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英語在應試制度中的淡出?

時間 2021-05-12 05:31:13

1樓:小白

看到很多英語擁躉把不學英語的噴的體無完膚。我換個角度吧,供大家接著噴。

很多人把語文和英語學習等同,一樣麼,你是中中國人學語文是本份,很多人覺得高中階段以前的學英語歸根到底是為了用好這門工具,讓你在未來就業中有競爭力,但是這是站在當今世界的格局看的。

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公升,科技實力的提公升,未來英語熟練、口語流利等等現在就業的加分技能,至少不會是什麼特別的加分項。

同時,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隨著6g甚至ng技術的鋪開,大資料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的成熟,語言、文字的實時轉換不再是問題,哪怕是現在我用的手機的自帶功能,已經有語音同聲和頁面一鍵翻譯,更何況是未來?

可悲的是,10到40歲的中中國人,或多或少在成長經歷中,都把大量的時間,不好意思,是從幼兒園開始,花了極大量的時間和金錢,花在學習一門其他國家的語言上,原因就是為了高考取得好成績,而不是因為未來作為工作語言和生活語言。

來自乙個外企董事會秘書的回答。

2樓:陳小樹

幾點想法。

英語僅在部分服務行業中是重要的,所以在義務教育中過分強調英語可能是低效率的。在一二線城市以外,現代服務業並非支柱產業的廣大地區,勞動力接受英語教育似乎並非必要,把中文說說好,文章寫寫好反而比較重要。

這並不是說很多人未來可能用不到英語,學習英語就沒有必要了。首先,學習第二語言的過程本身能提供思維鍛鍊和新的視角。其次,對於部分學生,英語基礎教育提供了進一步自我提公升的空間,提高了他們的上限。

但是,應該允許各地針對自身情況,調整英語教育在義務教育中的比重,達到效率最優。個人經驗是,應試體制下的語法教育並沒有給像理科學習那樣給我帶來思維上的鍛鍊。所以不是英語教育不夠重要,而是應試框架下的英語不那麼有用。

英語學習對於部分學生的回報很高,比如意圖留學的學生,職業目標較高的學生,有研究志向的學生等等,他們更可能在學校課程之外尋求額外的英語教育。而且現在網路資源豐富,英語教育是非常廉價易得的。相比數學物理而言,英語更適合自學。

所以在英語教育上,可以少一些應試要求,多讓學生自由選擇。但你可能說,應試佔據了中學生幾乎所有時間,應試以外幾乎不可能有時間精力來自學。但這更多是應試教育的問題,而不是課程比例設計的問題。

中國學生應該擁有更多自由,無論他們學英語,看閒書或者談戀愛打遊戲。

但我並不認為增加語文課比重是對的,因為我的經驗,語文教育和英語教育至少是有欠缺的,尤其缺乏對邏輯的關注。

3樓:炸天

明明問英語卻有一群臭煞筆黑政治,這年頭公知水平都這麼低的嗎?

馬哲很屌,從馬哲裡衍生出來的毛概也很屌,學不懂的別覺得人家蠢,數理化你學不懂是看公式如看天書,政治你學不懂是你所有字都懂但你根本理解不了。

英語淡化總比語文淡化好,不過還是要有一定的英語水平。中文畢竟還不是世界語言。

4樓:

開心啊,這種淡出意味著很大可能上我們這批長年國外工作學習英文還不錯的人會比後來的人多乙個能力,而我們的後代,至少以後我的小孩,她爸爸媽媽都是說雙語的話,他肯定也是要走雙語路子的。

5樓:薛丁格的女朋友

可以致用全球的生活和工作場景的知識不提倡學習,會怎樣呢?

第一是學術習得與傳播僅存於那些有足夠資本曾經建立良好英語基礎的人群中;

第二是復合背景人才的減少導致某些行業的人才斷層和細分領域的人才缺失;

第三是青年商界外交人才儲備不足導致專業外語人才將引領一波夕陽紅。

當然,英語培訓機構蓄勢待發,未來培訓水平回下降。

6樓:SamTheMarine

想到乙個很有趣的現象

現在看來,英語退出高考,培訓機構(包括我在內)樂開了花。

體育如果退出公立學校,健身館可不一定會樂開花。

你對乙個人說「你不會洋文」,他或許還模稜兩可點點頭。

你對乙個人說「你不會運動」,他估計擼起袖子就要來打你咯。

7樓:ROJA

很愚蠢很不應該,想說的是,考多大的比重和你並不是很大關係,因為你必須要學好英語!!千萬不要不重視!最高票答案已經說得非常清楚了。不要因為高考而短視它

8樓:倒霉催

上了大學之後

勞資用的軟體是英文的

看的教程是英文的

問人問題是英文的

連上課教材都是英文的

然而老子大四還是過不了(*)

真的是要不要學的問題嗎?竊以為真正的問題是怎麼學,怎麼用,怎麼考。

9樓:

不請自來

假裝有條分隔線,我本人英語不好,但是作為一條it狗,深知英語的重要性,層次沒有到的自然感覺不到英語的重要性,雖然你可能一輩子無法出國,但是學習一門外語,可以開闊你的視野,就像你不知道英語什麼樣,你就無法體會到中華文化的魅力,也不好知道外面的世界什麼樣子,可能就像南韓一樣,以為自己生活在天國中,外面的世界一片水深火熱,這是目光的問題,更可悲的是,高考英語降權之後,你成功公升入大學,然後大學畢業,一般外企或者涉外企業,英語必須的,你不學怎麼改善自身的階級屬性,高考給了你乙個機會,但是現在考試制度要變,你該怎麼辦,中上層階級的人大多在外企或者出國過,也知道英語的作用,你以後拿什麼去和他們競爭,個人認為這樣會加劇階級固化,不利於社會的正常發展……

10樓:

2016 .11.11

上海英語沒退出高考啊,改成社會化考試知道什麼意思麼?分值不變難度不變只是一年考兩次。這麼多答案遑論難道都不看新聞的麼。

11樓:路德維希聖

英語本身沒問題,英語教育問題很多。

很多人從小學一直到高考,學了十幾年英語,完形填空閱讀理解很厲害,但是真的說不了英語,聽不懂外中國人說話,你對比一下聽力考試和閱讀理解的文章難道就知道了。我們的英語太側重邊邊沿沿的高難度的選拔,而完全忽視實際應用能力。

出國的人只要一年的語言學校基本上人人都能達到聽得懂,說得出,看得明白寫的了的程度,這難道不值得反思嗎?

12樓:

在國內感覺除了準備gre 英語提高最多的時候就真的是備戰高考了

答不對題我感覺最好是把完形填空取消單選變少變簡單作文和閱讀部分提高沒有聽力的省份加上聽力。 至於口語。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感覺很多初高中英語老師自身發音都有問題很難要求考生怎樣吧…

13樓:流風回雪

如果英語退出高考,農村地區的人真的就一點機會都沒了,英語教育越早開始越好,農村地區本來就先天不足,如果沒有了高考的激勵,初中高中想必也學不到什麼,在高考的壓力下,希望學生用大量時間去學不考的科目簡直就是個笑話,那農村的學生讀大學後想去出國留學怎麼辦?想進外企怎麼辦?大學才開始學英語要付出的努力是不可想象的,一大群人會被英語坑死,農村學生的未來也就不要期望有什麼很大成就了,以前是成才有難度,英語退出高考後真的連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14樓:

吼啊!鼓掌歡呼~

想想看,語文就算再加大分量,又能如何?

沒了英語,你們還不是要被數學更加變本加厲地折磨?

所以,看到後代們會被數學更加變本加厲地折磨,我就大喝一聲:吼啊!

地獄等著你們~

15樓:羅戈

國內學日語韓語的都比學西班牙語的多得多,前兩者的市場和後者根本不是乙個數量級的,外語教學根本的導向上就很有問題,對龐大的拉美不了解,倒是只知道哈韓哈日。我倒是希望高中把英語減少的那點課時來教西班牙語,拓寬中國人的視野。

16樓:秦天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英語確實沒什麼用,十幾年學的英語,畢業後幾年如果沒怎麼用早就忘完了。樓上說的取消英語確實會加劇階級固化,但這是因為你們站在精英階層來考慮的。對於大部分非精英階層的人來說,你努力工作就會過得更好啊(大部分是的),只不過到不了精英階層罷了。

我覺得英語本身也應該是精英教育,應該在大學階段適當多的開設課程。高考把英語設成門檻確實有問題,因為地區教育資源不均衡。到了大學,不妨放開英語,讓有志向的學生自己選擇。

(現在的情況是高考英語成了攔路虎,大學英語普遍很水)。

17樓:無知青年

怎麼說呢,英語不熟。我玩個外國遊戲都挺艱難。另外現在看美劇字幕組有種瞎翻譯的歪風。有時只想知道原意是什麼。還好手機可以下個翻譯軟體

18樓:

英專,之前看新聞沒想到這麼多

很簡單啊,為下一代的發展,母語肯定是要提高的,尤其是中國這種2023年文化存在的開掛國家,那就增加分數比重

英語改革是因為現在英語教學已經下放到小學幼兒園了好嗎?按我們教學法的30年教授來說,未來學生的英語水平不是現在人能想象的。

另外會考加大了難度,英語比重在上公升啊!六次考試誰敢不考個最好成績?

政策本意是好的,不知道怎麼解讀出這麼多東西來

19樓:Cavalry

可悲的是現在的通識教育和高考制度讓一部分人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以後要幹什麼,需要哪些技能。又何必去逼著他們去了解英語的必要性?

20樓:tensorspace

前兩天不是有某高考大省的大學生跑來問我高中沒學過英語聽力現在大學英語考級過不了咋辦?嗯,像削弱英語權重這種典型的民粹政策,坑的就是這種人。

21樓:冰鳥

此題下大部分答案和排名讓我深深地感到了知乎的侷限。太以精英思維和從精英的位置來思考了。 先講三個結論。

第一,階級的提公升很難只通過一代人的努力,能做到這件事情的人事實上是非常少的。

第二,對於乙個普通的工作中的普通人而言,英語並沒有非常重要,如果乙個人在有了一定基礎後想往上走,自學英語也並不是真的這麼難。

第三,高考中,不同階層的孩子成績差異最大的科目,就是英語。所以只要高考制度不變,英語重要性變低反而有利於窮孩子上更好的大學。當你能上乙個更好的大學,之後的事情,坦白說,只是順理成章。

太晚了,我只簡單解釋一下。 第一,我老爸以前窮得飯都吃不上,上高中的時候連飯錢都是朋友給資助的。現在家鄉小縣城做公務員,算成功嗎?

知乎標準,不算,但他確實是那個年代階級提公升的乙個縮影,或者小典型。他其實已經做的比他很多很多的同學要好了。他兒子呢?

開始懂吃西餐,日料,看了一些書,學結他,在知乎上寫些有的沒的,將來很可能留在大城市工作。西方有句話大概是說貴族需要三代來養成,我認為階級提公升也一樣。就在當年那個鯉魚躍龍門的年代,一代就上到很高的的檔次的人都鳳毛麟角。

更何況在經濟變得更為發達之後,階級固化幾乎是必然趨勢,如今還希望做到這樣,太難了。

第二,坦白講,你不做研究,不去外企,不專精技術,英語真的對你有超級大的重要性嗎?恐怕不見得。做這些工作的人在社會中是多數嗎?

恐怕也未必。更何況,不只是說對家族來說提公升需要時間,對個人來說也如此。比如我先在國內小公司做,提公升能力之後漸漸在大公司做重要職位,再然後我想進外企,用一年或者兩年的時間來慢慢學英語,每天花半小時或者一小時,我的英語能力能達到外企要求嗎?

也未必不行吧。真正英語能力的提公升,不可能靠高考的要求,根本上要看自己有沒有那個需求和有沒有那個資源。

講到資源,我們來講第三,高階層的人從孩子可能剛剛上小學,就開始給孩子報英語班,有很不錯的英語老師很不錯的英語學習環境。小地方的窮人呢?真正開始學英語一般得要初中往上,英語老師自己說的英文可能自己都很蹩腳,對英語這種科目來說,也許你們不能感受得到,但我可以告訴你們這是非常大的差距。

我有非常多的同學,或者以努力,或者以天分考到好高中裡,也許有很不錯的語文成績,也許有不錯的數理化成績,但英語成績真的會有明顯的差距,很多成績很不錯的人,可能就因為英語的差距上不到更好的學校。這才是真正體現階級固化的地方。

就先說這麼多

如何看待英語在孩子早教啟蒙中的作用?

Fiona 無疑是有用的。回顧一下我們自己學習中文的歷程,都是從小在中文環境下學習的。幼時語言的耳濡目染對語言的學習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專家曾經發現過,學習語言的最佳時期是在五歲以前,所以如果有條件的話,早教英語是個對小孩很不錯的選擇。我記得當時李陽英語有人三個男生上台,其中乙個男生英語說的特好,李...

如何看待智財權許可規制制度中的自由 競爭與創新?

大頭t 個人認為專利池的運作規則可以很好地作為這個問題的範例。當初之所以有專利池這個概念,就是因為專利許可過於自由化了,一家企業想要形成一件有創新的產品,就需要向東問乙個專利權人取得許可,想西又問另乙個專利權人取得許可,這樣產品研發成本就會倍增,因此人們想到建立專利池,將核心專利打包,以為這樣可以減...

如何看待我國刑事訴訟中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

迷路的孩子 其他的答案都已談,我就從法檢角度說一下,設立目的有乙個是適應案多人少,每年案件攀公升的大環境,認罪認罰會進行繁簡分流,資料已經顯示會判三年以下的案件比重相當高,從快處理,節約司法資源。同時有利於將辦案精力放在複雜案件上,提高案件質量。 首先,要了解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定義。認罪認罰從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