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對待父母功利的讀書觀與職業觀

時間 2021-05-11 03:13:17

1樓:無知

初中的時候,班上有個同學學習及其認真,甚至於到了痴迷的地步。每天都在教室裡,除了吃飯睡覺。有一年的夏天他連續兩個星期沒洗澡,據說是為了學習,不想耽誤時間。

這個同學家境不是很好,農村出生的,父母都是農民,種地,打工為生。他平時穿著非常樸素,基本上就是那幾件衣服,當然學習成績自然也是不錯的,最後上了乙個省裡面最好的師範大學。

如今我在一所普通的二本學校工作,每年我們都會有大量的新教師加入,其中不乏名校的博士。觀察之下我發現很多博士在生活方面也是比較隨意的,比如著裝,完全看不出是乙個年收入有十幾萬的高層次人才。或許他們更注重的是自己的內涵,對知識鑽研到一定的程度早就把自己的外觀形象拋之腦後了,覺得是無所謂的東西。

記得研究生的一位導師曾經說過,人到了四五十歲,不再是通過他的外表來吸引別人,而是要靠個人的知識和涵養,我非常贊同他所說的話。然而我們都是生活在乙個個社會關係網路中的人,個人的價值觀和言行舉止難免會受到其他人的影響。

個人的生活是由無數的空間和時間組成的,我覺得在不同的時空我們對待自己要有不同的態度。對知識的追求可以作為個人的一種志向,但決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的意義也遠不止在於對未知的探索。我也不贊同乙個人為了事業或者理想拋棄一切,生活是豐富多彩的。

個人所處的位置決定了他的立場。為人父母當然希望自己的兒女能夠生活的好一定,少一點磨難,多一點幸福和快樂。工作的目的於他們可能就是獲得更高的收入和福利,於你那是對理想和事業的追求,收入次之。

生活的時代不同了,我們生活的時代,衣食無憂,一片祥和,而他們不一樣,有可能經歷了吃不飽、住不好的生活。

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溝通。問題總是可以解決的,乙個人如果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卻不被自己的父母或者親人所認可,也是一件不完美的事情。多年以後當你為人父母的時候,希望你可以以更加包容和理解的姿態對待你的兒女。

2樓:人間值得

站在谷底的人,頭上這片天就是全部藍天,走在路上的人,腳下這條路就是唯一歸途,住在山邊的人,面前這座山就是心中大山。住在海邊的人,這片海就是永恆的海

你要走出深谷,去看看山,去看看海。你就是答案!

3樓:我想靜靜

希望孩子生活安逸,有錢途,是大多數父母的願望。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很多人都在努力的過好每一天。

不知道你的理想是什麼職業?你可以和父母談談你的職業理想。你喜歡讀書學習就去努力,愛學習是好事!

希望你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4樓:白瓷阿夏

按照自己的心意來,多讀書,父母如果總是如此就盡量遠離吧,過年的時候回來就行。

如果題主很看重親情,很愛自己的父母,可以試著去溫和耐心地溝通,把你的想法現狀和規劃告訴給他們。如果失敗了,那就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吧,學些場面話打哈哈就夠了。

5樓:吾師子任

堅持自己的路,你的路是正確的,也是為自己負責的。

許多人的一生,遵循愚昧的祖輩,亦步亦趨,以至於他們也終究變成了愚昧而平庸的凡人,亦或者他們本就沒有堅持自己道路的勇氣。

愚者追求的只是毫無意義的虛榮與勢利,他們從來沒有真正的理智。

我們所處的是乙個大變革的時代,一切都在變,變得飛快。一切舊的文憑出身,除了尚且能矇騙無知民眾,實質已經一點價值都不剩。

對自己負責,才是真正對父母負責。

愚孝不可取。

如何看待與對待父母認為「大的就該讓著小的」,觀念?

Saulicia 如果可以,我還是希望是禮讓是雙向的。大的讓小的,小的也會讓大的。但是在我家,經常是小的要讓著大的,因為觀念是他比你大,你要尊敬他!但是我個人看法是如果有做錯的地方就是要指出,為什麼小的就不能指出和說出大的的問題,難道作為小的,說的話就一定是錯的?就沒有指出大的錯的錯誤的資格? 讓不...

怎樣中和讀書的功利性與讀書的修身教化作用,二者的度如何保持,此消彼長會有什麼益處或害處?

Eidosper 你題目中的描述對中庸有誤解,雖然你自稱不是折中,但實際上就是折中。功利主義這點,你見過孔子哪句話說要功利了?老子還說功成不居,可以說是比較反對功利主義了。功利主義帶來努力,而努力本身就是因緣不具足強要。世人多以為偷天佔便宜,實際上仍是難逃因果。強行索取,馬桶猝死,以自身為代價支付了...

如何改變讀書時,功利性的心態?

子期 功利也不一定是貶義詞,人做很多事情都是帶有功利性質的。沒有目的性,人如何成長。即便是沉醉於某件事中,其最終目的還是要把事情做好。即便是放下了功利和目的,本身無目的,無功利也是一種目的和功利性。所以,帶和不帶功利和目的,有什麼區別呢。讀書想讀就讀,不讀拉倒。還沒有把書本開啟,不要考慮什麼功利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