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孩子真的是愛之深,責之切嗎?

時間 2021-05-30 17:32:13

1樓:好時光都該被寶貝R

作為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總愛嘮嘮叨叨,喋喋不休,美其名曰:「這都是為了你好」!而作為傳統教育理念或研究專家者所說,這就是「愛之深,責之切」的體現。

這真話的確沒有錯,也是客觀現狀的真實反映,更是普遍存在的現實。

但是,若真較其真來,沒錯也不一定對,為兒女好,也不一定被讚賞,尤其是不一定被認可,會領情。

其實,家長的過度用心,不厭其煩的」為你好「,往往適得其反,孩子們不僅不領情,不感恩,反而會更加反感,甚至牴觸。

究其原因,這就是,思路不對頭,方法有欠缺,好心辦壞事,下力不討好。

對此,個人建議,家長們要學方法,改思路,換套路,絕對不要一廂情願,自認為自己做得是為了孩子好,他們就一定聽,一定會感恩領情,這是大錯特錯的。

所以,研究孩子們的心理,跟上時代的步伐,講究對孩子們的說教引導技巧,採用新的教育觀念,結合孩子們的性格特點,因勢利導,以理服之,以情感之,我相信,沒有不通情達理的孩子,沒有焐不熱的石頭,沒有不溶化的冰塊。

這是每個家長應該考慮和認真改進的首要問題。

2樓:

不是。我自己做不到,做不好的事情,不會苛責孩子。

我的孩子是因為我子癇重度前期早產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那個時候33周,乙個三斤的小生命,讓人心疼無比,我始終記得她住在保溫箱裡面的14天裡,我每天都祈禱她平安健康,好好活著就好。

現在她三歲了,是個很聽話的孩子,但是有的時候,做很多事達不到讓家長能夠滿意的標準,就像是疫情期間,出門不多,孩子很喜歡看平板電腦,是的,對眼睛不好,可是想想自己也覺得手機特別好玩,帶給我更豐盈的世界……每當我自己做不好的時候,總覺得沒有資格去批評孩子,只有自己放下手機,學習一些能和孩子在家互動的遊戲,提公升自己,改變自己。

還有,就是我從不敢忘記孩子出生的那段艱苦的時光,她平安健康的成長,是我和她爸爸恆久不變的心願。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3樓:張景依聊育兒

教育,一直是諸多家長關於孩子成長的煩惱之一,擁一種良好的教育方式,

在孩子以後的人生中,不僅僅是對性格的塑造,更是對人生觀、世界觀、價值的培養

愛之深恨之切,越疼愛孩子越希望孩子成才,但千萬別讓這種教育方式毀了您的孩子

攀比「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能考100分,你呢」「你能不能像別人家的孩子一樣優秀」

攀比式教育,其實在生活中很常見,父母總是喜歡把孩子的行為甚至表現與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比較,孩子的思想是單純的,不懂得這些追逐

只是這樣的不正當的教育行為,效果只會適得其反,不僅不會對孩子的表現起到促進作用,

反而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反差傷害,

久而久之的攀比,會使孩子出現虛榮心理,優越感心理,爭強好勝,

甚至某些孩子會自卑,甚至閉口不言,對性格更會造成內向抑鬱的潛在危險,

孩子需要的是鼓勵,是認可,比起別人家的孩子滿滿的榮譽,對你的孩子來說,

都不如您的一句:傻孩子,父母為你自豪!

父母希望孩子變得優秀,這是每個父母的心願,但如果方式不對,就會適得其反。

我們都是從孩子成長到大人,如果我們都不能理解孩子的心情,那孩子,又怎麼能健康的成長呢。

父母,從來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4樓:王子媽媽說育兒

是的,做父母都對自己孩子的希望很高,但是現在隨著育兒觀念的科學發展,家長在要求孩子之前,先要求自己做好。言傳不如身教,與其給孩子講道理定目標,不如自己給孩子做榜樣。

家長真的愛自己孩子嗎?

love宇果 這個問題因人而異 有的父母物質基礎差,但就是愛孩子。這裡的愛不是溺愛。物質基礎差的溺愛孩子的也不在少數 有的父母物質充裕,只知道給物質,你說他們不愛孩子嗎?不,他愛的,工作那麼辛苦換來的物質都捨得把最好的給孩子。不能去糾結愛不愛孩子,是這個孩子想要的,是不是父母和都及時察覺,及時給予了...

父母語言暴力真的是對孩子的愛嗎?

李喆 做個稱職的父母,並非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即,有許多父母是不稱職的。但這些不是很稱職的父母當中,很多都應該是屬於 有意願,缺能力 的一類 他們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卻沒有能力將這件事做好。大多數的父母,也都有自己的煩惱和壓力,也許還非常大,所以也不能將所有的父母都苛責為時刻都閃耀著天使光芒,又耐心...

病嬌的愛真的是愛嗎?

赤阪甜 個人觀點,不是。為了搞清楚 病嬌的愛到底算不算愛?我還特意查了一下 愛 是什麼。一句比較關鍵的,愛的基礎是尊重 我覺得足以說明了。我也是這麼認為的,乙個愛你的,應該尊重你的感受。而病嬌那種極端的 愛 通過一些可怕的手段留住不想和ta一起的人,尊重就已經不存在了。他們更像在自我感動,自我欺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