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事件中的 加害者 們是否存在共同的特質?學校的心理工作者可以就此干預麼?

時間 2021-05-13 06:24:23

1樓:偷屎賊

不敢說總結什麼特點。但我在這裡不怕承認,我自己就曾經是『校園暴力團夥』中的一員。

要說我曾經所在的那個團夥有什麼特點的話,那就是學習差。

在初中高中的那個階段裡,如果你不是班級前十的那個好學集團。其實真是很無聊的。每天強制性的在學校十幾個小時,但本身對學習有沒有什麼興趣。怎麼才能打發時間呢?

搞事唄。

搞事是開始,無論是在上課說閒話,還是下課偷偷抽菸,又或者組隊追女生,或者別的一些無聊的事情。

而這些事情的乙個共性就是社交性,簡單說就是容易搭幫結夥。

你身邊有一群和你一樣,學習差看不到未來,而且被強制性拘束在學校這麼乙個環境裡的人,和你一起做一些打發時間的無聊的事情的人。

這群人往往會相互誤會,他們這種共生性質的互相解悶打發時間的關係是友情,是義氣。

這樣乙個團夥,或許形成的初期並不帶有對第二方的惡意。但,在學校這麼乙個充滿了不成熟的青少年的地方,發生衝突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

兩個人發生衝突,如果其中乙個人屬於上文中提到的乙個團夥。那麼他去請求團夥中的其他成員給他撐腰是再合理不過的決定。

如果另乙個人也有他自己的團夥的話,事情就會演變成群架。而他沒有團夥的話,就會演變成欺凌。

在沒有建立起道德觀念的時候,欺負別人是很有快感的一件事情。就和小孩子興致勃勃的殺死蝴蝶,小鳥,蟲子等等是一樣的。

而乙個團夥,因為某種原因體會到了欺負某乙個人的快感。在沒有人阻止的情況下,就會反覆的進行這種行為。這叫做正面反饋。

而這樣乙個本身的上課聊天團夥,或者藏在廁所偷偷抽菸團夥,或者現在出現的,偷玩手機團夥。一旦演變成針對性,或者普遍性的欺凌團夥。只有兩種情況才會停止。

第一種是最常見的,欺負到了別的團夥身上,被強制進入群架副本。打不過別人,團夥解散,或者退回欺凌他人之前的狀態。

第二種是罕見的,遇到了負責的學校或者老師。被循循善誘的教育或者簡單粗暴的體罰後解散團夥。

如果說解決辦法。我認為就三個。

第一是全面改革教育體系,讓無論學習好的還是學習差的學生都至少有求知慾望,喜歡學習,從而達到沉迷知識無心欺凌的效果。

第二是及早展開道德教育。讓學生早日擺蒙昧的作惡的這個階段。建立起道德觀念,意識到欺負別人是不對的。

第三是加強學校管理,對於這種欺凌團夥,早日發現,早日打壓。以高壓維穩,呵呵。

至於我,我希望是第乙個,但目前教育系統(利益相關,我是工作人員)宣傳上我們要達成第二個。其實大多數學校連第三個解決辦法都摸不到門。

如果有人好奇,我和那個欺凌團體後來如何的話。

事情是這樣的,我們那個團夥學習實在太差。初中畢業一大半沒考上高中,另一小半也根據成績高低上了不同的高中。可以說,我們被中考體系進行了被動的智商隔離。

有幸,我還有點小聰明。上的高中不錯,裡面學習氣氛很濃基本沒人有興趣搞什麼小團體。整個高中過的很平凡,我沒有被以前欺負過的人報復,也沒有太多的良心譴責。

我不覺的初中三年的校園霸凌經歷對我有太多的正面或者負面的影響。上大學以後到現在,沒有主動或者被動的攪入任何暴力事件。我現在和所有人一樣,慫的一逼。

現在回憶起來那些事,或許和中學時候曾經搞過非主流髮型的人一樣。有種淡淡的尷尬。

如果我成為別人至今都忘不了的痛苦的話,我也只能說一聲抱歉。

2樓:kg hy

我個人認為(沒有實際經驗),加害者是不是在欺凌過程中可以獲得一種病態的滿足感?那麼是不是可以幫助孩子獲得一些其他的比較健康的成就感?

3樓:

反正我們這的就是不講道理,學習爛,真的,加害者們十分的相似,什麼狗屎學習好,一樣會被欺負,人人如此,當你的整個班都是霸凌者的時候你甚至想轉學,小學的霸凌者就是為了心裡舒服欺負人,被加害者欺負會對成績發生很大的影響,甚至成為是加害者也是受害者的情況(比如我)。

4樓:Sean

年少氣盛的孩子在除學習以外的方面尋找滿足感,以自己能欺負他人,橫行霸道為榮,打架和毫無理由的欺負別人,以壞孩子自居,結實各路社會閒雜人員,並且也以此為榮,別人都害怕的他深深的滿足了自己的存在感和優越感。老師的教育沒有用,甚至以被開回家為榮。老實的孩子就是受害者,會無理由的受傷,當他覺得老實就要受欺負的時候心理慢慢的改變,最後他也變成了加害者,當他變成加害者時,甚至會覺得原來欺負別人這麼爽。

5樓:

作為乙個曾經的直接「加害者」說兩句。

1.共同特質存在:追求權勢?心浮氣躁?想炫耀?

2.能被發現的校園霸凌太少了。也就只有少數勇敢的受害者、想炫耀的智商下線的加害者和少數正義的群眾讓它們被發現了。所以學校心理工作者在找不到加害者的情況下怎麼干預呢?

當然,我接觸到的只是很小一部分,不能概括所有。也許干預的辦法是有的,只是我想不出。

現在回頭看也挺抱歉的,不知他們心理陰影如何。但也就這樣了,希望他們能好好生活。

雖然我已經離開了那樣的事情,但永遠有人身在其中。

6樓:

試著答一發,小學期間主要校園暴力受害者

~~~~~~~暴力分割線

小學三年級整年被班上乙個同學欺負,包括各種挑釁和動手,開始和老師反映也沒有用,批評就算了,後來我爸交了我兩招他就收斂了一點了……當然,最後我還是找到了徹底杜絕暴力的方法

原因很簡單,我當時個子小成績倒數(主要是上課睡覺,但是真心從不搗亂大人啥的,就是傻乎乎天天流鼻涕的那種傻小子);欺負我的那位也沒好到哪兒去,而且父母是浙江過來做生意的,所以沒有空管孩子,就交給隔壁班主任老師帶著(所以也能理解我的班主任不好意思重罰)。回頭看,欺負人的孩子很多還是缺乏家托關愛,很多也有被家暴經歷(點名批評很多個體戶父母對孩子的暴力教育方式,但不限於)。被欺凌的孩子很多也是性格較為孤僻(我小時候也沒朋友),特別是受到老師歧視甚至暴力的(沒錯我班主任也有暴力傾向,我這種倒數的自然會受到)。

說實話這兩者都是被環境所孤立的,而欺負人的很多時候只能通過欺負別人來實現存在……

後來三年級下學期很拼,特別語文考了班上第一,班主任對我態度一好,後面自然也就沒人敢欺負我了……

匿了匿了

7樓:

在我身邊也有校園欺凌,我們班有個同學性格特好,於是他同宿舍的人就經常拿他東西,弄他東西,欺負他,但是他也沒有告訴老師,所以現在變得越來越離譜

8樓:「已登出」

還記得進入辯論隊面試的時候被提問,你認為校園霸凌主要是誰的錯?是孩子個人還是社會還是家庭?

我當時回答是主要是家庭。

第一,孩子出現問題是家庭養成佔主導責任,從小父母對孩子潛移默化的深刻影響,造就了孩子可能成為孤僻內向衝動等等的不良情緒。

第二,當孩子出現問題時,家長沒有第一時間出現保護自己的孩子免於傷害或者傷害別人,這是一種失職,在某種程度上,也是表明因為工作忙等等客觀因素,父母對孩子的關心是不夠的。

第三,孩子出現問題為什麼不願意告訴父母?這就是信任危機,我不信任你,所以我出了問題我不告訴你,這是孩子眼中不夠信任的父母。為什麼會有不信任的現象呢?這就有一系列的家庭原因了。

最後,我想補充一點,校園霸凌的出現原因是多方面的,從社會上來說,我們不要歧視,不要辱罵責怪,而是利用關懷來改變心態。從家庭上來說,我們不要漠視,不要打罵,而是應該用一種耳提面命的態度,告訴孩子我們是你的親人,對你好是一輩子的事情。對於學校來說,加強孩子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也應該提上日程,因為刻不容緩。

校園霸凌的孩子,或許心靈都有某種缺陷或者傷害,我們不僅要對受害者表示關懷,還要對施暴者表示關懷。因為所有出現問題的孩子,都不應當被放棄。

9樓:

我在中學的時候因為愛管閒事被霸凌過多次,例如班級去打水,因為插隊我「正義」的站出來,或者因為不怕死,得罪一些人。當然我根本不怕他們,比我壯的人,我都自不量力的上去拼。霸凌者基本都是跟父母有關。

受凌者應該也跟父母和性格有關,我的這個性格就是叛逆和正義,看不了不正義的事,目前也是。父母是普通的農民,很小的時候是那種不管不問的,讓父母好好看教育的書,媽媽說你自己看就行,跟媽媽生氣就跟媽媽說,你餵養我跟餵狗一樣,讓它吃飽就行。也多少次在被窩裡哭,哭的時候下面的雞雞跟著疼,想多非常多的自殺方法,例如跳河,上吊,只有一次一狠心吃了藥罐裡,不知道什麼藥,然後吃完接著偷偷的哭。

忽然有一天為了讓我非常感動就天天給我送飯,下雪天一瘸一拐的過來送,這讓我反感,現在也是,因為我知道父母是想老了讓我養他們。

目前結婚生子,有個很賢惠的妻子和可愛的女兒。事業上算不是成功,但是也一直在努力。

10樓:

不知道加害者裡包不包括老師,校園包不包括幼兒園

(///▽///)

我在幼兒園的時候班主任老師特不待見我因為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是新疆支邊青年所以我三歲之前呆在新疆,家裡那時候也沒什麼錢不像我表妹上幼兒園還給老師送東西。

到了初中我從受害者轉變成了加害者(>人<;)

我記得預備班,初一兩年裡我媽因為我打架去學校五六次,初二和乙個新來的同學打得腳骨折。

我對那位幼兒園老師只有碎片的記憶,就覺得加害者其實並沒有什麼非常站得住腳的理由只是不順眼或者恃強凌弱感覺特別爽(>人<;)我記得以前和乙個一直被我欺負的人在上羽毛球課的時候我用拍子打得他回去只能趴在床上,而我打完就結束了該幹嘛幹嘛╮( ̄▽ ̄"")╭老師也拿我沒辦法,只能把雙方家長叫過來,把我罵一頓,賠禮道歉。。。。。

後來到了初二下半學期就好了,之後就再也沒打架之類的也和高中,大學同學相處的很好,原因不明╮( ̄▽ ̄"")╭

11樓:會飛的瓜子

校園欺凌者不就是個別熊孩子走上邪路演變而來的麼,共同點就是沒有爹媽管教,或者爹媽本來更熊。基本的做人道理在年幼時沒打好基礎,還指望在校園,老師該如何幫助!

為什麼會存在校園霸凌事件?加害者的心理是怎樣的?加害者長大以後可能變成什麼樣的?

愈笑 不不,加害者並非一定是強者,相反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加害者往往是被逼急的弱者,舉乙個我印象深刻的例子吧。初中的時候,有個同學A,挺能打架的,但就是招人煩。同學A正好坐在我的正後方,左右就我乙個女的沒事就聊扯我。開始是拽我頭髮,我也沒理他。後來有一天他就是不知道為啥心情特別不好,就甩椅子,直接甩老...

校園霸凌的施暴者長大後看到此類社會事件或者影視作品時,會怎麼想?

害怕呆掉發抖簡直不敢接話茬感覺又被逼進了角落不能哭不能說話我恨她們。我最大的願望就是她們混得不如我好。然而呢她們乙個個風生水起霸凌只不過是小時候犯得一點點小玩笑小錯誤罷了我是被霸凌者。但我也是旁觀者甚至我懷疑我曾經是霸凌者都錯了。 皇城根奶爸 我潑盆冷水吧,真正的小混混,起碼80後小學初中的混混,大...

校園霸凌的主角們最後怎麼樣了?

小鬼 善惡終有報。我們這邊有這種行為的人都是混混。但是也有學習特好的,可能最後會過得特別好的那種。高中都沒考上,只能上職業高中或者學技術。不好的話就打零工給人家打雜。要是夠好的話自己創事業也能有點成就。男生不好的話,養家餬口,到了年紀爸媽砸鍋賣鐵的娶媳婦。幸運的話孩子爭氣老了能好點,要是倒霉孩子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