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人能當父母?

時間 2021-05-05 19:08:11

1樓:笨笨

不論是早生還是晚育,有愛的家庭才能出來健康優秀的孩子,父母互相包容體貼,孩子自然不會差。孩子就是父母的縮影,父母怎麼做孩子都會默默記住的,有父母都在但天天打錘罵架的家庭,也有父母雖然分開但都會盡最大努力去愛孩子的。我覺得父母在不在一起,年齡都不是重要的,重點是父母本身是否是有愛的人

2樓:

生理健全,這是基礎,有一點小錢,至少普通意外可以應付,失業一年不至於到處借錢,其實不用太完美,接受自己不完美也接受孩子不完美,比如有時候買不起什麼就大方承認買不起,不會說孩子不懂事,孩子學習一般,那也是正常遺傳,不會特別焦躁,有什麼事一家人可以好好交流一起解決,差不多這樣吧

3樓:Chinarose2009

我是乙個老母親,老阿姨,回頭看我自己當媽媽的歷程,我誠惶誠恐(現在依然)

有完整的成熟的自我的人,具備當父母的能力和條件,父母這個「職業」,太挑戰了,大部分人扛不住硬扛

4樓:永葆歡顏

先把自己活明白吧,雖然這種人少之又少。就算自己活不明白也要承認孩子的靈性,別去磨滅孩子的天生靈性。如果以上都做不到,孩子就悲劇了,而這種悲劇最後都會變成乙個家庭的悲劇。

5樓:中九流

這確實是乙個問題。但是把這個問題過分強調又有點杞人憂天。

確實有的人不懂教育孩子,但是懂的人又懂多少呢?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可能有預先準備好的教育方案。

就好像買彩票,研究一輩子的人未必就中頭獎。生瓜蛋,隨便買幾注就中頭獎的例子也有。

就好像說:隋文帝吧,自己有學識吧,而且請的必定都是名師吧,懂教育吧。

最後教出來乙個隋煬帝來。

比如說:朱元璋的父親朱世珍。

底層農民,沒啥文化吧,談不上懂教育吧,自己早早就死掉了,更談不上教育了

最後朱元璋成了明太祖。

所以父母不懂教育孩子是問題,父母「懂」教育孩子也是問題。

因為每個孩子的獨特性,教育不可能一成不變。每個父母都是在不斷教育孩子中學會更適合的教育方法,親子之間不斷相互學習成長的。

6樓:愛一把糖

生育能力,就能做父母。做好父母,身心都是成年狀態,有經濟基礎,有愛有責任感,終身成長。與孩子同進步。不自以為是的專橫,自信謙卑。真誠無價值,智慧型隱身作則。

7樓:大扁叔叔

楊德昌導演的《海灘的一天》裡女主角有一段台詞:

「有人說,我們的問題是我們沒有孩子,可是我不覺得,因為,如果我都沒有辦法告訴自己生命是有把握的幸福,我怎麼可以對另外乙個生命說,只要你來,我就可以給你幸福。」

大概就是在堅信自己的生命是有把握的幸福之後吧!

8樓:滿眼風光北固樓

我以前覺得做父母要有很多條件,首先要情緒穩定,要有足夠的物質基礎,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要這要那,可是,現在又覺得,都是第一次做父母,他們也只能在做父母的時候慢慢學習。

9樓:生命成色

我覺得爸爸愛媽媽的家庭才能教出好孩子。

小孩子都是能感受到周圍的愛的,當爸爸愛媽媽,他也就知道什麼是愛。

當父母偏執,爭吵多,他也就容易竭斯底里。

10樓:annl

生孩子是本能……任何人都可以做父母。

說句不好聽,等級平衡吧,如果每個人都是精英那就沒警察什麼事了……

所以不能因為社會事件而恐怖,不生了,覺得自己教不好。因為一般有這個覺悟的人,也會帶有一點責任感的。

11樓:龍帥

這玩意,雖然我整天吐槽我爹媽不靠譜,但是我也對自己能不能成為靠譜的爹媽懷有大大的問號。

可能我這個人思維有問題,這個問題可以用問題來回答問題

那,什麼叫靠譜?

隔壁老王看你養幼崽很靠譜,你就靠譜了?

你的幼崽看你很靠譜,你就靠譜了?

自己覺得自己靠譜,你就靠譜了?

亦或是,國家出個靠譜爹媽資格考試,你考及格了,就靠譜了?

非讓我乙個大齡未婚未育人士來回答這個問題,可能就是

能坦然接受,孩子沒有成長為自己期望的樣子

能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換句話說,我期望中的父母是,不要試圖讓我活成他們期望的樣子。

能夠放棄一種理論:我是你爹媽,你就必須聽我的

能夠放棄一種理論:我是為了你好,所以你就聽我的就完事了

能夠放棄一種理論:我是為了你好,所以即使我做錯了,我傷害到了你,你也不許有一句異議

能夠放棄一種理論:我給了你生命,我把你養大,所以我對你做什麼都是理所應當的

誠然,這種想法很不現實,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如果沒有父母的教育,興許會走上歪路,但是我仍然覺得,是教育,不是掌控,孩子與父母之間不應該是服從,至少在我看來,如果我爹媽能夠安靜的聽我說完,能夠保持一種「我覺得你做的不對,但是我能聽你說完;你可以做你認為對的事情,但是我仍然保持反對意見,並且我不會為你的決定買單」的態度

真的,別人不敢保證,很多情況下,如果我爸媽能夠聽我說完,不要忙著否定我,批評我,歇斯底里的發脾氣,事情不會到如今這一步。

是,不會表達不是你們的錯,那,就是我的錯了嗎?

12樓:

改一下,什麼樣的人配當父母。should和can差距很大的,是個人都能當,又不是每個人都配當。養兒防老的想法已經不適用了,如果你是熱愛生活,覺得撫養乙個生命並和它一起成長是一種享受的,你合格了。

13樓:一塊紅布

孩子出了問題,那是父母出了問題,像這種敢用跳樓來威脅父母的,多半從小也是一鬧子乙個準,慢慢哭鬧沒有用,就演變到用更極端的方式,我自己覺得教育孩子最難的不是教育,是父母本身的三觀,行為舉止,溺愛,沒有原則,高質量的陪伴太少,大多數父母看著都是在陪著,其實孩子和父母都是各看各的手機。你越順從孩子你會發現孩子得寸進尺,這種長大孩子就是窩裡橫,外面什麼本事也沒有,甚至連生活自理能力都沒有,但在強力壓力下,打擊痛斥下的孩子要不很懦弱,要不就很叛逆,得想我那個度,有原則下的愛養,你想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得先是那樣的人,你的一言一行都在孩子的眼裡。

14樓:ada

什麼樣的人都可以當父母。只要你願意承擔責任,有愛心和耐心,就是合格的父母。你看見的那些,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

作為父母,教會孩子有責任心是非常重要的。

15樓:魯丫

動物界有老虎獅子豹子,也有蒼蠅老鼠蟑螂,都活得挺好。

人類看起來長得都一樣,其實也是有獅子老鼠之分的。看起來使用的語言文字都一樣,其實也是不通的,互相看不懂。

所以大家對好父母和好孩子的定義也不一樣。

上帝讓人類成年就能生孩子,世界才這麼多姿多彩。按自己能做到的盡力就好。

16樓:雁魚小姐姐

避孕失敗的人,都能當上父母。

越窮越蠢的人,更容易,也更熱衷於當父母,因為他們的人生沒什麼成就,只有養倆孩子出來,沒事罵兩句打兩下出出氣,才覺得自己的人生有價值,有存在感。

越是高知的人,越悲天憫人,可能越不會選擇做父母,因為他們明白,為人父母是乙份多大的責任。

做父母不需要資格證,也是「人生無常」的乙個表現:你沒辦法規定什麼人能做,什麼人不能做,這是「人權」的一部分,是生而為人的一種天然繁殖權。

就像國內的九年義務教育一樣,是個人就要上學,但是最終能不能取得好成績,能不能考上大學,就各人各命了。

17樓:默然說話

題主在混淆兩個概念,父母和好父母。

什麼樣的人可以當父母?只要具備生育能力並且願意成為父母的就可以,因為生育權是法律規定的人的生物自然權力。沒有人能隨意找個藉口就剝奪別人的生育權力,即使在最黑暗的年代,也沒有,因為任何一種生物其實在潛意識裡都知道,如果剝奪了生育權,就會造成生物的自我毀滅。

而好父母肯定會劃出標準,但是這個標準卻是非常難以制定和爭議很大的。因為好是沒有統一標準的。

站在不同的階級,不同的歷史背景,不同的學科,「好」都有不同的標準,而這也是為何父母是不需要考試的原因,標準太多,無法量化。

最後,說回地球這個生物圈,站在自然的角度,其實根本就沒有好與壞,生存才是唯一標準,能活下來,在生物圈有一席之地就是好,而生物圈變化無常,所以好也是變化無常,而生物圈要想不滅絕必須進化,而進化本來就是隨機的,所以需要大數量的「撞大運」。

站在這個角度,你來搞個考試,考不過的就不准生孩子,99.99999%的可能性就把人搞滅絕了。

18樓:梧桐境

其實當父母和做人一樣,需要終身學習的,每一天,每一年,每一件事都是父母的考題,也是人生的考題。

我們從出生開始就是在乙個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考試中!

父母沒有上崗證就直接上崗了,可是如果想要做好,就要我們不斷的學習,跟前輩學習,跟教育家學習,跟老師學習,跟孩子學習。

所有人的遇見是不一樣的,所以經歷也不一樣,學習是一方面,關鍵還是要摸索,要溝通,找到適合自己,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式!

父母終其一生想要的,無非就是把愛給孩子,自從有了「父母」這個角色,就把自己還是乙個「人」這件事忘記了!就像《三十而已》中的顧佳說的「從產房出來,我發現顧佳死了,活下來的是許子言的媽媽!」

所以成為父母之前,我們學習,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讓自己有更好的生活。成為父母之後,我們學習,努力工作,是為了孩子將來能有更好的生活,雖然沒有考試,可是我們自己把自己終結了!將來活著的只是一位父親或者一位母親。

我們有了新的使命和新的征程,我們披荊斬棘只是為了這個新的生命有更廣闊的天地!

也許我們能力有限,也許我們不夠努力,可是我們再也沒有為了自己而開心,而哭泣!

有人說,『何必呢?你可以為自己,幹嘛活的那麼辛苦呢?』

我想說,也許我們就是上帝派來守護你們的人,生下來就再也放不下了。使命完成的時候也許就是考試結束的時候!

我們的考試沒有畢業證,只有死亡證明!

19樓:墨色灰

首先,要當好父母,很難。

這要看2個人的原生家庭,無論原生家庭是不是很理想,孩子的童年階段多多少少都會受到爺爺奶奶那一輩的影響。

當今社會孩子初時的陪伴大多都是老一輩,當然也有父母陪在身邊的。

無論哪樣,身邊人的為人處事,一舉一動都在時刻影響著。

三歲看八十,這是初時第乙個孩子人格開始萌生的階段。影響很大。

其次,如果2個人對未來沒有規劃,處理不好自己的情緒,做事考慮的不全面,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限,為人處事又不是很圓滑,那麼不對孩子發脾氣是很難的。

這樣的話孩子面臨的問題會隨之增加,他的三觀會遭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和改變。

並且陪伴的多少影響他成年以後的性格,家教的問題,如果2個人都以為人師表,以己律人,以身作則的態度去生活,那麼這孩子就會是他們最完美的詮釋人。

再者,生活的壓力會隨著多方面的因素而逐步增加,心理承受能力必須要強。如果生活沒有把人逼的成熟,那麼乙個人的崩潰,會造成一家人的絕望。

實際上好不好很難定義,只要孩子覺得幸福快樂就好,其他人的看法不重要。

孩子是2個人探索生命的旅程,每個人都想把它走得完美,關鍵是如何去走,都在摸索。

所以有所準備和計畫的旅程,處事不驚和意外面前有應變能力的,事過之後不隨意糾結而總結的,樂於發現生活中美好的,這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狀態。

請問什麼樣的人適合當醫生

1,出生於30歲之前不用花1秒鐘時間思考錢的家庭。2,智力中上,不要頂尖。3,除了醫學,沒有其他興趣愛好。4,對個人生活沒有任何追求,生活質量降到0也無所謂。不需要假期。5,具備一定的格鬥能力。 聰明,但不是太聰明的人。從業到現在,各種各樣的醫生都遇到過。有符合大眾想象的 醫德高尚 的大醫生,也有為...

什麼樣的人最適合當律師?

張兆芳律師 什麼樣的人適合做律師?我說說我自己。自認為記憶裡非凡,法庭上誰說了什麼,我幾乎可以一字不漏地複述下來 碰到案件的時候,能準確地抓住重點,一擊即破 什麼檔案放在哪,閉著眼睛都能摸到。在工作中我確實是一絲不苟 兢兢業業,而且對於工作上面的事情絕對是全身心的付出。但是在生活中,記憶力非凡的我就...

什麼樣的人能被稱作聖賢?

moriman 首先要知道什麼是聖賢 在儒學的王道信仰之中,生命的境界被分為聖人 賢人 君子 士人 庸人。聖賢即是聖人與賢人的合稱,指品德高尚,有超凡才智的人。通常是指被認為實踐了儒學生命價值觀的貢獻歷史和社會的人物。從官方的角度來說,能被稱得上是聖賢的人,多少跟儒學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