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出國後才發現的以前對阿拉伯語的錯誤理解?

時間 2021-05-29 23:01:38

1樓:愚蠢的地球人

國內學阿拉伯語都是標準語,但真正出國工作學習的時候,用標準語的機會很少,很少有阿拉伯人能把標準語說得很好,標準語對於他們而言太難了,而且每個地方,每個國家方言都不一樣,比較好懂一點的是沙姆地區(約旦,敘利亞,伊拉克……)

第一次出國讀書的,最好早去幾個月學習那邊的方言,不建議去之前被法國殖民的國家,例如,黎巴嫩,摩洛哥……

方言加法語,這學也別上了

當然埃及也不建議去,埃及方言之於標準語就是粵語之於普通話,從語法到單詞到字母讀音都不一樣,我懷疑埃及方言跟阿拉伯語一點關係都沒有

方言口語上嘴好上,不講究語法,但剛開始學真的很痛苦,什麼也聽不懂,熟練上幾個月,適應了說起來真的很爽,不用動詞變位,單雙復也不用太糾結,發音也簡單

2樓:Mansour

我們知道阿拉伯語的詞重音像拉丁語一樣永遠不會落在單詞最後乙個音節上,而是落在倒數第二或第三個音節。如果乙個單詞的詞重音在倒數第二個音節,那麼即使這個單詞遵循停頓規則省略了表示名詞格位的尾符(-un/-an/-in/-u/-a/-i)以致最後乙個音節消失,倒數第二個音節成為實際上的最後乙個音節,這個單詞本來的重音通常也不會因此發生變化,比如:

名詞mubārātun意為「比賽」,這個詞的重音在倒數第二個音節rā上,在停頓規則中,mubārātun讀作mubārāh,但是詞重音仍然在rā而不前移到bā上。

但實際上這種情形並不是絕對的,阿拉伯人說話的時候總會把陽性從屬名詞的詞重音前移,剛出國的時候頗不習慣,習慣之後卻又改不過來了。

比如以下的例子(劃線部分為詞重音):

「中中國人」,主格泛指讀作īniyyun,口語省略尾符-un時,我們讀作īniyy,阿拉伯人卻讀作īnī

(雙音節詞重音在第乙個音節)

「阿拉伯人」,主格泛指讀作『Arabiyyun,口語省略尾符-un時,我們讀作『Arabiyy,阿拉伯人卻讀作『Arabī

(多音節詞如果倒數第二個音節是長母音,則詞重音落在倒數第二個音節,否則繼續前移落在倒數第三個音節)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為陽性從屬名詞詞尾-iyy之後的尾符在口語中經常被省略(除非與後面有冠詞的單詞連讀),所以-iyy就成了實際上的詞尾,其中構成疊音的雙子音-yy-脫落了乙個y,剩下乙個y繼續和前面的齊齒短母音-i合併成為齊齒長母音-ī,因而詞重音也相應前移。

有哪些出國後才發現的以前對西班牙語的錯誤理解?

猴三嘴黑黑 國內大學西語專業四年,期間和墨西哥人,古巴人,西班牙人都有所交流,最多的還是畢業工作和阿根廷人接觸比較多,因為老外是網球教練,廢話不多說,直接切入正題 Lindo 這個詞真的是拉美人的心頭肉啊,每天都會用,可能我們在書上學的意思就只是bonito hermoso的意思,但是它的用法,意思...

有哪些出國後才發現的以前對法語的錯誤理解?

如果要問最廣為流傳的一句法語句子是啥,恐怕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 C est la vie.根據大部分中國人對這句話的理解。場景應該為 正打算結束工作。突然來了老闆的訊息說,某檔案明天要用,務必今天完成。在萬般尷尬和無奈的場合下重新坐回座位,嘆一口氣,說一句 C est la vie 這就是人生啊 然而...

有哪些出國後才發現的以前對日語的錯誤理解?

東大日本秋武老師 國內從初中一年級開始學到大學,日本20年,語法除了應試或專業去研究以外,發現一般的日本人都沒有留學生學的好秋叔也基本都忘記了語法,除了主語謂語以外的概念都忘記了 好多。先說乙個有趣的。剛到日本想要迫切想要認識很多當地朋友。不過我在電車上想確認一下 無性 這個詞的讀法時,還是冷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