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道者並非高深莫測。休息即是休息,吃飯就是吃飯,讀書就是讀書。行住坐臥皆能專注從事而已怎麼理解?

時間 2021-05-11 12:53:41

1樓:王閒哉

2樓:金屏利

人心惟危,道心唯一,惟精惟一,執允厥中。高推聖境也不對,最高深處即最平凡處,趙州禪師所謂吃飯,睡覺即是禪,禪即在生活之中。修道就是管理內心,專注,凝神做一件事,從而知行合一,即可入道。

3樓:石上清泉

這個其實不難理解,只是難以做到。所謂吃飯吃飯,睡覺睡覺,就是在生活中時時照顧自己的念頭,時時觀察自己的念頭,做到念起即覺,覺之即斷的境界,即在生活中時時冥想。這個需要很深很深的功夫,常人的心根本沒有一刻停歇,不是在擔心未來,就是在回憶過去,而我們所謂的自我感也是產生於未來和過去,不在當下此刻。

如果乙個人能時時刻刻做到清楚自己當下每一刻在做什麼,就可了悟佛教三心不可得之奧義,就可知道自己並不存在,過去未來皆不是實相,反而心能大定,不憂未來,不悔過往,安心住在當下。這便是吃飯吃飯,睡覺睡覺的禪語。

4樓:

比如,現代人的基本情況都是邊吃飯邊玩手機或者又與旁人講話,結果是什麼?

飯吃不好,手機也玩不好,和旁人講話也心無旁騖。 沒有效率,還落的自己身心俱疲。

個人感觀,生活得去實際的感受,吃東西就認真的嚼,感受每一位食材帶給你的味道。

走路就一步一步的走,用腳底感受大地給你帶來的每乙份踏實。

行住坐臥皆能專注從事,

你做的每件事,只需要專注於它這一件事就好了。

人最不缺且經得起揮霍的就是時間嘛。

5樓:陽牧

我理解是:該幹嘛幹嘛。

人容易想太多。比如休息時,心真的在休息嗎?在想些啥?如果休息即是休息,就沒有慎獨之說了。其他讀書,行住坐臥,都如此。

該幹嘛幹嘛難嗎?

不容易。因為人心複雜,自己降服自己的心不容易。

比如自大,自是,自矜,自負,自卑…這些不過分還好吧。

人心一不留神,還可能轉入各種妄想,幻想,執著其中而不自覺。

念念相續,自己被自己的心念束縛蒙蔽了自己的本心。不少人還因此顛倒受苦。

佛是終極覺醒者,道是終極創世者(造物者或上帝或第一因),那佛涅槃後還會被道控制嗎?

這是三個系統,平行互不交叉。說白了,信哪個去哪個系統。信佛教去西方極樂世界。咋極樂我也不知道囧 信道教去東方長樂世界。道也沒什麼控制不控制誰的,就是中中國人的宇宙而已,也就是存在本身。世界就是一坨氣,你品德好人乾淨了就公升清,你品德不好濁陰下降了就降濁,化作春泥更護花,地獄門前你我他。說白了,道教是...

既然「道可道非常道」,那麼道德經接下來對道的闡述是否非「常道」?

無奇之道 屎與蛆之道可道。屎內的蛆蟲,可以明白道是什麼嗎?屎,對屎裡面的蛆來說,是一樣的,是無相對性的。無相對性,則不可得,不可思,不可言,不可導,不可遵循,不可名。屎內的蛆蟲,無法描述屎,只能描述屎的成分。蛆蟲變成蒼蠅鑽出了屎,才能描述什麼是屎 道,對域內的一切事物來說,都是一樣的,是無相對性的。...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道和器之間有聯絡嗎?

小kate 剛學完國學,回答一波。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出自 易經 中國管理學重道輕器的特徵的源頭思維就在於這。道和器有沒有聯絡應該先看它們各自的定義,如果你弄懂了道和器是什麼,你就不會問有沒有聯絡了。器能 管理方法,模型,技能,缺 高大尚 元素 道才 天地人 的境界,胸懷,情操 不住於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