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對一場辯論賽有怎樣的意義?

時間 2021-05-31 16:01:44

1樓:桃桃桃子好吃

我並不是乙個在辯論上有很高領悟或者很強能力的人,個人覺得自己僅僅是入門水平而已。但是這個問題問的很誠懇,嘗試回答一下吧。

首先我個人同樣贊同導師的觀點,資料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雙方怎樣使用。我覺得資料僅僅是用來論證自己觀點的乙個手段,只是這個手段比較客觀,相比於概念式的給人灌輸論點,通過資料得出的觀點更容易讓人信服。

再回答題主的問題:

1.資料是論據的一部分,無論它有什麼地位,無論是否對它的地位進行批判,它都僅僅是一種例證,或者對客觀事實的反應,從而成為一種論證手段。

2.我覺得在正常的邏輯之下(就是不曲解資料意思,或者強行引用資料去論證論點的情況),當辯論雙方引用資料時,他們往往都只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資料,從而進行推理,得出論點。不是對資料的主觀有利解讀而使資料有失偏頗,而是在選取資料時就選擇對自己有利的部分,然後就該有利部分進行推理論證。

所以資料仍是客觀的,對資料的引用或者化用我覺得是客觀有效的。但是評委的對這種方式得出結論的採用度要酌情決定,我是評委的話,這會是我認為的加分項。但是注意一定不能是辯論雙方本身能力不足或者人品不行,編造資料或者強行論證解釋的情況喲。

這一點可能有點繞,我舉個例子吧。

我要證明在蘋果比香蕉好吃,我手裡有兩份資料,乙份是水果品質評分係數表,它表明所有蘋果的引數都是優於香蕉的,且是來自於權威食品領域專家所編輯。另乙份是一定區域內各行各業各年齡階段的人,對蘋果香蕉兩種水果的喜好表,它卻表明喜歡香蕉的人超過了蘋果。站在我的立場,我一定只拿第乙份資料出來說話,證明它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蘋果更好吃。

3.雙方對資料的證明度有爭議,很常見。就如上文中的例子,對方也可以說,這份報告不能證明蘋果比香蕉好吃,但是不能否認,它至少在某個方面(二者品質上)或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蘋果比香蕉好吃,此時資料的意義就體現出來了。

4.①我如果是為了贏,我沒必要讓資料為了辯題服務,我要讓資料為我的論點服務。

如果我不是為了贏,是為了通過打辯論去真正的很深入思考這個辯題的意義,通過辯論讓它對我的生活或者他人的生活有一定的指導或者參考價值,那麼採用資料的時候不要擇優而選,盡可能的充分反應現實情況,比如上文的例子,把那二份表都拿出來,就二份表都說明情況,然後再通過自己的辯論理念或者人生價值觀什麼的,去說明哪乙個因素是對證明蘋果香蕉誰好吃起更大作用的,再推出蘋果香蕉誰好吃。

②如何做到盡可能客觀?

心裡抱著評委的心態去引用資料,就很客觀了。(oo)

2樓:瘋言瘋語

上面的老大們都講了多,說一下自己的看法。現在打辯論資料的作用已不大。

第一,資料會因為解讀的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效果,僅是一種例證,但皮的對方可以直說你是個例,那就沒有意義了。而且斷章取義的東西不多說了。

第二,對方可以直接懷疑你的資料。就算你是世界衛生組織或者其他。。。又如何我懷疑你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你打我?這是無解的問題。

所以感覺現在的辯論資料是沒什麼用的。。。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3樓:楊皓

客觀來說,一場辯論賽的時間不足以對雙方所有證據進行嚴格檢證,與其說資料在辯論賽中起到論證意義,我覺得不如說是修辭意義或者是戰術意義更大。所謂修辭意義是說,資料在辯論賽中的運用是讓你方「看起來更客觀、合理」,和使用諸如專家證言之類的其他證據本質是一樣的。而所謂戰術意義是指列舉資料可以減輕本方邏輯推理的論證負擔,畢竟要解釋機理得說一堆,講資料幾乎就是丟個結論就好,而對於資料的拆解在實戰中是一件成本頗高的事,除非是對方這份資料正好本方有準備,或者是這份資料太強不得不拆,不然實戰中對方很少會硬碰你的資料,更多是他自己舉證和你比證據強度。

那這樣一種自己論述成本低,對方攻擊成本高的論述手段,當然是一種戰術價效比很高的選擇了

4樓:With YourDestiny

資料是一種客觀統計,本身不具任何意義。不同的意義在於不同的解讀。

我覺得多了也沒什麼好說的,這東西還不需要別人講。

至於別人怎麼看,認為技巧邏輯更重要的,就算你告訴他資料重要也沒用,要讓他自己悟。當他比賽的時候發現對方論點有資料支撐,自己打不掉的時候自己就明白了

5樓:宣爺

資料是對你的論證的乙個權威解釋,當你的論證單獨擺在那裡的時候,如果對方用巧妙的邏輯辯駁就很容易被拆解甚至曲解,但是當你有資料支撐的時候,可信度會大大增加,因而評委更加相信你的資料,但要注意時間和出處

6樓:馬樂

第一,辯論賽中,結論的解讀本來就沒有所謂的客觀,幾乎極少存在著一件事情,全世界對它的看法完全一致,更不要說是在乙個為了勝利且高度競技化的賽場上;

第二,你的第三個問題其實根本不是乙個問題,或者說,問錯了方向。辯論的目的,是說服無關第三方,正方各執一詞,代表的是兩個價值或群體,你指望說服對方,指望對方老老實實的在場上承認你的資料推論的結果完全正確,怎麼可能。所以,對對方不承認的理由進行歸納和排除繼續推導到你想要的結論,這是辯手的本事。

指望對手承認你的推論,這是孩子的期待;

第四,回到你的第二個問題,資料是可拆解的,受限於各地精神文明、法律規定的限制,雙方舉證的資料很可能在一開始就不具備證明力;其次,在資料的統計方式、調查人群、年份上的差異都會對結論造成影響,也完全可能對資料進行更精細的解讀後,它實際上有利於對方的論證。而如果因為可能會用錯就放棄使用好的論據,有點本末倒置了。

對資料的解讀和拆解能力,是辯手應當掌握的能力之一,也是衡量辯手成長的標誌之一 。

7樓:尹航

三類人裡,老師的說法確實更勝一籌。

年輕的後輩,代表的是一群連論證都不懂的孩子。這時候,他們不需要資料,也能(敢)什麼都說。所以,他們說的東西,觀點多,但細細推敲,靠得住的東西少之又少。

在和一群菜雞一起打比賽,就算沒有資料,互啄起來也能在場面上熱熱鬧鬧。

有經驗的人,代表的是一群高階的辯手。這時候,他們可以用資料構築資訊差,場上壓制菜鳥。比起菜雞來,他們的論證因為有了論據,顯得更完備。

因為有準備,在質詢等環節上,也更容易出彩。他們吃到了甜頭,所以,才會重視資料。

老師的觀點,則是比剛剛的更進一步。老鳥對老鳥的時候,資訊差壓制已經很難出現了。查詢資料是為了夯實基礎,完整論證線。對於同乙個資料,在價值層面,如何解讀勝於其本身的客觀事實。

不同的辯手、不同的比賽層次,決定了資料在交鋒中的意義和影響。

但我只想說:對任何乙個水平的辯手,做好資料,絕對不是壞事。

8樓:熱愛生活肖紗碧

這得靠你們自己多看書多看比賽多找前人經驗

最直接的

知乎上吳家麟學長正在新譯的《論證與辯論》有兩張專門講證據的,把那看完就能多一點認知了

如何準備一場辯論賽?

D版樸信陽 在校期間三年冠軍主力三辯 擔任教練帶隊屈居亞軍,來講點別人不會講的乾貨。1.組建強有力的團隊 乙個好的辯論隊,不應該只有4名上場隊員。一名強有力的教練,3 4名替補。教練和替補都要參加辯題的全程準備,並分工後準備對方內容作為陪練。板凳深度厚的話可以替補輪換出場,不同風格的辯手在不同風格的...

如何準備好一場辯論賽?

你美你說啥都對 抓住辯題中的每乙個字,辯題裡沒有乙個字是多餘的。然後要不僅僅鑽進己方辯題,對於對方辯題可能思考到的點,可能進行的攻擊要做好提前準備。永遠不要覺得自己已經萬無一失,賽場上思維的變換是未知的,所以你需要做足夠多的準備去應對它。熟悉你的稿子,明晰你方辯題和攻擊防守點,相信你的隊友,統一你們...

打一場辯論賽,遇到的評委壓根不懂辯論,還一頓瞎點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驚蟄 不請自來!昨晚我剛剛打了一場比賽。心中氣憤難平!辯題 免費午餐計畫應該主要依靠國家還是民間我方是國家 怎麼講,我在賽前推攻防推到凌晨四點多,在賽場上對方的論點全在我們的攻防之內。全程對方的定義跟著我們打,其實他們如果可以把定義爭下來完全沒問題不會顯得很劣勢,雖然我準備了兩套攻防,不論怎樣對方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