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當交換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時間 2021-05-29 23:42:12

1樓:

我是19年秋季學期臺師大交換生。

很懷念去年在台灣的日子。

去之前有很多的好奇、嚮往以及擔憂,去了之後,才發覺所有的擔憂都是多餘的。遇到的老師同學朋友大都很熱情真誠,讓我很感動、溫暖。

最大的體驗就是,選擇去交換一點都不後悔!!

不知道以後什麼時候才會有機會再去。希望一切安好吧。

2樓:王ww

體驗超級棒啊,我在雲林科技大學交換。那裡的學術氛圍很濃厚。可以學習到很多知識,特別是實驗課,也超級棒。不用擔心自己和其他人格格不入,同學們會比較照顧你的感受。

其次是玩啊!!我經常環島旅行的,墾丁,台南,臺中,苗栗,高雄,斗六,嘉義,台北,桃園,基隆,花蓮。可以觀賞各種各樣的海景,還有日月潭,阿里山。

總之在台灣交換的體驗超級棒,而且我在台灣考完的雅思,成績也很不錯歐。

3樓:土撥鼠沒有冬天

2023年的9月,很幸運地通過學校的交流專案去了台灣的東吳大學,度過了半學期的交流生活,近來剛好要給學校準備材料,寫點感悟。

初遇東吳

沒有想象當中的好天氣,反而陰濛著,偶爾飄幾滴雨星兒。和唐很順利地辦完了入住,看著學校各種社團宣傳,逛著新的座標,又隨著提前分配的學伴去附近的易買得置辦東西,好像回到了大一的狀態。在等著打車的時候,突然就看到對面美麗華頂樓天台的摩天輪。

說來也巧,之後無數次和朋友約在美麗華,但卻沒有一次登上過那個摩天輪。在摩天輪的最高處,看到的台北,會和別的地方不一樣嗎?就這樣,帶著好奇和興奮,東吳的交換,開始啦。

新鮮人新鮮感

在東吳大學的前兩個禮拜,新鮮感爆棚,瘋狂去蹭課和各種social。抱著自己的帆布袋穿梭在東吳的各個教學樓之間。不管是社會工作專業的必選課程,還是社會學系、文學系、心理學系、哲學系,甚至經濟學系的課程都跑去聽。

在生命關懷的課堂上體會著「小王子的領悟」;在書報課上刷著大學寫作的基礎;在生命關懷課上形成和同學們相互支援的朋輩群體;在文學與電影課上學習著對美的鑑賞能力;會感慨於社會福利行政老師豐富的教學經驗,也會吐槽邏輯學全英的昂貴課本,會經常在訪談技巧課上和小夥伴們互動而忘記了這是一門課程,也會在勞工問題裡枯燥的法律條文催眠下開啟每乙個有些無聊的週末。

那段時間對什麼都感到格外積極,和台灣剛認識的同學聚餐,在路易莎聊乙個下午,也和一起交換的陸生聯誼,從夜市玩到故宮,從誠品逛到101,每天都充實而格外明麗。

倦怠期

新鮮勁很快就過去,大概在東吳待了乙個月的時間,突然有一種身在他鄉的孤獨感,每天依舊跑去蹭課,但是不再那麼瘋狂地社交。日子好像有那麼一絲枯燥,經常乙個人待著,甚至有些壓抑,直到發現了東吳大學圖書館的隱藏功能……

東吳大學圖書館是我最愛的地方,一開始被四樓一整層的漫畫驚豔到,後來也感興趣於豐富的社科藏書,直到那次乙個偶然的轉身,我發現了放映區。如果不走近,根本看不到那層樓梯,為了電影的放映整層樓也處在陰暗之中,每個人都可以有乙個機位,而一整層都是可供借閱的影視碟片。

就這樣,我開啟了觀影時光。一下課就跑去借張碟片,然後看一整個晚上,在那段日子,我看完了30多部電影,把一直在計畫內的IMDB前10刷了個遍,還追完了王家衛的全系列。那個時候開玩笑地在空間寫下這樣一句話:

內心的情緒有多洶湧澎湃呢,我想,只要我看的電影足夠多,那些消極情緒就都追不上我。

很幸運地,在這個階段結識了很好的朋友,陪伴我度過後期的交換生活。

在旅行中收穫心情

剛好一些課程是九周制,期中考完之後,我在周四的十點就可以結束乙個星期的課程,空餘出的時間,剛好乙個人出去玩。於是,在乙個個被勞工問題虐到體無完膚的周四,趕著十點第三班校車,跑去搭捷運換台鐵開啟一段又一段旅行。

記得乙個人逛完動物園,搭落日下的貓空纜車只為喝一杯香茗;

記得躺在路思義教堂的草坪上,單曲迴圈著艾怡良的歌曲;

記得在九份品嚐的美食和十分放飛的天燈;

記得走在阿里山神木旁邊,那種冷冽和靜寂;

記得日月潭的那個下午,一路唱著逆光繞潭騎行;

記得台南的美食和老巷子;

還有在墾丁的星辰與大海,伯朗大道的寬闊迤邐,和北回歸線的獨特風景;

還有清水斷崖撲打的浪花,太魯閣沿途的風景和七星潭滿地的石礫;

還有宜蘭的夢幻車站和礁溪的溫泉;

還有台東原始的三仙台,寧靜的海濱公園,都蘭和鐵花村的安逸……

每一次的旅程都是全新的收穫,每一次都會遇到不同的風景。

告別與再啟程

不知不覺交換就要結束了,在跨年夜那天乙個人去台北101,萬人在煙火秀和演唱會中一起迎來了2020,手機裡滿是祝福的訊息,通訊錄裡一下子多了很多新朋友。

最後的兩個禮拜好像又回歸了剛來時候的狀態,期末全都考完了,留下的時間和朋友們連軸聚餐,也約了兩個很喜歡的老師,喝著下午茶聊聊那些日子的感受,這是一段哪怕日後想起,嘴角都會上揚微笑的日子吧。

在台灣做交換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我想可能詢問多少人,就會產生多少回答吧,不管怎樣,這都是我們一路的收穫,是不可替代的記憶。

真高興能夠,遇見台北,遇見東吳大學~

4樓:不透露姓名的網友

2023年在台灣輔仁大學交換一學期

一句話總結:如果有機會,建議去台灣體驗生活(重點是生活不是學習)

台灣學業輕鬆,並且學生在外邊有家裡支援大多經濟充裕,你有四個月的時間去感受台灣的生活,我認為這很難得,生活狀態取決於你的心態、錢包、工作學習壓力、地點,在台灣交換你可以達到乙個比較完滿的狀態。

台北很小,但你想要的一切他都能滿足你,好逛的商場、超多的文藝活動大咖分享會、還有很多好玩的夜店酒吧、還有高質量博物館、美術館。總之無論你有什麼愛好,在台北都可以得到滿足。

並且台灣的旅遊景點也很多,你有足夠的時間去旅行,墾丁、花蓮、台南、高雄、新北等等,都值得去深度遊。

台灣的制度和我們不一樣,可以在那邊體驗他們的zz和文化,還可以多交幾個台灣朋友,還是很有趣的。

我在台灣主要做了這些。

學習、出入了一千次711、逛了很多夜市、吃了很多次銼冰、喝了很多奶茶、忠孝東路走了不下十遍,西門町去了至少十次、信義區逛了至少十次、去了101的樓頂、玩了很多次夜店、和朋友一起去抽限量鞋子、爬了象山、去了淡水、去了故宮、去了墾定、去了花蓮、去了台南、住了幾次大陸少有的品牌酒店

5樓:

很有趣的新聞,提供參考

6樓:

羨慕樓上各種曬生活的人啊- - 其實來台灣自己覺得還不如在內地的生活啊 = =

怎麼說呢遇到的人事情讓我挺無奈的……這兒對我來說是個適合旅遊不適合生活的地方- -

7樓:Miles

從台灣回來快2個月,正在寫交換總結給交換的學校以換取成績單(萬惡的資本主義),剛好看到這個問題,來回答一發。

去台灣的起因是:由於讀研的第一年特別累,給老闆做科研秘書,報賬、跑腿無數。再加上剛弄完自己申報的小課題,感覺被掏空了身體。

於是想到第二年想找個地方休息一下,正好學校有赴臺交換的計畫,為了保證萬無一失順利赴臺旅遊,於是報了乙個最不起眼的學校—位於台北的私立銘傳大學。

先說學校:學術怎麼樣不太清楚,我清楚沒辦法和國立台大,清華,師範,輔仁等等這些比,因為本身我也不是衝著做學問去的。感覺交換應該有乙個輕鬆的心態吧,不要這麼功利的對比分析去好還是不去好。

很多事情就都不知道,自己是也無法預料的。我絕對想不到,到後來對台灣的印象

會這麼好。

說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一點不錯,從下飛機就感受到了,來桃園接機老師一路噓寒問暖,對我態度親切的跟我媽一樣。 這是我對台灣人的第一印象,也是我第乙個接觸到的台灣人。我也坦言我來這裡的原因主要是想玩,賈姐表示沒問題,只要你學分沒問題,隨便玩。

學習:我來之前已經學完了所有的學分,也就是說我不用學任何一門課,但我還是象徵性選了大學部一門課,隨便旁聽了兩門課。選課的老師是德國慕尼黑大學回來的年輕女老師,上課嚴肅,隨時測試,於是我跟著這幫本科的孩子一起隨堂測驗了5次,還包括默寫法條,o(︶︿︶)o 唉。

旁聽的課確實是兩個有來頭的老師上的,一門課是前「法務部部長」廖老師,另一門課是」立法會前立委「潘老師。尤其是旁聽這兩位老師的課,讓我非常深入了解了台灣地區的政治和司法情況。尤其是和潘老師經常課間聊天,也聊到小英的就職演說,作為國民黨的潘老師也表達了不滿和不信任。

和老師交流的過程輕鬆愉快,老師平易近人,末了還送書送字帖送玩具給我。偶爾還去台大蹭一些大咖的課,老師即便不認識我他也無所謂,不會說什麼繼續講課。就這樣我旁聽了一些自己感興趣的課程,基本算完成了在台灣的學習部分。

先寫這麼多吧,ZZZZZZ。。。對了,日語也是在那邊開始學起來的。。

8樓:羅疼癢

現在正在當交換生。

樓主的學校在高雄。南部的人好像是比北部的人更加熱情好客。

樓主也遇到過把大陸人當怪物的例子,不過這樣也算人生經歷。

大部分台灣人都覺得台灣和大陸是兩個不同的國家,畢竟我們的意識形態確實有些不同對吧。

好多事想起來再更吧。我希望在台灣做自己就好了

9樓:sprite

在去之前就列好了心願單一件一件做起來把在台灣的日子拼湊的豐富又有趣

1、潛水

2、滑翔傘

去滑翔的那一天正好不是晴天但是風很好沒有等也沒有心理準備直接衝在天空裡慢速平穩的飛行很享受也很奇妙3、很多的美食

比如上引水產 、王品牛排、還有喜來登的自助下午茶這些比大陸要便宜。小吃什麼的我不太喜歡很嘈雜的環境,但是潤餅很好吃。很多東西我們不一定習慣,但是品嚐一下也是好的。

4、參加社團活動

完全處於興趣參加了天文社和調酒社,和小夥伴平躺在學校頂樓看星星,記星座應該是來台灣最浪漫的事情,調酒課的老師人很好。像是很正的台妹。5、去看各種館

只有自己感興趣,有空閒的時間就去看啊。看了很多展,美術館很有格調,一看就是設計師精心布置過的。也看了施華洛世奇的120周年展覽,被水晶裙子美的站在她面前呆了很久。

6、烹飪

因為我是北方人,台灣的口味和我不一樣,我自己做了很多奇怪的東西。好吃的不好吃,但自己做飯還是很好。

7、美麗的風景

其實台灣挺美的,但是不是壯闊大氣的大好河山那種。小清新的打動你,建議不要為了打卡,因為走多了會累,而且都大同小異了。阿里山日月潭的美,最好還是在心裡體會就好。

8、參加一次研習營

報名參加了中華青年交流協會和大陸委舉辦的研習營,和兩岸青年一起同吃同住,一起上課外出。一起準備展示、舞台劇,很可貴的經歷。

建立於 10:35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去台灣遊學或當交換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曾敏敏老師 台灣寶島一直是 中體西用 的最佳典範,它完整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同時結合西方的國際思維與科學方法,締造了令人嚮往的人文景觀與經濟奇蹟 而最令人敬佩的是,台灣人的工匠精神和文化創新意識,比如說創客文化在台灣就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台灣是世界創客文化的典範。台灣既是中國多彩傳統文化聚集地,也...

在台企工作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首先,講一下我這兩天的心路歷程,很糟糕,處於極度厭世的狀態,甚至想好了自殺的方式,準備去實踐了,今天請假沒去上班 私企 在家休息了一天,剛剛和朋友聊完好一點了,有點想開了,所以想重新寫這個問題。我有抑鬱情緒不是一天兩天了,有自殺的念頭也不是乙個月兩個月了,但是這次我真的感覺自己好像要窒息了,說不出話...

在歐洲高中當交換生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

KANKAN.DE 除了德語應當做必要準備外,我覺得最主要的是心理上的準備 出國生活是一種體驗,一種經歷,要做好面對各種情況和新鮮事物的心理準備。有些新的經歷,或者德中國人的觀念,可能跟你現有的認識有衝突,但是你可以學習到從另乙個角度看問題。書本上的知識什麼時候都可以學,但是更寶貴的可能是這段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