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學大二,先學習su還是直接學犀牛好

時間 2021-05-14 19:17:59

1樓:九毛九分

任何拋開需求談結論都是耍流氓。

不論su還是rhino都是設計工具,所有工具是為了解決具體問題。作為乙個從業十幾年的建築師來看,su的使用頻率肯定高於rhino,畢竟大多數的建築形態較為規則,su的推拉操作簡單,可以快速體現設計意圖。但在一些複雜(特別非規則曲線、曲面形態)建築來說,su效率就會比rhino低很多,配合grasshopper,rhino的效率會高出很多,哪怕你只是乙個新手。

學習rhino是在工作中的一次培訓,大概07年左右,學了一些基礎皮毛。正真慢慢深入還是在具體專案中,那一陣比較流行扎哈風格(就沒有一條直線)。所以,人很多時候是逼出來的,是需求逼出來的。

最後,建議:沒必要糾結先學那個,就看你現在想做什麼樣的設計,然後選擇合適的工具。剛開始可能會覺得難,但當乙個乙個問題被攻克的時候,你會體驗到遊戲通關的快感!

2樓:

大一進專業跟著大部隊學的SU,大三系統學了rhino,然後一路到研究生再到工作再沒碰過SU,電腦裡也沒裝了。

沒有比較軟體高下的意思,只是想說rhino是足夠支援學業以及後續發展的。當然最好是兩個都會,以後就業可能不同方向的公司,要求的軟體也不一定相同。

3樓:ferryman

建築學的話只

學su就夠了,軟體其實都是輔助你完成設計的工具,雖然多掌握技能沒什麼壞處但是還是要話費精力和時間,rhino好學主要是引數化gh要花時間,但是你要記好建模不是你的本質工作設計才是啊。

4樓:闢暑大王

都得學,各有各的用途

rhino確實很好用,不論是異形的還是常規的建築,可以在你做個人設計的時候用,畢竟和常用su的同學沒法合作。

工作上基本都用su,除非你專心致志地只做引數化,只進搞引數化的公司。

5樓:Daniel可以睡了嗎

這麼早的年級,可以的話肯定是選Rhino。

這個問題就好比說你更願意蹬三輪還是更願意學開汽車。

簡單的建模邏輯在乙個小時就能學會的建模軟體裡可以體現出速度和效率。從CAD畫好的平立剖到Sketch只是乙個為了3D化而建模的工作,換句話說,這個過程沒有可逆性,並且一切是圍繞著2D(平立剖)而來的。建模的過程是完全至上而下的(top-down本處指的是你已經有固定的目標,一切圍繞這個目標展開)。

在本科階段這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把2D改完再去出3D就算是單向過程,任務量也不會太複雜。

但是你才大二。

大一的啟蒙,到大二的入門。其實建築學子一年級到五年級就像一歲到五歲的小孩,每一年的成長都是巨量的。如果可以,在這種很早的年紀就開始建立一種系統性的思維,那便是2D和3D之間不斷切換推敲,是極其有益的。

因為從本科逐漸增加難度的任務書裡可以看出端倪:體量和功能都在逐漸變複雜和困難。在這個過程中,靠人腦去探索和迭代設計的方式會培養對於建築的感覺沒錯,但這種過程能夠形成的建築相對計算機輔助生成的建築「解析度」和可能性低了很多。

我始終堅信計算機輔助的建築工具不應該只做到精確,更應該幫助推敲和驗證每一次設計師的選擇。換一句話說,我們乙隻眼睛需要尊重歷史和經驗理論,但是另乙隻眼睛同樣也需要著眼於當下的時代和科技。

因為,如果你是乙個需要等靈感來了才做的了設計的人,那麼靈感不來你就停職了;比起靈感,更可靠的是你的產出量,以及基於產出量做出的理智選擇。當你只有乙個兩個三個方案可以比較時,你永遠不會知道第四個會不會更好;但是當你有一百個方案時,第99個可能就是最好的。

在這個過程中借用計算機的力量去加強你的產出量,並且對各種各樣的生產進行比較和篩選,你便知道你要的是什麼了。這就需要一套較為成熟,並且允許你通過數位化手段去操作和控制的系統性建模工具:rhino+gh。

我不希望過度放大rhino或者gh的優點,因為在每個人手中它都會發揮不同的價值。但是作為系統性地將建築作為一門「複雜性學科」學科去看待,必然會需要涉及一套可以較為完整地從方案無數次修改到落地都可以拿捏住的計算機工具。

作為入門性學習,rhino和gh的組合是極佳的。它不是單純幫助你交圖,或者建出奇奇怪怪的酷炫模型,或者扔一堆沒有推動作用的分析圖用的。迭代性的設計原則是借用工具去推敲和設計,從大量的產出中不斷篩選,而非一開始想好了就這樣做然抄教程或者網上的gh原始碼。

這種設計的流程緊跟著設計思路,不容易出現斷層,同時也對軟體的容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就算Sketch裡有相對類似rhino+gh的組合,它的容量和開發程度也遠不及gh的整個網路平台。

總會有人覺得軟體只是工具,不應該花太多時間在軟體上。我想爭辯的是,這個工具能不能給出乙個更加清晰的定義:到底是成為結果的工具,還是幫助你產生結果的工具?

如果可以的話,後者和前者自然是天壤之別。因為結果的工具只在思路的最後階段產生效率價值,體現了結果的精確性和美觀性;而過程的工具全程都在貢獻價值,幫助了思路尋找方向,且具備生成最優結果的大量篩選前提。

強調的是,並非是因為rhino可以幫你幹Sketch幹不了的活,把Sketch比下去了就選擇它。而是因為你願意選擇更大容量的工作方法去增強你設計的效率和可能性。

從大二開始培養對於設計可能性的認知,會讓你受益很久;從大二開始接觸時代裡走在前面的設計流程和工具,以rhino入門,很好,但是要耐心。

但是無論風言風語,相信自己做的選擇,因為哪怕你開汽車已經達到F1方程式的水平了還是會有人給你炫技三蹬子飄逸。

次日補充:

很喜歡的乙個回答

6樓:自由之翼

很負責任的告訴你肯定是SU,至少目前沒有第二個比SU更有效率更容易上手的建模軟體,保證在你畢業後還是絕大部分設計公司主流建模軟體。

7樓:Sri Lanka

工作現在大部分還是以SU為主,但學了犀牛,也就會用SU 了,建議還是先學犀牛,另外還可以學些其他的軟體,拓展專業外的內容

8樓:vc168

如果可以,兩者都學

su操作介面簡潔,上手難度低。再不加外掛程式的情況下常十幾個幾何體建模是很方便。

對於異形建模需搭配外掛程式會事伴功倍,但外掛程式的運用又加大學習精力。

犀牛在曲面建模一直處於前列,甚至優於其它建模軟體犀牛在產品設計中運用的比例較高

su在建築、環藝對領域普及度較高

如果可以,兩者都掌握,最後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取捨。

現在軟體更新迭代較快,多學習總是有用的,軟體都有一定的共識度,學好乙個,再學另乙個實際也挺容易的

「除了教設計,我還想給他們留下一段值得珍藏的記憶」

9樓:喋喋以碟以喋喋

su草圖大師是建模入門軟體,很容易上手,建議先學(有手就行)

當su玩熟了就可以去考慮犀牛了犀牛能玩出各種花裡胡哨的曲面大概就是這樣

10樓:沉落

su不用學,找熟悉的學姐當面幫你過一遍基本操作你就可以出師了後續需要用到什麼特殊的手段你再去找外掛程式。

rhino建議學,身為建院人,想學好rhino,乙個設計做完你就基本ok了,同su一樣,後續建築空間更複雜後你再去網上搜相應的手段來補充學習。

rhino不要想一下子把所有東西學會,循序漸進比較好。

11樓:Ataraxia

都學,為了畫作業考慮,su的顯色模式和光影有些圖直接出就很快樂,而rhino早晚都得學,不如早點開始;為了將來工作考慮,rhino也已經是必備技能了吧。

12樓:黑豆兒

你猶豫的這會兒功夫,SU就學會了,就那麼點東西,想用的出神入化要花一些時間,要達到較熟練建模乙個星期足夠了。

兩個軟體都需要掌握無疑,各有各的優點

與其坐著糾結,不如趕緊上手實幹

13樓:家裡養鳥

SU出草圖的速度很快,而且配合大部分國內公司還是不錯的,渲染起來也比較輕鬆。但是還是建議直接學犀牛,第乙個是犀牛的檔案相容性較好,轉檔案的時候基本不存在版本問題;第二是犀牛裡的grasshopper的引數化,可以幫助你完成一次建模之後第二次能夠快速的完成第一次的東西,可以達到批量快速,雖然上手的時間比較慢,但是學會了之後,速度不知道比su快多少;第三就是習慣的問題,rhino的使用習慣和SU完全不一樣,有較多的命令,而且用久了之後,比較難實現兩個軟體直接的切換,加上現在rhino有乙個外掛程式可以直接將SU的命令搬到rhino裡面來使用。綜上所述,建議學犀牛。

大二文管轉建築學合適嗎?

宸灮微苒寧 可以轉,但是不建議。畢竟你之前是文科,數理邏輯什麼的應該不是很好,這種情況下,學建築就像高中文科生,讓你高三突然轉去理科班一樣 CandYUQ 看到回答的人大多反對 我想插一句鼓勵一下題主我也是大一下學期從文科專業轉到建築的,高考志願因為被父母主導而選擇了商科,我本身高中是文科生,但我們...

比一本高18分 填一本建築學還是二本建築學 然後考研?

不發芽 看一下第四輪建築學學科評估,選擇過評估的學校學建築,對以後考研很有用,教學體系也比較成熟。如果決定建築學並且考研,本一本二不重要 大大大王 估計只能二本建築了,不過只要你好好學,一是自身能力強有出路的,而是考研也可以。不過有個好點院校的出身,發展會好點,但是呢,設計院都那樣,進去後研究生不研...

建築學大二學生應該配置什麼樣的電腦?

啖莣 畫圖的話肯定是要台式電腦啦,筆記本只是日常辦公方便一點,而且現在筆記本也不是很貴,普通的4.5K的基本辦公加日常就夠用了,簡單的畫圖軟體也可以用,台式電腦買個7.8K的也就足夠了,再高估計也不怎麼用到,還有要買台式電腦的話可以起電腦城攢乙個,不要買品牌的 周廣興 沒有說玩遊戲,那麼預設不玩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