到他是單獨哪一科特別好,最後高考每一科都考的不盡人意。我見過那種...

等待考試成績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每一次等成績都是特別焦慮 完全就是未知數的感覺 還會給自己估最低分和最高分記錄下來 等成績出來回頭看每次都估的差不多 這一次也希望成績出來不會失望 拜託拜託 2021.4.12 明天就要出成績了。希望是好結果 2021.4.26 哈一呀哈 很著急很焦慮,迫不及待。今年寒假放假在家,我一天最少也要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