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思政課老師說在公共場合穿拖鞋就是不文明的,這是對的麼?

時間 2021-06-05 14:44:16

1樓:日日同夢

我個人的習慣是別說拖鞋了,哪怕是夏天我也不會穿露腳趾的涼鞋

為什麼不讓穿拖鞋,我想大概是穿了拖鞋那其他的衣服大概也會穿得比較隨便,再有可能是腳氣的問題

2樓:大大

不對啊。

這社會早就不是他們那個時代的社會了,不管是思想還是衣著,都更加強調個性的存在了。公共場合穿拖鞋也是自由,也是個性。什麼是文明,什麼是不文明,給他人帶來不利的影響才是不文明。

3樓:馬克思主義佛教徒

你老師說的沒毛病,雖然他自己未必知道他自己這話到底意味著什麼。

因為道德的本質是一種情緒,粗略的說,基本上使大多數人感到愉悅則是合乎道德的,反之則是不合道德的。

舉兩個栗子,殺人是惡行,但是如果是「崑山龍哥」的情況,或者被害的是個窮凶極惡為害一方的壞蛋,就很少會有人覺得這樣做不道德。忠誠是品德,但如果效忠的物件昏庸無能,不顧下人死活,那麼背叛他們(一般叫革命或起義)就不會被認為是不義的。

道德本身就是具有工具性的,其誕生於人類對社會的需要,其目的在於使社會不會解體。在人類的理性還未意識到社會和道德的真義是,人類的本能已經驅使人通過情感來抑制我們做出違背社會公益的事情。

引用一段休謨的論述:

哲學普遍分為思辨的與實踐的兩部分。既然道德總被歸在實踐方面,所以就被假設為超出知性平靜的、懶散的判斷之外影響我們的情感與行為。日常經驗證實了這一點,日常經驗告訴我們,人們通常受他們的義務所支配,而且在想到義務時,就受其推動而去做某些行為,當想到非正義時,就會受其阻止而不去做某些行為。

既然道德準則對行為與感情會產生一種影響,所以乙個明顯的結果就是,理性無法產生這些準則。這是因為前面我已經證明過:理性永遠無法單獨產生任何那類的影響。

道德準則能夠產生或者制止行為,刺激情感。在這一點上理性自身是完全無能為力的,因此道德規則並非理性的結論。

我敢肯定,除非先否認作為這個推論前提的那個原則,否則沒有人會否認這一推論的正確性。只要我們承認:理性對於我們的情感與行為沒有影響,那麼把道德認為只是被理性的推論所發現的這一說法就是錯誤的,所有為之所付出的努力也是徒勞的。

乙個主動的原則永遠無法建立在乙個被動的原則上,並且如果理性本身不是主動的,那麼無論是從事研究自然的或道德的問題,還是在考慮外界物體的能力或者是有理性的存在者的行為,它在它的所有形象與現象中,也都一定永遠如此。

4樓:

這麼說吧

前陣子政委檢查的時候

在抽屜裡發現三個套

還發現了乙個飛機杯

倆人未婚

然後當典型好一頓批評

這事兒我覺得無所謂

年輕官兵 20出頭

有倆套有個飛機杯

我覺得很正常

倒是那些沒有啪沒有合理性生活的官兵

我才會重點關照

20出頭的年級沒點性念頭

這叫正常人?

政委這個是歲數大了

不理解年輕人的想法而已

淡定一點

沒有層出不窮的年輕人

社會是不會進步的

如何評價現在的大學思政課

寒冰射手操曹操 不知道為什麼,上思政課的老師水平普遍都有問題思修課老師是四十多歲的正能量老阿姨,灌心靈雞湯史綱課老師是歷史虛無主義者,認為林則徐不虎門銷煙就不會有鴉片戰爭馬原課老師是個神棍,說話嘰嘰喳喳邏輯混亂 毛概課老師不停地布置形式主義作業,正經話一句不講只有軍事理論課的老師認認真真地在講課 很...

我上自己專業課感覺老師說的都是廢話,也不能說水,除了玩手機逃課還能怎麼辦?

YOUNG 學會聽三不聽兩,其實每個老師說一些問題的時候也會把他們的思維方式共享給大家,我們學會他們的思維方式,用他的角度去想問題,即使他講的你不會,你也有可能成為他的朋友。 顏揚 我覺得可以在課上,利用這個時間,把這堂課的內容學得深入一點,理解課本並深入思考,做好這些,接下來就可以閱讀相關的書。我...

你高中的最後那堂課老師說了什麼?

蛋黃焗南瓜 印象最深的還是第一節課是數學課 那天很多同學都沒寫作業作業是老師精心整理的往年的高考題都按大題小題 不同考點分類整理好了上課的時候講作業只有稀稀拉拉的幾個人偶爾回應數學老師說 以前的高考題不做 2019年的你們也做不出來!都最後一節課了還讓我說你們 那時還有二十分鐘下課全班都在沉默老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