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琴(樂器)老師如何面對自己的孩子學琴?

時間 2021-05-06 04:20:59

1樓:金諾

雖然我還沒有孩子,但偶爾也會考慮過,以後我的孩子如果想要學鋼琴我會親自教嗎?

都說老師教別家孩子會教,但是一旦遇上自家孩子,就亂了方陣,不會了。所以通常學校裡,教師子女都不會出現在父母的課堂裡(學校會調控),不會以學生的身份遇上自己的父母,我高中三年就沒聽過我母親講過一節課,只從同學的口中聽到過對我母親的課堂氛圍形容詞。而我對我母親表示我對她的課很好奇,想去聽她上課的時候,她居然是表示拒絕的…… 說我去了她可能就不會講了。。。

這其實是校園裡的情況,與我們所說的樂器教學不一樣的是,學校裡是大課堂,而樂器通常都是一對一。雖然有差別,但我們仍然可以根據這個做一些思考,為什麼學校會盡可能避開教師子女的課堂會面呢?

以下個人淺見:

我覺得這個還是要從身份角色去找切入點,一般情況下會有這麼幾個身份:學生、家長、老師,乙個人的成長會有這三方的作用,每乙個角色都不可或缺,他們都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各自的分工,而家長在這裡面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是乙個調控的關鍵點,他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即是人格形成裡言傳身教的榜樣和引導者,也是孩子學習過程裡的拉拉隊。這三個身份作為三個點,鏈結成乙個非常穩固的三角形△,學生的行動和努力+家長的支援和鼓勵+老師知識輸出和認可,任何一方都是其它另外一方的無可替代。

家長沒法替孩子學習,老師再怎麼與學生親密也代替不了他們的父母。我們可以回憶一下自己的成長,老師的給予的肯定和父母給予的肯定,是不一樣的感覺啊!

而現在我們假設,這三個點有兩個點界限不清了,幾乎要重合了,為什麼是幾乎呢?因為家長無法變成真正的老師身份,老師也無法變成真正的家長身份啊!你永遠不是純粹的家長和老師了,這是你我如何努力都無法改變的一種事實,不是嗎?

我們從視覺上感受一下這種變化:

好的,沒問題,無論如何都還是個三角形對不?我看了一下啥叫三角形的穩定性:

當三角形三條邊的長度均確定時,三角形的面積、形狀完全被確定,這個性質叫做三角形的穩定性。

只要這個形狀完全被確定他就是穩定的。三個點三個身份,只要我們各司其職,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不越線,這事兒八成就穩了,而當我們選擇乙個人兼顧兩種身份的時候,這個度是非常不好把握的,這個角色身份要怎麼去切換,怎麼去分配,就算是我要渾然一體我又該怎麼操作?好,終於有一天我覺得我會切換了,我把握好度了,我可以的!

那,這種模式,孩子會接受嗎?我們自己非常厲害地調整好了,而孩子也需要調整接受啊,他們能適應乙個「變來變去」的爸爸或媽媽嗎?他們喜歡乙個集老師和家長於一體的爸爸或媽媽嗎?

可能會有人問了:本來父母就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啊!為什麼不能又當老師又當家長?

沒錯沒錯!但是,為什麼會有另外一句呢:老師永遠代替不了父母。

為什麼會從教育裡單分出個家庭教育呢?而你為什麼要讓孩子上學呢?因為,此老師非彼老師,此教育非彼教育。

以上個人亂七八糟的淺見,如果問我現在覺得是自己教還是給別人教?我依然做不了決定,或許要等到真的面臨這個問題了再去決定吧。畢竟雖然現在我意識到這個身份的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但我並不知道身份的重疊和努力去穩固這種身份的重疊在教育上是不是一種可行可取的方法。

我也不是沒見過有老師自己教自己孩子鋼琴的,少,有的孩子長大了並不愛鋼琴,有的還小還看不出什麼來,咱也不敢多問不是?但例子太少,不足以證明什麼,就算是以後我如果選擇自己教,這個教育的結果也不能說明什麼,教育的魅力不就是他的多樣性、可變性、創造性嗎?我們每乙個個體都是那麼得特別,在共性的基礎上尋找個性吧~

願每乙個小天使都健康成長~

2樓:

我的鋼琴老師比較多哈,有普通老師,也有教授級的。

據我觀察,除了有繼承家業需要的外,剩下的老師普遍對自家孩子練琴並不著急。

不著急到什麼程度?七八歲才剛剛開始,然後一股勁猛灌,三年乾到玩車爾尼740的地步,如果到初中了,孩子還是沒有意願走專業,基本上也就不學了。

少數有繼承家業需要的,就比如我有一位本領極強的老師,我九歲還在天天彈小湯,人家六歲已經在思考《彩雲追月》怎麼彈了。。。

3樓:乘風逐浪

如果是自己的孩子,絕不手下留情

必須嚴厲對待

平時帶別人家小朋友都是哄著教,小女生有時候還會哭鼻子,耍賴不練琴但是別人家的小孩,打罵不得,各種貼貼紙小禮物斥候如果是自己小孩,先教訓一頓再說

對待小孩子,講道理要放在後面,是非面前要先「擺臉色」,不行就是不行,不想練琴,不想上課,這個都是要挨打的。

為人父母還是對小孩嚴厲一點,好多家長省事,對小孩睜乙隻眼閉乙隻眼,教出不少熊孩子

殊不知教育孩子也是一種投資,花一年時間立規矩,以後自己帶起來也輕鬆。

4樓:朗石石

有句話叫自己刀砍不了自己把……通常無論父母本身有多麼出眾的專業水平,孩子都是不服管的……所以一般都會交給和自己關係好的信任的老師去帶,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權威性……大部分學校裡的老師都是這麼做的。自己帶?真的帶不動。。。

5樓:

要想論述這個問題,就必須面對乙個現實。

中國國內大部分老師使用的教學內容不合格。

大量的教學失敗。

很多老師缺乏實質性教學,屬於詐騙式教學。

什麼意思呢?即,在教學環節中,處於各種原因,沒能給學生提供乙個具體的解決問題的工具。或者沒有對這個工具進行明確的教學。

另乙個事實就很清晰的體現出來了。

在鋼琴老師行列裡,願意親自教導自己小孩的老師,比率較少。

只有少部分教學態度端正(不一定是教法正確。。。。)的鋼琴老師,是願意培養自己的小孩子學鋼琴或者其他樂器。

因為很直接的乙個。

面對學生,你可以找各種藉口,但是面對自己的小孩呢?總要給他乙個能夠有出路的工具吧。

要麼不學,要麼學精。

而絕大多數老師,可以提供學生乙個學精的教學麼?反正我是沒看到。

6樓:趙禹

這個問題挺有意思的,正好我的孩子正在學琴而且我就是她的老師。

其實我一開始很不想親自上陣,因為其實都知道自己的孩子自己很難教好。孩子跟家長博弈了多年,基本已經掌握了家長的情緒,和底線。所以孩子可能會在遇到學習困難的時候更容易增加畏難情緒。

家長老師多數也無法非常嚴格,不容易做乙個嚴師。

我是從孩子快6最開始教孩子拉小提琴的。一方面是想嘗試一下自己最新的教學流程,一方面是為了省錢。孩子是從小跟我和老婆長大的。

自律非常好,也能夠交流。是個懂事乖巧的小閨女。天賦還不錯理解能力強。

在我跟她的教學中我非常嚴格,其實孩子也是很怕的。因為平常我不是這樣,甚至打過她。後來也反思過,現在也改變了這樣粗暴的教學方式。

我才去的方式是放鬆的教學方法。並不是說身心放鬆只是左右手放鬆。常規的學習都是先緊後鬆,我一直讓她在鬆弛中訓練,並且會把幾年後學習的一些需要放鬆控制的技術提前教學,來強化肌肉的鬆弛記憶。

總之我覺得孩子如果是乖巧懂事兒的,可以自控。家長也可以真正進入老師的狀態,孩子也可以理解和配合,就可以自己教學。

選擇專業的鋼琴老師?還是選擇孩子喜歡的鋼琴老師?

M Sang 喜歡的吧,我讓孩子去學鋼琴主要是她喜歡,她要不喜歡我為什麼要讓她去學。如果是乙個她不喜歡的老師教可能會導致她不喜歡鋼琴了。 Vita丶丶 都需要,不管是專業的還是孩子喜歡的,還是都要的,既然要幼兒教育,那麼兩個最好還是全部包含,這是最好的選擇。首先孩子有了對彈鋼琴有興趣,讓孩子選擇他喜...

如何看待男老師在面對女學生鋼琴課時的舉動?

我的老師也是這樣的啊,但他要是把我弄疼了也會跟我道歉。並且每個人確實都有第六感,這個觸碰是善意的還是惡意的。我和我老師其實都是屬於內向靦腆害羞的型別,但我的鋼琴老師有時候會拍我的背給我打節拍,我犯傻的時候會揪揪我的耳朵,有時還會摟摟我的肩膀摸摸我的頭等等,偶爾碰到腿和腰也有。但都是出於善意和喜愛,這...

家庭不幸的孩子該如何面對自己

OK大王 不幸的定義不一樣,所謂家庭不幸 如果是家庭矛盾多,那麼盡量改善一下環境,直接也好間接也可,去疏解消極思維的那個人。如果是離異,如果仍然有乙個親人全心全意愛他,呵護他,那麼他就是幸運的。認真生活,相互扶持,享受被愛和愛人的人生。如果是孤家寡人 希望不是 那就照顧好自己,讓自己健康,讓自己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