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觀察者效應與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中 物質的客觀實在性 的矛盾?

時間 2021-05-29 23:27:01

1樓:

目前的科學和實驗已經明確,定域實在性不是這個世界上的東西。在我們所處的這個世界中,定域性和實在性不是都存在的。雖然現在還不能完全確定這個世界究竟是定域性的還是實在性的,但這兩者中,有乙個肯定不是。

所有的實驗,都推翻了定域實在性,實驗結果不是定域實在性所預言的結果。但只要否定定域性和實在性中的其中的乙個,就可以解釋那些實驗的結果了。

2樓:此號登出

類似的問題我好像在別的地方答過,再說一遍。

其實問題的答案就在政治課本裡面,估計還是個考點吧,這個政治書本還是能夠做到邏輯自洽的。

「物質的客觀實在性」是放到「存在與思維何者為第一性」這個問題下說的,它要解決的問題是,世界的本原是什麼?是思維還是物質的問題。

觀察者效應更多觸及的是「存在於思維的同一性」問題,它解決的是,世界究竟能不能為我們所正確認識?

也就是說,這兩個範疇不是在同乙個層面上提出的,前面是本體論,後面是認識論。不應當將它混淆起來。

3樓:東坡讚美玲

物質的客觀實在性並不意味著物質存在和運動的規律和方式遵循的是一套固定的模式,也就是我們已經理解的模式。好像是恩格斯說過一句話:規律在沒有被發現之前,永遠是未知的。

我理解的觀察者效應是,觀察者的觀察會改變被觀察物件,但是觀察者的觀察本身也是一種客觀存在啊,難道你認為存在沒有任何客觀物質參與的觀察嗎?所以我認為觀察者效應與物質的客觀實在性並不矛盾。

4樓:msoeg

如果馬公在世,他一定會想辦法修正的。

——講道理他自己的思想修改過無數次,連《資本論》他都覺得寫得有問題,要調整。

至於我自己的想法…嗯,我會問,什麼叫「客觀實在」呢?什麼叫「不以人類的意志為轉移」呢?如果某個人選擇了一條路,他怎麼能確認「如果選擇了另一條路會發生什麼呢」?

最後,什麼叫「物質」呢?在幾百年前,我們或許會說「由原子組成的東西就叫物質」,然而在波粒二相性為人所熟知、資訊也越來越重要的今天,「物質」又應該怎樣定義呢?

說不定,所謂「唯物論」也不過是用了幾百年時間,幫助歐洲擺脫宗教的乙個工具而已——它只是說了「世界並不為人類的意志所左右」這乙個否定句。

思維陷入誤區,已更改為 如何解釋觀察者效應?是否可能是微觀尺度下乙個受意識改變的週期性變化導致的?

1.局域的粒子演化為非局域的波有薛丁格方程描述,這個時間一半遠遠長於蒲朗克時間,不知道你為什麼要提蒲朗克時間。2.不清楚你說 量子糾纏不需要時間 是什麼意思。第一產生糾纏需要時間,第二,對糾纏的測量,是在說如果我們假設量子力學不存在,測量到了關聯,其傳播的時間是瞬間的。但問題是我們並不認為量子力學不...

量子物理如何判斷有觀察者?

你是看了那個吹噓 雙縫實驗恐怖 的問題來的麼?先給個鏈結中科院物理所的文章 可以用於 抓取 病毒的工具 光鑷https 作為只有運動質量的最基本粒子 質量可以說小的不能再小了 都可以當鑷子了,這麼大的力量可以說基本粒子尺度已經沒法忽略不計吧?然後再做個思想實驗 雙縫干涉實驗的時候所謂觀測手段用什麼可...

雙縫干涉試驗的觀察者效應究竟是怎樣的?

道法自然 電子具有特定的內部結構,電子的質量並非一成不變的,既可以吸收光子也可以放出光子 電子離原子核越近質量越小 內部各部分結合的越緊密 吸收光子的能力越強 電子離核越遠質量越大 內部各部分結合的就越鬆散 吸收光子的能力就越弱。電子有若干個內部結合力極大的質量 質量幻數 處於 質量幻數 的電子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