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要看哪些書?

時間 2021-05-05 23:53:01

1樓:凡桑

作為乙個大學設計教師,平常經常讀一些教學類的書籍,因為每一屆的學生都不一樣,讀一些書提公升自己的教學應變能力是不錯的,以下這些書都是我自己讀過,推薦給教師同行們的。

我的其他一些關於教學方面的回答:

如何樹立教師威嚴?

你在教學中有哪些雷打不動的課堂操作?

怎麼壓制上課說話的學生?

2樓:反正徐大爺

你需要的是這一本:

《被討厭的勇氣》岸見一郎古賀史健

這本書名聲在外了。為什麼我要推薦?因為我看到題目被收入中小學教師成長手冊,然後我就想到我在念書階段遇到的各種老師,我覺得要是我當年真的看過這個,當年對我的傷害可能不會那麼大,

提問:什麼叫幸福?

三個點:在有所歸屬自主狀態中,遇見不確定性

這三個點這本書都提到了,

怎麼尋找安全感,它是什麼?

如何面對不確定性,用什麼表情?

什麼是自主狀態?

所以說這是一本強人幸福指南。

而且請注意~!這不像書名那樣是一本雞湯書~!,這是一本非常正經的哲學書。

3樓:四公尺零八

本科讀師範的,

教育學和心理學那是必修課了

結果又怎麼樣?

又有多少人能用上其中的內容?

本科非師範的,

考教資,也有涉及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點了

你多少都了解過,再看教科書,內容也差不多是那些的了。

看來浪費時間,何必呢?

要看就看點實在的,能真正用得上的書。1.《如何高效記憶》

為什麼我會給大家推薦這一本啊?

你要是也見過考試周熬夜背書到三點鐘的大學生,你就知道我為什麼推薦這一本書的了。

每次期末總是讓我感慨萬千,

都讀大學了,還要熬夜背書?!

記憶的方法和原理,難道從來沒有人教過給他們的嗎!!

但凡學過一些記憶的技巧,也不至於熬夜背書啊!!!各位要是做老師的話,給學生教一些實用的記憶原理和方法吧畢竟,我想你也不希望你教出來的學生,到了大學還要熬夜背書吧?

2.《精力管理》

學生的一天,都被課程安排得滿滿當當的了

而老師一天,其實也未必輕鬆,不上課還要改作業,然後時不時又有一堆雜七雜八的事等著你。

特別是新人,等你入職以後,你就知道什麼叫筋疲力盡了!!早點看一些時間管理類的書,學一學精力管理的辦法,不會有錯的。

3.《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是的,這又是一本名字聽著有點奇怪,但是實際上很有用的書一聽這書名,你多少也能猜到這是寫給父母看的書。

但是,這本書裡面的溝通技巧,不止是父母能用老師也一樣能用的!!

畢竟,中小學生,就是一群孩子啊。。。。有很多實操案例和技巧,參考性極強了。

4樓:

回首曾經走過的彎路,我多麼想對當年大四下學期的自己說些什麼,告訴他當老師之前要實打實地看些書,參加下實戰型的教學實踐。可惜已經回不去了,謹以此文表達自己對第一屆學生的歉意,以及送給立志從教的年輕人們。

教學是一門技術含量很高的學問,首先理論框架要建立起來。否則陷入事務中,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容易迷失方向。熱情散盡之後陷入灰暗,於學生於己都有害。

因此,我極力推薦《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踐》。原因在於,此書的理論不空洞,沒有口號,只有教師在日常教學全流程中會用到的理論。更難能可貴的是,理論與實踐相互印證,操作性極強。

我把關鍵章節羅列出來,就可以見到其實用性。

■ 第 5 章行為學習理論

講的主要是學生管理。如何通過強化物,懲罰物,塑造學生的行為習慣,消退學生的不良習慣;

■ 第 6 章學習的資訊加工理論和認知理論 135

主要講的是記憶理論。如何利用資訊加工模型幫助學生學會科學記憶,而不是死記硬背;

■ 第 7 章有效的教學 173

主要講的是教學理論。如何準備教學,如何組織課堂,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 第 8 章教學的學生中心與建構主義取向 206

主要講的是學習理論。如何指導學生有效率地學習,學會問題解決與思維技能。

■ 第 9 章分組、個別化教學與技術 236

講的是個性化教學。如何進行個性化教學以彌補集體統一教學的不足;

■ 第 10 章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271

講的是激發學生內動力。如何點燃學生,而不是一味打雞血或者一味全方位管制;

■ 第 11 章有效的學習環境 298

講的是班級管理。如何不辜負守紀律的同學,營造有效的學習環境。

當然還有其他的重要的章節,而且新版還與時俱進地補充了許多新問題的解決方案。總之,自十幾年前看到此書之後,簡直愛不釋手,常學常新。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建議可以利用空餘時間到某個正規的培訓機構兼職一段時間,這可比實習要來得真實。雖然與實際從教還有點差距,但是與只讀書相比,提前感受下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比到時候猝不及防要好得多。

做最好的準備,做最壞的打算,願永葆初心。

5樓:關注有驚喜

教師是教書育人的神聖職業,教師要看哪些書也顯得尤為重要,下面給廣大教育工作者推薦以下書目:《愛心與教育》教師是很獨特的職業,要成為一名好老師,不僅需要高超的職業素養以及對工作的絕對熱情,最重要的是對所教育的物件保持愛心,而愛心往往又是不夠的,教育者需要有全面了解學生、並在與學生的交流中達到雙方受益的效果的能力。

《教育方法學》這本書是教育學的教科書,書中包含的作者對教學觀、課程觀、教師觀、師生互動觀的解釋能夠幫助教師建立起教育學觀,形成自身的教育方法。

《教師第一課》這本書由著名學者與在教育一線奮鬥的老師們共同編著,飽含了精煉的教育心得與體會,不僅能夠幫助教師優化職業生涯中的口才、專科素養等職業技能,還能幫助教師重塑職業理想、激發熱情。《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這本書記錄著作者從小學預備班到小學四年級這五年間與孩子們的相處經歷,平凡中有著極大的魅力。應付考試並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教育是要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教會孩子們感受生命中的美好與真摯。

  《給教師的100條建議》這本書大體上包含八個方面,一條建議針對乙個問題,對教師的人生規劃、家庭關係、修身養性、學習成長、職業素養、師生關係、課堂教學以及家校合作方面做出了創造性的建議。

《大教育家孔子》這本書是一部研究中國古代先哲孔子的專著。作者主要從教育這個角度,對孔子的思想進行了挖掘。

按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作者回顧了孔子的生平及其主要的活動,從其少貧且賤、勤奮好學開始,一直到他的在魯從政、周遊列國、整理古籍,對孔子的一生作了乙個比較公允的評價。然後,主要對孔子的系統教育的思想進行了深層的考究。認為,孔子教育的目的是培養賢才,主張有教無類、學而優則仕;其因以施教的內容是注意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注重六藝與六經的訓練,貫穿知禮、歸仁、孝悌、忠恕,智勇與體美的教育;

《大學新語》這本書讀起來不像輕鬆讀物,其中很多內容是以作者多年研究中積累的資料和分析為支撐,一些論述也並非適合所有學校。但是他對於在急劇變化的當代中國大學裡存在的問題表現出深深憂慮,體現出人文學者的憂患意識,將讀者慢慢帶入一種沉靜思考的狀態,和作者產生精神上的交流。在本書中,我們不僅看到了作者的憂慮和批評,更看到了作為一位人文學者的希望和信心:

「教育收效很慢,急不得,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是也。另外,因相信『只要耕耘,必有收穫』,即便身陷泥淖,眼前一片霧霾,也都對未來保有某種信心。」

6樓:墩墩冰宣傳大隊長

1,蘇霍莫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給父母的一百條建議》

2,《陶行知教育論著選》(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3,朱光潛先生的《談美》、《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談美書簡》

7樓:孫天天

在網際網路時代,對教師的要求可是大大的提高了。

以前封閉時代,老師叫出來乙個都感覺是百科全書式的人物。

而現在呢,哪個老師敢說是百科全書式的人物。

在某些方面,學生掌握的知識廣度絕對是超越老師的。

所以這個課,你準備怎麼教?

看了之前的都是推薦的一些教育學上的東西。

說實話,這個東西都有個前提的,就是你的專業知識是硬核的,再輔以教學方法。

比方說,你給高三講數學,學生問一道,你不會一道,你站在講台上,舔著一張大紅臉,你好意思再說什麼教學方法?

所以,乙個好老師的修煉就和乙個好翻譯一樣,是乃大道也。

你需要讀的書多了去了。。。

不要以為讀了幾本教育學的書,考了個教師資格證就大功告成。

吾將上下而求索,路漫漫其修遠兮

8樓:luna

不知道題主問的是哪種老師,公立學校的還是培訓機構的還是家教老師,每種老師側重點可能還是有點不太一樣的。學校裡的老師要按部就班的上課,按著教材一點點來,另外還要教學生做人做事。家教老師或者培訓機構的老師可能是幫忙完成作業,或者講解不會的地方,幫助預習複習,有著重的提分。

當然主要都是為了讓學生有乙個好的分數。

乙個培訓機構的老師朋友說,首推中高考真題試卷和五三參考用書,還有教材。她們就是為了給學生提分,一切從分數出發。最直觀的當然就是真題了,所有的出題邏輯答題邏輯都在裡面,比任何參考書都最真實準確可靠。

五三就不用說了,中高考必不可少的,封神參考書。而教材是一切的基礎。上學的時候總是聽老師說,考試無論怎麼變化都離不開教材,只有把教材吃透才能考得更好。

說了這麼多,好像是說看什麼書可以考高分,問的確是老師應該看什麼書。非也非也!自己吃透了學會了,教給別人才能學得會。

在學校裡最好的老師往往不是真正的老師,而是學習好的同學,大概就是這個道理。

9樓:鈕萬惡

呀,我來答,怎麼教學生呢?多學學幾位祖師爺就行。

萬世師表:孔子,讀《論語》學聖人講學,看老師應該如何誨人。

佛學祖師:釋迦牟尼,讀《金剛經》就夠了,先把聽說讀寫的障礙消除了,讓自己滿心歡喜地講課,讓學生滿心歡喜地聽課。如來說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文化匯源:六祖慧能,讀《壇經》,先明心見性,再開啟個體與生俱來的智慧型。

文化匯源:王守仁,讀《傳習錄》,學著聖人教學生端正人生態度。

文化源頭:《周易》和《莊子》可以試讀,學習如何與自然相處、與人相處、與社會相處,進而知道如何與學生、其他老師、學校領導、家長相處。

外部書籍:《自卑與超越》,其實應該翻譯成「人生態度」更加恰當,走入問題學生的出發點和內心。

外部書籍:《情商》合集

其他除了教材教輔真題及答案、需要評職稱之類的,可以扔了吧。

西洋棋要看哪些書入門?

嚼大麥 首先,向大家介紹這本徐家亮先生的 西洋棋入門 我個人覺得寫的很好,完全適合新手入門,10年前看過了這本書,去年想繼續學下國象,就又找了找買了一本。其次,結合我對這本書的學習和大家介紹下棋盤 走法 記譜,還有開局原則,開局的分類以及我對常見開局的嘗試和思考。一 棋盤 走法 記譜 1.棋盤 棋盤...

去投行工作前要看哪些書?

彬力十足 想要了解國內投行,都有哪些書籍推薦閱讀 彬力十足的文章 知乎 https zhuanlan p 16 2104816 馮老師 高讚答案是在搞笑麼?投行裡沒有人去讀這些 故事 作為進入投行工作的新人,在工作前真正要做的是讓自己成為乙個 Problem Solver 這個要分兩個角度來說 一 ...

想讀政治哲學要看哪些書呢?

我覺得入門可以先看看 最近四十年中國社會思潮 培養興趣,然後看李強 自由主義 劉軍寧 保守主義 這一系列的書,有了大致脈絡再去看施特勞斯他們的原典。李強那本寫的很好,非常推薦。 所謂無用 難道不應該是 政治學十五講 嗎?薩拜因的應該是有一定基礎在看比較好 我大三看的,看到研一才看完,而且是從下冊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