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學一門知識好還是一次學多門知識好?

時間 2021-05-11 21:08:31

1樓:

單位時間內的知識獲取量是有上限的;

學科之間存在明顯差異,任何學科都有自身的邏輯體系,如果多門展開,很可能由於精力過於分散而導致知識碎片化;

集中力量做大事,在一門課程上盡量保持更持久的專注形成深度意識流,有利於深入理解和集中反思,並架構和完善知識體系;

一天1-2門即可,其實你一天獲取的知識總量是一樣的,無非就是集中在一門或者分散在數門,猶如A(5)和A(1)B(1)C(1)D(1)E(1);一定的單位時間損耗,把時間分散在不同學科之間並不會獲得更多的知識總量,那是一種錯覺;求精求穩不求快,兩種模式攝取的知識雖然在量上一樣,但是效果上卻很不一樣。

2樓:柒季

其實學習一門知識是最好的,能夠足夠的投入其中也就不容易產生焦慮,因為能夠清楚地把握自己的學習計畫。

但是現代社會不准許我們這樣做時代更新太快,我們逼著自己追上這個時代,時間太少,要學的又太多,但是最好不要超過三門

我對此項深有感觸,本人興趣廣泛,比如ps、pr、手繪、攝影、還有PPT word排版、Python,總是想學這些,看著別人那麼厲害的運用這些,著實羨慕。

課看的很多,每天的時間也很充分利用,但是學的種類太多,分配到各個專案的時間就太少,乙個多月過去了,感覺什麼都沒學會,增加了許多的挫敗感,自己也越來越焦慮了。

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是天賦也是不能忽略的,沒有天賦的我們有時候在那樣一條路上永遠看不到前方的光,所以很多時候我們都選擇了自己並不熱愛的那一條路,但是在這條路上我們能走得安心,這就夠了。

學習是一次學通一門再去學習下一門好還是多門相互映照學習好?

克萊 這個其實確實蠻矛盾的,我個人也有這樣的體會,一面是腳踏實地從基礎學起,一步一步,這樣確實很枯燥,很難堅持 另一面是按著興趣來,從點延展出面,遇到問題解決問題,這樣因為學的都是自己感興趣的,所以很有新鮮感,學習動力比較強,但缺乏系統性。權衡兩者,我會覺得腳踏實地會比較好,我小時候有學習樂器的經歷...

學一門技術還是學語言?

KisekiRoyalNavy 利益相關,本科雙一流管理學專業,正在準備跨考語言學碩士,一外英語小初高12年 二外修了大學的法語課程 三外在上海塞萬提斯學院學了西語 四外日語一直是自學的,前一陣子通過了語言學校面試,今年十月正式去日本留學。先上結論,不建議將語言作為唯一專業進行學習,除非真心熱愛這門...

口音多影響學一門語言?

作為乙個芙蘭人有話說。無論是學普通話還是英語還是日語,永遠分不清n和l。前段時間剛剛意識到我Many一直讀成manly,nine一直讀成line。日語也是,這個詞發音特別痛苦,一直也讀成alata。努力去糾正的話,發音能發對,可是聽別人讀還是分不清。也許是本身就沒有語言天賦吧。 Yuli 真的 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