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你對數學或物理失去興趣的?

時間 2021-05-08 08:59:15

1樓:子賈

對物理一直保持巨大的興趣。

自從學了量子力學,我特麼就特別討厭數學。

我是要學解決問題的,我特麼不想做計算!然後,還一大堆計算,群論場論各種算,我是真生氣。

2樓:這個名字挺好

物理嘛從我高一選課學電學連公式都理解不了的時候 …無緣拜拜了您嘞!

3樓:都卜勒效應

分流選專業的時候。也不能說失去興趣了,是發現自己真的不合適。

上海某211社會盲流,最後大一專業分流去了計算機。倒也沒有對數學失去興趣,現在還有離散數學,概率論這樣的數學相關課程,但是深刻的意識到自己和這兩門學科是真的沒什麼緣分了。

從小確實一直對數學和物理都很有興趣,但是現在回頭看看才覺得,喜歡的僅僅是計算,而不是數學和物理。或者是其實是喜歡的,只是沒這個智商罷了。大一修高數的時候,說實話單純的求導和積分運算並沒有什麼難度,解題也比較有成就感,但是證明對我來說確實是非常頭疼。

雖然微積分最後是滿績過的,但是自己心裡清楚,其實真正對概念的理解和應用,還有數理證明對能力,也就到這裡為止了。線代也更是證明這一點,這也是第一門讓我如此頭疼的數學相關的課程。

這一整年中,我一直以為自己一定會填乙個數學系,一整個學年也是按照要學數學的進度去打算的,直到一年過去了,我看看那本沒做出幾題的數分,最後還是填了計算機。(因為大一一整年排名比較高所以第一志願是哪就去哪這一點還是蠻驕傲的)總結來說,真的不是沒興趣了,只是不合適罷了,不是誰都有這個天賦。不是說計算機簡單,有的時候我現在的專業只是會更卷,但是至少我這樣的平庸的人在這條路上也能混口飯吃,你不需要天資出眾也可以活下去,真的學了數學,我不知道我還有沒有能力和信心,去和那群人競爭,我想應該是沒有的。

4樓:芝麻紅糖鍋盔

失去興趣可能是因為經常做錯題,受挫。要知道征服了一道難題帶來的喜悅感、成功感是無法描述的,只會讓你越來越有興趣。

而做題不順利並不一定代表你公式記不住,知識沒學會,可能是因為你對題目描述的場景不清楚,想象不出來運動的現象,自然無法套用公式求解。

我們之前對高

二、高三的同學做過一次調查。

認為影響自己物理解題的主要因素主要是什麼?選項比例

1、分析遺漏物體物件

38%2、想象不清楚運動場景

45%3、不知道該運用哪個定律求解

31%4、公式記不住

11%5、計算出錯

36%6、其他

2%我們可以看到類似問題的學生還是很多的。

我這邊推薦一種「看見」的學習方式,能夠把文字題目還原成動態場景,模擬真實現象,能夠幫助你理解題目,迅速尋找下手解題之道,直接提高考試分數。

芝麻紅糖鍋盔:物理學霸絕不會告訴你的提分秘密!

5樓:羨之如夢

我本人也是不喜歡這兩科(更喜歡工商科),但高考卻是這兩科提的分,更難受的是大學錄取我的是數學系(也許是有緣吧),只能硬著頭皮學,不過如果勤快一點,還是能跟得上。

6樓:Clever Punk

數學:其實並不反感做題,再難的題都能看答案看得懂,一到證明,證明,證明。一杯茶一包煙,一道證明想一天。

物理:我是學土木的,當結構力或者土力學用到有限元分析的時候,考慮各種邊界條件的時候(也就是用數學用得多的時候)想退學。

7樓:

我一直認為物理是對於世界的建模,有了物理理論,我們可以用數學語言去描述世界

在學習經典力學,電磁學,熱力學,甚至基礎的量子物理的時候,所有的理論都是符合我的直覺的

但學了更多的熱統和量子之後,有些理論太過抽象,我開始很難把乙個概念想象出來...然後就逐漸失去了興趣轉行了

8樓:常樂

大學學物理後,理論力學難到懷疑人生,現在正在努力不掛科。不過物理還是很很有意思的,有四大神獸(芝諾龜拉普拉斯獸薛丁格的貓麥克斯韋妖)學到天體物理還能對宇宙有個大致的了解,黑洞是怎樣形成的之類的。

對數學還好,一直都挺喜歡的,主要沒感覺到數學很難(可能一直沒有深入的去了解數學)。

學數學物理不僅僅可以學到知識,還能很好的鍛鍊自己的思維和邏輯能力。學數學物理的人大多都有乙個這樣的想法——能把數學物理學好的人再去學其他的東西都不會很費力,學物理的人在這方面更明顯一點。其實就是把思維邏輯鍛鍊出來的,再學其他的東西就不是特別的困難(當然說的並不是所有)。

9樓:qwertry

我還是對數學物理有興趣的。

為什麼會有很多人懼怕數學我倒是覺得可以說說。

第一部分人是真不敢興趣,看見就難受那也沒辦法,只能期待中學趕緊畢業考乙個不需要數學的專業,所以其他科目要發力了,加油吧

第二部分呢其實是場外因素造成的,可能是小學時某位老師的陰影,又或者是自身並不是太適合現有的數學教育體系。這個我覺得還是擺正心態吧,畢竟數學退出高考的實現還是比較渺茫的,而且你自己本身也是真的不是那麼討厭數學本身只是對教授者或者教授方式反感。

如果可能的話可以試試自學,現在資料那麼多,全國各地的老師你都可以試著聽他們講講,換換風格。

第三部分是對數學本身有所質疑,不知道為什麼要xyz三角矩形的的來回折騰。這種情況我建議讀一些課外讀物,比如吳軍數學之美這類,看看數學和當今社會發展的緊密關係,看看你童年科學家夢想離開數學是不是可以。

最後我想說其實對數學物理有沒有興趣都沒有關係,但是來人世一遭和我們人類這個群體最為精華的思想成果擦肩而過還是比較遺憾的。

10樓:simona

最早產生興趣還是因為帶來的成就感,攻克一道難題,破解乙個快捷的方法,包括帶來的學習成績、知識量、解析能力對周圍同學的碾壓,於是就有了正反饋,認為自己是擅長於此,而且做這個事情自己也有愉悅感。

之後,隨著碰到的對手越來越多,領略的知識面越來越寬、難題越來越難攻克,尤其當自己用盡全力之後仍一籌莫展,發現旁邊的同學只要看一眼就告訴了你答案,那種被按在地上摩擦的次數多了後,就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最後就變成了逐漸失去興趣。

總結一下,如果對一件事情總是無法獲得成就感,獲得滿足感,所謂的興趣那就是假的。

11樓:Aalculus

失去了興趣也要學,

我是個物理系的渣渣,高等數學,和線性代數還好,但是數學物理方法這本書確實讓我有點失去了興趣

其實也還好,呵,呵

12樓:咩也都知

我覺得你對一件事物失去你的興趣並不是一瞬間的,正如癌症一般,它是原癌基因癌變,抑癌基因的失控造成的。

把對數學失去興趣比作癌症的話,你的原癌基因就是你的學習成績,大部分人都會在自己優秀的科目上花更多的時間。

為什麼呢?——因為人在某方面的成就要高於身邊的大部分人時,他能從中獲得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會反過來催化你對它的興趣,形成了乙個良好的正向迴圈。

正如前面所說的,你的原癌基因沒有出現癌變的話,就不會導致癌症(對數學失去興趣)的發生。

倘若,你的原癌基因(成績)上出了問題,不要緊,這時候還有你的抑癌基因(老師),你的抑癌基因在發現原癌基因出了問題的時候 ,會找你談話,聊聊人生什麼的,在思想上讓你意識到學習是你自己的,你不學沒人能幫你啊.. balabala

如果你的抑癌基因(老師)和你的原癌基因(成績)都發生了異常的時候,你還有你的基因(興趣)。

我們都知道基因是可以轉錄翻譯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但是,你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也會反過來影響基因的轉錄和翻譯,甚至會基因突變(失去了興趣的鹼基),那時候就是我們對數學或物理失去興趣的時候。

13樓:Jesus

只能說對於這個問題,我有點發泡和別人有些不同,什麼時候沒有興趣?其一是在發現言語一出,便落其筌,言語本身就是侷限,其二是了解了所有的科學發現,原來就真的只是發現,所有的物理規律永遠都在那裡,你看沒看到,它都還是在那裡

14樓:養生

沒考上數學所的時候,我就意識到自己不適合學太數學的東西了,可能還是悟性不夠吧,也努力了很多,考完最後一門就知道滑了。

後面莫名其妙接到國科大數學科學學院調劑,無奈已經擬錄取,可能此生與數學無緣吧。

我考研的時候還想過讀代數……真是大膽啊(;︵;`)

不過還是覺得代數很有意思,但現在自己的事都做不完,早已無法領略代數的美。

但其實轉念一想,前幾天看到一篇把複雜網路嵌入雙曲幾何表示的文章,當時就覺得非常漂亮,一連想了好幾天,哈哈,雖然不能研究理論數學的方向,但偶爾發現數學之美也是一件很舒服的事!

15樓:

應該只有感興趣的,無感的,和討厭數學物理的這三種,沒有已經感興趣的到後來卻不再感興趣的(除非,他把所有問題都研究明白了?),又不是談戀愛(霧)

是什麼讓你對數學或物理感興趣的?

初見大地 這個嘛,我個人來說從小就很喜歡數學,因為感覺語文太繁瑣內容比較多,我比較懶,就喜歡上了數學,比較系統,比較好學。喜歡物理的原因就比較有意思了,到了初中開始學物理,一直到高一我的物理都只能考三十多分。到了高二我突然發現身邊的很可愛的女孩子都喜歡找人講題,而且大多都是問物理題,物理不好的我一下...

你是什麼時候對奢侈品失去興趣的?

36歲之後,對這些東西提不起興趣了。乙個是覺得沒必要,二個是覺得奢侈品也就那樣。相比奢侈品堆出來的漂亮外表,我更在意實用價值。以前有想法給老婆買奢侈品,現在覺得買多為她做點事情更有意義。我們都是內心強大的靈魂,不需要刻意拿奢侈品武裝自己,更需要提公升的是學習能力 變現能力以及綜合影響力,當然一定要買...

你是什麼時候開始對龍族失去興趣的,為什麼?

Aissa陽 即使我已經不會被書裡的故事感動了,但我還是能透過故事看到年輕的自己。看到路明非在電腦裡輸入GG,我想到的是夏天悶熱的教室。看到諾諾讓路明非先進潛水艙逃命,我想到的是黑板上布置的作業。看到楚子航衝過去接住他的女孩,我想到的是和同桌一起傳的小紙條。看到愷撒和暴走族生死對決,我想到的是窗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