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數學教材是你深惡痛絕 絕不推薦的?

時間 2021-05-10 08:45:33

1樓:

柯斯特利金的《代數學引論》在中國大陸有4套「漢化版」,我深惡痛絕!!!

藍以中《高等代數簡明教程》.

丘維聲《高等代數》

張英伯《代數學基礎》

席南華《基礎代數》

其中,最無恥的是席南華。其《基礎代數》打著「作者感到有一本更符合漢語讀者的書對學生的學習是有益的」,赤裸裸抄襲柯斯特利金。序言裡,席院士如此描述自己恬不知恥的抄襲行為:

本書基本上沿用了《代數學引論》的框架和內容,只是在表述和細節上(希望)更符合漢語讀者的習慣,有些地方的處理也和原教材不一樣,同時,貫穿內容的觀點也時有不同的地方,習題的安排上也有較大的差別。

沿用了框架無所謂,內容也能沿用?

表述和細節上覆合漢語讀者的習慣,這不是翻譯幹的活?翻譯能掛名編著?

有些地方的處理也和原教材不一樣,怎麼不一樣呢?下文也交代了,又參考(抄)了一大堆國內外著名的代數教材和他們的書後習題。

2樓:Mr.Leung

這是…數學教材嗎?

兩個最不能忍的地方:模擬並集的方法證明笛卡爾集情形「顯然」,上下連續方向反了

it』s not good, it』s not even bad

3樓:獨白

點名嫌棄我們學院規定的實變教材實變函式論與泛函分析上冊曹廣福第三版

課後習題雖說會有幾道不錯的但大部分簡單無腦一眼套路沒有新意它們卻是老師布置作業的寵兒

對了順便一說我們學校南方中等985 學風輕鬆還有食堂挺好吃的

4樓:阿甘左與盧克西

蘭州大學郭聿琦寫的任何代數書,絕不推薦。開頭就是本書不適合自學,要寫的晦澀難懂,而且結構混亂,思路不清。除了證明都是正確和嚴謹的,一點思想都沒有,鬼知道這老頭是咋想的,建議直接丘維聲。

還有吉公尺多維奇,咱也不知道是幹嘛的,大量的計算,要是用來備考,似乎考試不考。用來學思想,好像都是算。還是卓里奇,Stain吧。

5樓:Fearless

也許本回答適應於申請數學的人吧。

普林斯頓微積分讀本是我見過的一元微積分講得最難以入門的。全篇只有附錄裡有證明,其他連乙個證明好像都沒有。作者似乎根本就沒打算讓讀者理解這些定理。

微積分入門代表至少懂 定義。不懂的最多叫微積分科普。

最搞笑的是,對鏈式法則的證明還是錯誤的

錯誤在於,對於此等反例:中間函式為分段函式, ,

中 在 時明明可以取到很多實數,可是它只證明 (其中 怎麼樣也無法是乙個連續的集合),卻沒有證明

錯誤敘述完畢

6樓:陌染

7樓:張曉宇

作為學渣,我是工作好久以後才把微積分和線代真正整明白的。

按照我的想法,工科數學入門書,就應該把微積分和線代一塊寫了。上來先講清楚矩陣的幾何意義,指明矩陣每一列都是變換過的基向量。再從導數定義出發,闡明導數不僅是斜率,而且還是是線性變換。

這樣把偏微分當基向量,利用矩陣的幾何直觀,直接寫出雅克比矩陣。

然後回過頭講行列式幾何上是空間縮放倍率,再用雅克比行列式推導微分變換和微元縮放之類。這樣才算真正搞清楚微分,之後積分就很簡單,就是舉例子,什麼曲線曲面標量場向量場都來一遍。接著趁熱打鐵,講場的梯度散度旋度,完了順手列出電磁場方程,然後開始講微分方程。

直接點出微分運算元也是線性變換,再闡明矩陣的特徵向量和特徵值的幾何意義:「旋轉軸」和軸上的縮放。從而揭示解微分方程的幾何意義,再對微分方程做適度展開,推導出電磁場方程的解。

然後再接再厲,藉著微分運算元是線性變換的概念,把函式就是向量這一點講講,從而引入希爾伯特空間。接著先講施密特正交化從三維到n維的推廣,然後講定義內積就是定義空間,最後利用正交化構造各種各樣的正交基函式,比如傅利葉啊勒讓德啊,以這些工科數學工具收尾。

這樣用線性變換一條線就穿起工科數學了,而且全程強調了幾何意義。數學書為啥不能這麼寫,哎。

8樓:人類家長

不同於知乎很多答主,作為乙個能力較為一般的學數學的人,本人評價數學教材乙個很大方面就是看有沒有配套的習題解答。沒有對應習題解答的書,恕我直言都不算特別適合第一遍學習用的書,不管他內容如何深刻,想法如何新穎。大部分人都需要一定的練習反饋來對數學公式、定理達到乙個比較好的理解程度。

9樓:

知乎上有些人真是誤人子弟,害人不淺。不少無可替代的重要教材被某些鍵盤俠貶的一文不值,希望想認真做學術的人不要被知乎上這些書評大師迷惑了,一定要好好諮詢自己的導師/教授,千萬不可聽信知乎上的高階民科言論!

10樓:

之前的回答帶有攻擊性仇恨性情緒, 感覺很不妥, 所以修改了. 我在這個回答裡推薦了一些書.

有哪些不錯的數學、物理書籍推薦?

不推薦的巨集觀原因, 一是我自學時感覺效果很不好, 二是它們被廣泛宣傳但其實有好得多的替代品. 具體原因我現在也不願意展開來說了. 對於正在學或已經學過了解過的人來說, 粗略比較一下我推薦的和不推薦的書, 我想就能察覺到.

但這種操作對於完全不了解或了解很少的新人來說很難辦. 我從這些書為什麼被推薦來考慮, 認為這更傾向於網路社群傳播學的問題.

線性代數: 柯斯特利金和席南華的代數. Linear Algebra Done Right

數學分析: 卓里奇; Amann 第二卷; J. J. Duistermaat & J. A. C. Kolk

實分析: Folland; Rudin; Dietmar A. Salamon; Amann 第三卷

微分流形: John M. Lee

抽象代數: 李文威; Rotman (Advanced Modern Algebra)

ODE: Gerald Teschl

另外, 在前置知識不夠的情況下, 想要嚴格又自然地講清楚復分析的某些 topic, ODE, PDE, 古典微分幾何, 體驗通常會很差.

11樓:皮皮桌

看見好多人說張恭慶的泛函分析不好,但是泛函分析其實是應用最廣泛的。張這個書介紹了如何使用希爾伯特空間以及譜理論研究橢圓方程。這是很多書很難做到的。

尤其是那種形式的片面的看待數學的人。個人認為有這些內容是更好的

12樓:解析函式

Hatcher,代數拓撲和VBKT都包括在內。

雖然我很感激Hatcher老先生把自己的創作免費發布在網上,雖然我認識的人裡不乏他的書的擁躉(比如給我們上代數拓撲課的Postdoc),但對於我來說Hatcher的書真是爛書,原因有以下幾點:

證明寫得不清不楚,經常依賴於幾何直觀,但是全是老先生他自己的幾何直觀。與其形成鮮明對比的是,May寫得極concise,一些證明只有sketch,然而非常令人信服。

詳略不當,該多花些筆墨去寫的東西不去寫,到後面長篇大論把人繞過去。比如說你寫公理化上同調理論之前把範疇嚴格地引入進來不好嗎?

邏輯結構神奇,經常出現的情況:需要用到的定理在114514頁之前,且中間插進來的東西完全沒必要放在那裡。更有甚者把定理陳述一遍之後跑去幹別的,過了114514頁再來證明。

還有一點我深惡痛絕,一些重要的結論偏偏要塞進長篇大論的正文裡,堅決不放Theorem或者Proposition,結果打死我也找不到。老先生您不知道有些人看書喜歡跳著看嗎?

總之我感覺,Hatcher的書就像是給工科生寫的大厚本微積分教材一樣,話多且不清楚。

13樓:Trueman

北大的黃皮系列本科生教材。可以從中看出什麼叫祖傳PPt式的敷衍。

推薦:復旦的綠皮系列。從中可以看出什麼叫祖傳的精緻。

如果你發現自己怎麼也學不會某一門課,不要懷疑自己的能力,絕對是教材的問題。

有哪些物理教材是你深惡痛絕 絕不推薦的?

絕對是馬中騏的群論。還有寫的比這令人困惑的教材?看到乙個評價,很合理,這本書東一耙子西一掃帚說著對的話放在一起,如果你不懂這個東西基本是不會看懂,只會覺得困惑,估計學懂了也就能看懂了,我tm都學懂了要你有何用?沒有展示這個學科的美妙,沒解釋清楚概念和問題,只讓人覺得很 trivial, Tsunam...

有哪些化學教材是你深惡痛絕 絕不推薦的?

樑子說 我只說好用的。有機化學兩大本 刑其毅 物理化學兩大本 傅獻彩 結構化學基礎周公度。無機化學,分析化學 我沒發現哪個好用。這兩科我也沒學好。 Schild 初高中化學教材,點名人教版 個人覺得人教版的教材對於化學入門來說,有些過於混亂了,知識點也有些零散。對於許多化學沒有天賦的人來說,化學成績...

有哪些語言學教材是你深惡痛絕 絕不推薦的?

Ericawuning 此處就不得不提到英語語言學經典教程 北大優秀教材的 語言學概論 了。一句話概括大概就是 胡老爺子組了乙個大佬天團寫的一本語言學大雜燴。基本上就是各種概念給你扔出來,自己慢慢悟吧我把它歸於語言學入門新手勸退書然很多學校還把它當課程教材,結果就是 大家都不來玩語言學了,哭唧唧 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