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孩子怎麼練習專注力?

時間 2021-05-30 06:47:05

1樓:小漠老師

孩子專注力不集中的原因有很多,只有分析出原因,才能針對原因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

(一)生理因素

孩子的注意力與生理發育有直接關係,年齡越小,專注某件事的時間越短。

幼兒園階段,小班孩子3~4歲,注意力集中時長約在10分鐘左右;中班孩子4~5歲,注意力集中時長約在15分鐘左右;大班孩子5~6歲,注意力集中時長約在20分鐘左右。

因此,幼兒園每個活動的時長大多也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設定的,並且每個活動之間還需要給出10分鐘左右時間讓孩子休息,兩個項相連的活動型別也是不同的,原則是動靜結合。

所以,處於幼兒園的孩子,不要刻意的追求孩子擁有長時間的專注力。

(二)客觀因素

1-數量限制

孩子的要求,父母基本上都會給與滿足,特別是玩具和書籍,而這樣兩種某種程度上也造成了孩子專注力的不集中。

因為玩具數量過多,孩子的興趣和精力會很快被新的玩具所取代,造成孩子這個玩具摸兩下,那個玩具拿一拿;

家長想要給孩子培養閱讀習慣,所以買了大量的繪本,而且很是「民主」的把買來的十幾本,甚至幾十本繪本攤開,放在孩子面前,然給孩子選擇。對於孩子來說,其實每乙個故事他都喜歡,但在家長的強制「民主」下,孩子的興趣和注意力就分散在了所有的繪本上。

當父母拿出一本來和孩子看的時候,孩子的眼睛和腦袋卻在想著其他的繪本,這樣又怎麼能專注於眼前的繪本呢?

所以,減少分散孩子興趣和注意力的物品,從某種程度上也能改善孩子專注力不集中的問題

2-環境營造

孩子在專注於繪畫、閱讀、做作業的時候,桌面上的玩具、與任務無關的東西就要收起來,爸爸媽媽就不應該拿著手機,坐在孩子旁邊刷微博、刷抖音,甚至還把聲音開得很大,孩子怎麼能夠專注呢?

所以,給孩子乙個專注於某件事的環境。

3-定時改定量

把原本限制孩子玩遊戲、玩玩具、看書、做任務等的時長限制,改變為數量的限制。

比如:看電視。孩子和我們大人一樣,再看某個完整的故事的時候肯定不希望被打斷,所以這個時候給予時間限制一般在時間結束的時候,孩子都是和各種耍脾氣阻攔,不聽話。

但是,如果換成將某個動畫故事看完,然後結束看電視,孩子看完整個故事的情緒得到滿足,牴觸的情緒自然也就降到了最低,其他玩玩具、看書都可以將時間限制給為數量、頁數的限制。

4=父母少干擾

很大一部分孩子的專注力不夠集中,父母的干擾也佔了很大一部分。

比如孩子正在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可能在某個環節或者步驟的時候,孩子出錯了,但是自己沒有注意到,媽媽或者爸爸看到了,就立刻打斷孩子,直接要求孩子修改或者重做。

這麼一來,孩子原本投入的專注力被打斷,並且因為要重新開始,厭惡和牴觸的情緒也產生了,得不償失。

所以,作為第三者,不要在孩子專注於某件事物的過程中,強行的干擾孩子!

最後,孩子的專注力與年齡、性別、生理因素、環境都有關聯,父母不需要過分的擔心孩子的專注力問題,不要過分的焦慮,以免「越幫越亂」。

孩子該上私立幼兒園還是公立幼兒園?

Mia 主要看老師的穩定性。老師的待遇 工作環境和承受的壓力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對孩子能否有足夠耐心。比如乙個幼兒園老師,拿著三千塊錢,幹著最累的活,八個小時被監控,還要被家長投訴,心情很多時候是不好的。再比如孩子很依賴乙個老師,卻因為園裡老師之間的矛盾而辭職了,孩子又得花很長時間適應新老師。可以權衡一...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不願去幼兒園怎麼辦?

能搶得過嗎?搶的過搶回來告老師,搶不過來也要告老師!打人了,就還手,狠狠的還手告老師!一定學會還手!即使告老師,老師只能批評教育,安慰另外乙個 所以打過來就要馬上還手,還手後告訴老師!就是這兩個步驟都要做! 李雷霆 社交場合的問題,就要社交場合來治。你這個問題比較的棘手,短期有效的方式就是先找老師,...

怎麼讓孩子願意去幼兒園?

幼兒園對每個孩子都餘悸猶存,只因為那是乙個完全陌生 看不到親人的地方。在媽咪離去時,瘋狂地喊叫哭泣,無助地趴在地上,此種恐怖的記憶對孩子而言,有種被撕裂與割離的情愫。每天抽空讓孩子和左鄰右舍年齡相近的孩子多相處,以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與社會關係,將來上幼兒園時,可以和自己的同伴一起上學,如此才不會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