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出國後才發現的以前對日語的錯誤理解?

時間 2021-05-12 05:21:54

1樓:東大日本秋武老師

國內從初中一年級開始學到大學,日本20年,語法除了應試或專業去研究以外,發現一般的日本人都沒有留學生學的好秋叔也基本都忘記了語法,除了主語謂語以外的概念都忘記了…

2樓:

好多。先說乙個有趣的。剛到日本想要迫切想要認識很多當地朋友。

不過我在電車上想確認一下「無性」這個詞的讀法時,還是冷了一下。

可以翻譯成「無法控制情緒地想要...」

好在後來也沒發生什麼よ。

3樓:

最大感受是,好多單詞在日常對話裡的意思,教材上根本沒有啊!!!

比如引く,有冷場的意思,好像還有害怕的意思,因為我經常聽到引かないで,但解釋成冷場又說不通,根據語境感覺就是【別覺得我可怕】【你們別害怕】的意思

いい和哦哈喲有回答提到過了,類似的還有全然,本來全然後面只能接否定,但現在好多日本人會說全然いい,所以當他只說全然的時候,並不知道後面省略的是肯定還是否定,只能通過肢體語言判斷,或者多問一句確認一下。

還有一件事印象深刻:キャンセル這個詞不能亂用!!!

那時候在餐廳打工

客人點菜後,廚房說トッピング沒了,我去跟客人說明之後,客人一直沉默。我那時候剛到日本不久,感覺一直站在那裡很尷尬,不知道他到底是不吃了還是要另外點菜還是トッピングなし。日語也還不是很好,不知道這種情況應該怎麼問話,就自以為聰明的說了句:

要不要キャンセル?

然鵝客人突然就生氣了,罵我的原話不記得了,反正大概意思就是說キャンセル應該是客人錯的情況下客人主動取消訂單才能用這個詞,我問他要不要キャンセル,感覺是在推卸責任,反正被罵的挺慘,還讓我們店長出去了。

4樓:飛龍騎臉不會輸

準備考試的時候。

中國思維『複習得怎麼樣了。』

日本思維『預習得怎麼樣了。』

猜測大概是因為考試還沒來到,所以是預先學習,所以用了預習。

5樓:

個人覺得如如果不影響工作的話

沒必要因為人家不用用所以我也應該不這樣用,小心翼翼地怕怕對方看不起一樣

把中文邏輯帶進去別的語言也未嘗不可,因為這樣才能促進語言融合啊如果不硬氣一點,中文真的太很弱勢了啊,被英文欺負就算了,日語算老幾啊

6樓:Miya

直す。關西地區常用語,歸位的意思。

この本、直してー

意思不是修理這本書…是讓放回原位

另外補充個老圖

還有一點也是別人說過的,日本人跟你講「日本語うまいねー」的時候,其實是個危險訊號。

他們心裡想的可能是:本以為這老外不會講日本話,沒想到會講兩句誒…也就是說,說出來的兩句日語已經讓他們覺得不怎麼會日本話了。

比較好的訊號是,跟日本人交流,他們不會提你的日語怎麼樣之類的,這個時候他們已經意識不到語言是障礙了。

當然更好的情況是…「哇,你居然會說中國話,啥時候學的?」

7樓:馬達君

剛從小學實習回來,上週去的三年級,這週去的五年級。

課間休息的時候找小朋友聊天,看到乙個叫「祐希」的男生,長得非常像三年級的乙個學生,於是想確認一下兩個人是不是兄弟。

一問,得知只有乙個哥哥和乙個姐姐。

那肯定和三年級那位沒有關聯了…

心灰意冷之際又想著就這麼終止話題了會很尷尬,隨即問了乙個非常中式的問法:

「お兄さんとお姉大きいの?」

小朋友直接懵逼……反問我:

「え? どっちの方が上ってことぉ?」

哇……頓時羞的我想鑽進地底下………太尷尬了ps:「哥哥和姐姐,誰更大啊?」中文理解是毫無違和的,但是在日語中「大きい」更多是指體型、面積,單問年齡誰大的話在日語裡面是用「上(うえ)」、「年上(としうえ)」

8樓:Yumihiki

主要還是對大學內敬語的理解

1.在大學同期中對敬語和丁寧語的使用是很少的

2.打工時一開始大家都用敬語,但只要發現大學年級一樣或者年齡差不多轉化也會特別快

3.在部活幾乎不可能對前輩不使用敬語(比如叫名字一般為○○さん)

下面是以前關於日本大學部活的回答的一部分內容

※作為最基本的規則,如果有誰幫忙做了什麼事,要說「ありがとう」(高年級的情況是被答謝的一方要說「はい」

(高年級·同級生·以及後輩同時感謝的時候說

[1.和田老師(師範)·服部老師(現顧問)·水谷老師(前顧問)在場的情況]

·走到老師面前,問「ご挨拶後說「(name)先生行立禮,老師坐著的時候,行坐禮。

·老師回去的時候比老師之前回去的時候,走到老師的面前詢問「ご挨拶之後說「(name)先生失禮します」行立禮,老師坐著的時候,行坐禮。

[2.OBOG在場的情況]

·走到OBOG面前,問「ご挨拶後說「(name行立禮。

·其他和面對老師的做法一樣。

※在拿著弓之類的物品時老師或者OBOG來的時候迅速放下物品,按照學年順排隊

※來道場的時候,老師或者OBOG已經在道場的時候首先在玄關和平時一樣說「こんにちは」之後走向OBOG的所在地打招呼。

※老師或者OBOG在CH時也說「こんにちは」和「失禮します」。

4.在大學是以年級分上下關係而不是年齡,比如兩個高中同學年的人中乙個人如果浪人之後考上了和另乙個人同乙個大學,那那個人也必須對曾經的同學使用敬語

5.部活以進入時間定上下關係,而非學年

6.在經營學科很多人上課對老師回答問題時用溜口,而我還沒見過其他學科有人這麼回答問題

7.女生很少用名字自稱,見過有用名字自稱的人在背後被說成碧池

8.大學生說的うぇーいww、まじでまじか、可愛い、まじ卍疲れ、今日寢てないわ、若いなー基本都沒啥意義

9.很多時候,即使進了大學,如果只和中中國人在一起玩的話,對日本人用語習慣是不會有明確的認識的……

9樓:

嚴格說來,不算是對日語的錯誤理解,而是個人的說話習慣。

以前沒聽清別人的話的時候,習慣用「啊?」來表示自己沒聽清,請再說一次的意思。

後來,有一天吃烤肉的時候聊天,乙個平時關係不錯的日方同事鄭重地跟我說,這樣說話不好,如果是沒聽清的話最好是用「誒?」這樣的發音,而不要用「啊?」這樣的發音。

因為「啊?」這樣的發音,就算你自己覺得說得再怎麼聲調下降,聲音婉轉,對面的日本人聽起來還是覺得是暴力團在說話的感覺。換句話說,表達疑問的時候發出「啊?

」這個聲音就容易被別人感覺到是乙個暴力團的人在說話,給人粗鄙,兇惡的感覺。

這個也許更應該劃分到習慣用語方面的不同吧!希望可以提供一點參考。

10樓:下町物語

某些語境下可以全天用。

いいです,既可以是yes也可以說no。

わたし,男孩子最好不要用。

あたし,女孩子用的話上品っぽい。

被表揚,不要說謙虛,直接ありがとう。

聽別人講話時,要うなづくあいづち。

お辭儀,要亮頭頂。

11樓:Sajinta

只能說,要想學習好日語,就要找日本人多交流,有時候你費了半天力氣,想了老長一段話,其實乙個單詞就能解決,這些簡潔的表達,書本上是不會有的,只能在實踐中自己琢磨

12樓:Jackie的姐姐

いろいろあり過ぎて、日本人がよく使う表現に直しした方がいいですえっと、例えば、バイトを終えると、すみません上退勤しますねという意味になります。

また、何かに夢中になることは話し言葉で何

いろいろあり過ぎますね、

13樓:

半小時半時間じゃなく、30分の方がよく使われますね。東京ではよほどの年寄り以外には通

會話だと「さんじかん(3時間)」と聞き間違えそうです。

有哪些出國後才發現的以前對法語的錯誤理解?

如果要問最廣為流傳的一句法語句子是啥,恐怕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 C est la vie.根據大部分中國人對這句話的理解。場景應該為 正打算結束工作。突然來了老闆的訊息說,某檔案明天要用,務必今天完成。在萬般尷尬和無奈的場合下重新坐回座位,嘆一口氣,說一句 C est la vie 這就是人生啊 然而...

有哪些出國後才發現的以前對西班牙語的錯誤理解?

猴三嘴黑黑 國內大學西語專業四年,期間和墨西哥人,古巴人,西班牙人都有所交流,最多的還是畢業工作和阿根廷人接觸比較多,因為老外是網球教練,廢話不多說,直接切入正題 Lindo 這個詞真的是拉美人的心頭肉啊,每天都會用,可能我們在書上學的意思就只是bonito hermoso的意思,但是它的用法,意思...

有哪些出國後才發現的以前對阿拉伯語的錯誤理解?

愚蠢的地球人 國內學阿拉伯語都是標準語,但真正出國工作學習的時候,用標準語的機會很少,很少有阿拉伯人能把標準語說得很好,標準語對於他們而言太難了,而且每個地方,每個國家方言都不一樣,比較好懂一點的是沙姆地區 約旦,敘利亞,伊拉克 第一次出國讀書的,最好早去幾個月學習那邊的方言,不建議去之前被法國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