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課老師說的筆不二出(毛筆)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5-29 22:52:24

1樓:飛白兮

這個詞講的是用筆的方法上,就是乙個點畫寫完後不要進行所謂的塗描改,至於為什麼,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你寫幾個字試一試就知道了。

2樓:王文徽

舉個栗子

發有兩個捺,上面那個那由於要和左邊的撇形成對稱關係以求平衡,所以必須寫成正捺。

下面那個捺如果也寫成正捺,兩個正捺就會顯得呆板,所以寫成反捺(長點),以求變化。

3樓:徐老溼

樓上回答的也太扯了

其實就是融會貫通的意思。

指的是書法的整體,不單單說的筆法或是解構章法。

各個方面,全面融會貫通,不能盯著乙個的意思。

4樓:四葉草

學書法不二法門在於臨帖。孫過庭說:「察之者尚精,擬之者貴似」,就是說臨帖要象,然而在臨帖要象這一千百年顛撲不破的道理面前,演繹了無數的理念和偏方,形成了各種風格和流派。

有無數人長年墨熬深夜,筆耕通宵,仍然心迷義舛,徘徊門外,可謂看似容易卻艱辛,上手容易入門難。

1、事實上,90%的書法愛好者自學一輩子都沒入門,而100%的書法愛好者都長年臨帖,為什麼會形成這個結果呢?尋根溯源,在於臨帖不得法,是以手上功夫不得法。縱然日書萬字,不過是對帖抄字,照狀描形,只是在不斷鞏固自己的錯誤而已。

2、雖然自學等於自殺,但拜師之後直接拿老師的書法來臨,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無異於他殺。優秀的書法老師,是跨越時空的傳教士,其責任是教會學生與古人對話的方法,讓學生掌握臨帖的秘決。對於學習書法的人來說,其真正的老師,是諸如王羲之、王獻之、張旭、懷素、宋四家等等在書法史上熠熠生輝的人物,所謂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取法乎中,僅得其下,取法乎下,還能得到什麼?

3、古人的書法之美經過了歷史的檢驗,所以得其法得大道。而當代的書家,即使得到了社會的認可,也不知能否得到歷史的認可;即使能青史留名,也不知其在書法史有什麼樣的地位?所以學習書法,學習的是老師的學習方法,而不是迷信老師,直接學習老師的書法,如果學書不能突破這一悖論,其風險是非常大的,甚至影響一生。

4、在確立了學古人的基礎上,選一家共性多於個性的字帖,首先應該對臨。臨帖有很多玄乎其玄,神乎其神的理論,什麼在似與不似之間,什麼神采為上,形質次之等等,讓人迷惑困頓,無所適從。其實只要破開迷霧,就可拔雲見日,天下事殊途同歸,一致百慮,分流共源,只要參考一下其他門類的成功方法,我們就知道,規範化、標準化是不二法門,好比學武術,套路的精準;學樂器,手法的規範;學體操,動作的統一等等。

對臨的第一原則是臨帖達到原汁原味,越精準越好。

然而臨帖要象,這道理誰都知道,但如何象,象什麼,怎樣循序漸進卻是重中之重。

老師眼中的「好學生」怎麼向老師說「不」?

掃了幾眼任務日誌,你們老師說錯了,學生沒有任何義務幫老師做事,你們最主要的任務是學習,實在不行你就別幹了。另外你們老師也是,你學習好又是課代表,要是我的話我的課代表說什麼只要不太過分我都會無條件同意無條件支援,她收不齊作業沒關係,能收幾本是幾本。不愛管事沒關係,我多操點心就好。不聽課沒關係,大概是我...

你高中的最後那堂課老師說了什麼?

蛋黃焗南瓜 印象最深的還是第一節課是數學課 那天很多同學都沒寫作業作業是老師精心整理的往年的高考題都按大題小題 不同考點分類整理好了上課的時候講作業只有稀稀拉拉的幾個人偶爾回應數學老師說 以前的高考題不做 2019年的你們也做不出來!都最後一節課了還讓我說你們 那時還有二十分鐘下課全班都在沉默老師不...

和老師聊天 老師說自己有時候有自己的事情不能注意太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空間 是覺得我很煩嗎?

山嵐 我想她的本意不是為了表達你很煩,而是為了表達作為乙個打工人的無奈,肯定是自己工作上也遇到了各種困難,自顧不暇,所以不能過多注意每個學生的問題。當然不可否認,由於她分身乏術,也有這樣一層意思,希望你可以能夠處理好自己的問題,不要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來找她。不過肯定不是因為煩你所以不想理你,而是因為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