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你對數學或物理感興趣的?

時間 2021-05-06 03:22:59

1樓:初見大地

這個嘛,我個人來說從小就很喜歡數學,因為感覺語文太繁瑣內容比較多,我比較懶,就喜歡上了數學,比較系統,比較好學。

喜歡物理的原因就比較有意思了,到了初中開始學物理,一直到高一我的物理都只能考三十多分。到了高二我突然發現身邊的很可愛的女孩子都喜歡找人講題,而且大多都是問物理題,物理不好的我一下子有了動力,為了能有能力給她們講題,花了乙個學期把物理成績從三十分拉到了一百分左右(高中物理滿分110)。

2樓:密斯特遠遠

因為物理好簡單,我幾乎上了大學才好好學物理(上課、寫題啥的)。

天賦吧,我就是對物理的想象得心應手,知識點看一遍就理解。相對的我記東西的能力是比較差的,各種要記憶的知識點我就是記不住。

3樓:霧雨魔理沙

因為不用背書(bushi

因為能結合到現實中拿來裝X(bushi

其實主要是因為這倆經過仔細思考都能得出結論與解答,並且有一種解出答案的喜悅,而那些文科就完全不一樣了

4樓:Louisiana要好好學習

數學是Tylor公式和lagrange公式,物理是天體物理運動那塊,你不覺得很數學真的很奇妙嗎?以前覺得精度到小數點後面那麼多為以前都以為計算機算的而已,沒啥的,結果自己完全可以通過數值模擬,數值逼近,控制精度很快就能到那麼精確

5樓:吹星落雨

首先,動一動筆就能算出一顆行星的軌道,預言電磁波的存在,求出光的折射反射路徑,不是很神奇嗎?

還有,許多數學物理的名詞、符號也聽起來、看起來可簡潔優美:微分運算元、哈密頓運算元、拉普拉斯運算元、動量定理、高斯定理、斯托克斯定理、梯度、散度、旋度、正態分佈、氣態方程、尤拉方程、麥克斯韋方程……(注意押韻)

6樓:棉花糖

初二人很多人問過我這個問題,我都會這麼回答

因為數學美

數學真的很美,不管是阿基公尺德螺旋、數學海螺圖等經典的圖形,還是如 等曲線影象;不管是秩序美、曲線美還是混沌美;不管是代數恒等書中的對稱美還是從簡單的式子推出乙個令人驚嘆的壯觀恒等式的過程美(Vandermonde)。每個人都能從錯綜複雜的曲線平面中找到賞心悅目的那一幅影象;每個人都能從代數的茫茫符號海洋中找出自己覺得壯麗的那乙個公式

附上我最喜歡的一條曲線

7樓:Nuage

也許是因為微分幾何開啟了我對數學的興趣

有了微積分之後似乎所有的函式都變得不再神秘配上解析幾何直接秒殺空間平面那些

就是舒服

後來我有自己試著學其他的分支比如說線代啊復變啊每乙個新的分支就像是新的大門一樣,神秘但有路可尋帶著乙份好奇的心,相信你就能學好數學

8樓:乙隻幸福的悅仔

考完試後,做數學或者物理題會轉移注意力,使自己變得安靜。當然解出來固然開心,也有做不出來的題,但是挺享受安靜的頭腦風暴的時間段

9樓:白白公尺飯君

努力有回報

考試成績比別人好

別說什麼從中獲得樂趣,那是考好之後的事情。

小鎮做題家不配有高雅的情趣,考低了就會被家裡人擺臉色。

10樓:

小時候,數學跟解謎遊戲一樣,早建立的優勢帶來信心,反過來又更加喜歡了

現在就學數學系了,因為學物理時發現理解對我來說挺簡單的,但是看懂數學計算過程太難了。學了一年發現成體系的學習其實蠻有意思的。

11樓:游標卡尺不孤獨

當然是老師啦,我的物理老師超級可愛,而且帥,上物理課從來不無聊,喜歡一門科目,首先要先愛上這門科目的教師,反正我就是這樣的,所以我的物理特別好

12樓:

最初只是小學的單純喜愛,想著數學是我唯一的強勢學科,所以才比較熱愛。

然後初中時看到的一本書,名為《幾何原本》他是我看到的第一部數學著作,這奠基了我對數學幾何的嚴謹美的狂熱追求。認為數學是萬物之源。覺得我之前學的數學根本不算數學,連門檻都沒觸及。

第一次對數學有了乙個較為清晰的認知,於是更加堅定了學數學的目標。接著又看了幾本書,像《九章算術》《希爾伯特幾何基礎》(當初尋思著是「基礎」,所以打算買來學習學習,結果發現幾乎看不下去,這差點讓我放棄了對幾何的學習,咳,不說了,到現在我還沒看完)

到了高中,我又看了《普林斯頓微積分讀本》,這本書只看了前幾章,看到偏微分就差不多快要放棄了。最後我發現,不把高中知識學完是不可能看懂,吃透的。所以我現在只好努力先把高中數學學完,再奮力追趕大數。

畢竟我的夢想是當一名數學家。

最後,我想說,數學其實是乙個非常美麗的語言。要說我喜歡數學的根本原因,還是由於她那嚴謹美吧!

咳,第一次寫。先匿為敬。還是有些羞澀的,如果有錯別字或者語法錯誤,真的非常抱歉,第一次寫。

不過上述的確是我對數學的愛的歷程,還有好多的來不及寫,比如數論。我其實還是比較喜歡數學的解析數論和拓撲幾何,但也只是喜歡,看不懂還是照樣看不懂(苦笑),她們吸引我的地方還是那看似無序實則有序的圖形,還有那顆明珠——素數研究。還是不展開講了,畢竟講了也沒意義(主要是我對她們的了解連皮毛都算不上)。

不過我想我未來是會選數學的,不為別的,只為了信仰!

13樓:dddbula

寫難題寫出來的成就感吧

說真的努力是會上癮的

當你通過努力寫出一到難題的時候你會特別高興所以你就會繼續尋找這種感覺

就會愛上這門學科

14樓:Freeza

主要是因為我偏科啊。我對數學和物理的興趣,是正反饋過多的必然結果。

我能感受到每一門學科各有自身的價值,我曾經也想要全面發展面面俱到,可實力他不允許啊。

我從小學起語文多次不及格,多次倒數第一,高中還參加過語文補考(我們高中有補考),會考得了C,好在高考及格了沒上百。我曾經很努力地去讀了一些名著,讀了青年文摘、讀者之類的雜誌,做了讀書筆記,讀完乙個字也沒記住。閱讀理解永遠答不到點,看了答案也不懂,作文背了模板背了素材,依然是考場上趕時間拼命湊字數。

竭盡了全力,依然比大多數不學習的差生考的還差。所以不可能喜歡語文,這輩子也不可能。

我剛接觸政治歷史的時候,還很有新鮮感,第一次月考非常努力地去複習去背誦,然後雙雙不及格,第二次月考我不服氣繼續更努力地複習,然後得了60和61,然後我服氣了,所以不可能喜歡政治歷史。

地理成績是從高一下學期接觸人文地理開始下滑,很自然而然的就學不會了。

化學生物英語學的還不至於拖後腿。

理科好文科差所有的老師都會認為我不用功,但我在我的弱勢學科上真的盡力了,讀大學之後偏科的情況越發嚴重,其他專業的課本我都讀不懂,只愛看數學物理書,因為好懂。我選擇基礎數學專業是一種必然選擇,對我來說沒有比這更輕鬆的專業了。

偏科其實偏啥都一樣,只是偏數學和物理的人數少一點,所以大家可能不理解。想想為啥會喜歡自己擅長的科目,就好懂了。

我覺得多元智力理論還是挺靠譜的,八邊形戰士才能做到均衡發展。

15樓:Roue

數學和物理確實是我高中的摯愛,每次做這兩科作業是我總是以自信的笑容面對的,做這些題目時會有一種成就感。其實在此之前我並不感興趣,甚至有點討厭這兩科,上了高二後,選了理科(當時我們學校還是文理分科制的),第一次考試並不如願,也正是這次考試意識到了問題,是時候好好學習了,就從弱課下手,數學和物理,我把「數學和物理是我的信仰」寫在了書本的第一頁,這次我是真正的把他們當成了信仰,刻骨銘心的那種,每天翻開書第一頁,都會看一遍,也有好好學習物理和數學的動力了,因為我和未來的自己有個約定,數學和物理是我的信仰,我必須帶著這個信仰去見未來的自己。然後我的數學和物理成績如願以償的有所提公升,之後就越來越喜歡他們了。

16樓:3KG

對數學的興趣全憑一種數感,這種感覺有的人天生就有,有的則是後天培養,我屬於前者,因為實在不知道數學什麼用我的乙個老師開玩笑說:就是買菜時不會被人騙吧.因此數學什麼用不重要,重要在於對某個數學問題的興趣,以及對正確答案的渴求,自然而然就會"費寢忘食"有些誇張,哈哈

17樓:Will

物理解釋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和宇宙浩瀚,你向前走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彩虹的形成是由於不同的光被色散而成,宇宙裡存在著相對靜止的事物,而非絕對。選擇什麼樣的參考係,決定了你的相對速度大小。這點甚至可以有哲學意義,感覺自己弱可能選擇的參考係不適合。

合適的參考係選擇有助於解決問題。

18樓:冰桃罐

就比較有意思呀,可以嘗試去預習自己沒學過的知識,挑感興趣的或者是下學期下下學期的,從簡單的做起,發現真的很有趣,上課緊跟著老師的思路,千萬不要放過提高題思考題,別人都冥思苦想的時候你思路特別清晰,那種感覺真的是超棒。

19樓:吉鳳祥麟

我覺得可能是初中參加了數學和物理的競賽吧,讓我覺得原來不是只有平時那些練過很多遍的題型,然後對於解出難題也有那種慾望(雖然絞盡腦汁,但是想出來的時候特別開心,和同班的數學能力強的男生一塊較勁誰先想出來誰的更巧妙,過程很有趣)

高中為了準備自主招生就繼續參加了學校的數學和物理的競賽班,雖然在一些方面我確實有吃力的地方(可能是我個人能力不足),但是主要還是要看努力和堅持,勤學勤問多練習總歸會明白不少的。

然後就大學,報考的時候自然就偏向數學系啦(因為高中數學老師太絕了太厲害了我特喜歡數學)

20樓:林楊要努力

學校高一下學期分文理科,我在上學期最後一堂考試數學拿了16分,人生巔峰了

現在我高三快高考了,我數學穩居145+年紀前幾,有時候坐第一,別問為什麼怎麼搞的,問就是喜歡

21樓:笑忘書

我覺得萬事開頭難,只要你一開始入門的時候,能夠準確的走進這個世界,在後續的探索學習過程中,你就會不知不覺的投入進去,在掌握相應的知識後,你就會獲得一定的成就感,體會到學習鑽研的樂趣,這些會支撐你走下去

22樓:silly boy

我剛踏入初二時,對物理並不感到興趣,但期中時物理考滿分,我就開始想學物理,然後加上那時,物理老師上課就看著我笑,我就開始喜歡上了物理,認為很有趣。

至於數學呢,是因為每次做最後一道壓軸題時,全年級只有我們幾個做出來了,覺得很有榮譽感,就越學越想學了,就有了興趣,而且每次一上物理和數學就感覺壓力全沒了,很輕鬆

23樓:青羽影韻

遇到簡單的題有那種一眼便明,萬事都在掌握之中的感覺,遇到難題一籌莫展,有挑戰給自己的興奮感。最重要的是,數學或物理最本質上的那種簡潔,普適的美。畢竟物理解釋了物質和能量,而數學解釋了資訊,都能從中窺見一點點宇宙的「天機」

24樓:暮拾

你知道乙個女孩子在一群男孩子裡滔滔不絕的和他們力理據爭時有多麼的驕傲嗎,而他們看不到的是,這一道題我花了多久的功夫才搞懂。

是什麼讓你對數學或物理失去興趣的?

子賈 對物理一直保持巨大的興趣。自從學了量子力學,我特麼就特別討厭數學。我是要學解決問題的,我特麼不想做計算!然後,還一大堆計算,群論場論各種算,我是真生氣。 這個名字挺好 物理嘛從我高一選課學電學連公式都理解不了的時候 無緣拜拜了您嘞! 都卜勒效應 分流選專業的時候。也不能說失去興趣了,是發現自己...

我是醫學生,但是對數學和物理感興趣,除了高中學的,看哪些書或者學哪些課可以讓自己達到乙個入門階段呢?

眼鏡妹 我推薦顧萊納的理論物理學系列教材,和溫伯格系列教材。前者從最最淺顯的向量開始,一路殺到粒子物理學。後者補齊引力理論,宇宙理論的知識。兩套教材在量子場論的知識上都有精彩的呈現。加油,堅持下去 zpeng 我覺得有基本類似科普的書不錯 數學女孩我覺得你可以讀一下。翻譯OK,並且是從高中知識一點點...

對數學感興趣的計算機系女生應該選擇什麼職業方向?

朱繼玉 數學教師 網路安全專家 搜尋引擎 資料探勘 資料庫專員 軟體開發工程師 金融行業,自動交易 還有很多,數學學好了,對將來工作幫助太大了。最重要的是,你可以進入很多別人根本無法進入的高門檻行業,你的同事都是高素質的人。當然,數學不是那麼好學的,無數的人學到一半都轉行做別的去了。數學博士學位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