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型博士和普通規培生相比診斷能力要強嗎?

時間 2021-05-05 17:43:42

1樓:小魚

還是看個人吧,畢竟這個年紀的發展還是靠個人努力,細心工作,博覽文獻,聽取各方經驗,善於總結,不管博士還是規培生,都不會差吧。

2樓:行走的自由意志

暫且把「普通規培」理解成社會化規培好了~專博很多時候很多學校好像只有專碩能考,專碩已經大於等於社會化規培了,專博你說呢?再者,「診斷能力強」這個標籤,實際中用處大嗎?35甚至40歲之前我個人覺得意義不大,35歲之前最重要的多半是就業,就業這一關只要不是特別水,試工太差,基本上都是拼「硬性條件」吧?

第一學歷,最高學歷,「門派」,規培證,文章,性別(別槓,大部分工作大體上肯定是男的比女的有優勢,這未必合理,但是它存在)等等等等。臨床技能?(診斷能力包含在內)其佔比遠遠比不上前面那些吧……更何況大部分醫院都是想招「幹活的」,所以無論內科外科,相對而言絕大多數工作時間會是在病房,「基礎知識」過關能完成「管病人」就好,學歷等硬性條件當然是約高越好,畢竟對醫院來說那是「白撿的」,並不一定是主要需求,住院醫、主治本質上還是「高階流水線工人」,可替代性仍然很強,尤其剛入職,「基礎而全面」就行,不出事兒就好……35或者40歲之後,臨床技能的好壞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你業務上進步的速度,但是就業那一步決定了你在什麼平台,也就間接影響很多東西,就那我們外科佬來說,你神醫妙手,手術技能超群,但是你每天做的是腔鏡手術,鄉鎮醫院沒有腔鏡,你能力的發揮不得大打折扣?

你每天看感冒發燒,別人每天看感冒發燒加疑難雜症,誰的技術進步快?所以個人以為,從功利主義的角度出發,前期最最重要的就是就業,換個詞,平台,所以最應當提高的能力,也是讓自己更容易就業去到好的平台的資本,在最短的時間精力投入下拿到最多的「砝碼」。為什麼專碩吃香?

同樣三年,比學碩多乙個砝碼,多三年機會。以後如果併軌專培,仍然是專博吃香,道理一樣……臨床技能那些,並不是不重要,或許只是「不緊急」,沒必要刻意去提公升,水漲船高,隨著實踐的深入慢慢就上來了~所以,這個問題就成了,「專博根本不用和普通規培生比診斷技能」,根本就沒必要,就和碩士畢業立馬就業的話專碩純虐學碩(別槓,槓就「群體」、「平均」)一樣,學歷也好規培也罷最終都是就業天平上的砝碼而已……同一平台,比臨床技能,比診斷能力,這些才有必要,才有意義。

3樓:畏懼情話

醫學規培生,也就是要經過「2113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5261」的學生。住院4102醫師規範培訓是醫學生1653畢業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培訓臨床高層次醫師,提高醫療質量極為重要。佔據了醫學終生教育的承前(醫學院校基本教育)啟後(繼續醫學教育)的重要地位。

4樓:cherry

如果臨床型博士是真的扎根在臨床按時間來推算,臨床型博士怎麼也比普通規培生在臨床待的時間長,學到的東西應該比普通規培生要多。但是,如果臨床型博士為了畢業,還得忙一大堆實驗,還有導師給的各種雜活,反正就是不是真的扎根幹臨床的臨床博士,那就很難說,我也見過臨床水平厲害的,完全能當住院醫師單獨接診病人管床的規培生。

5樓:

用NBA來打比方,科室主任相當於球隊當家球星,要承擔攻堅,統領全隊。其他正副高相當於球隊二三把手,球星不在,在第二陣容裡承擔責任,是業務骨幹。高年資主治等相當於其他首發或第六人,組織或防守堅兵。

至於臨床型博士,相當於豪門球隊高順位選中(畢竟能招博士的基本上是985或211,算是豪門)打了四五年的替補,是球隊的重要拼圖,以後的希望。普通規培生可能是較低順位的二年級新秀,不排除有能打的,比如吉諾比利,格林,倫納德,但整體上是比不過那些高順位且打了四五年的球員的。

以上僅為個人看法,如有雷同,算我扯蛋。

6樓:

瀉藥,但是有以前的教訓,這種爭議性的問題先匿名。

先說結論:專博當然比規培生強。

專博是哪些?本科-專碩-專博,人家從大四開始就在臨床,碩士3年,加起來起碼5年在臨床上過的,你說大四見習啥都不懂那不算,行,人家有4年在臨床上過的,當然不排除有把專碩當學碩養的科室,但是人家專碩畢業說明乙個問題,人家規培出科考試過了呀。

再說學習能力,專博是博士(待定),規培生有哪些人?踢掉那些學碩學博帶了一堆文章考進來居心不良想留本院的規培生,大多還是本科畢業考的規培或者小醫院的委培生,雖然文憑這玩意不完全靠智商,還要看決心的家裡的條件,但是最終還是反映了乙個人的綜合實力,所以就這一塊來說,專博還是大於規培生。

最後,哪來的勇氣說專博沒規培生強的?不會真有人相信真學問還得看帶專吧?以後我又學會了一句,真臨床還得看我規培,專博就圖一樂。

ps:夾帶一下私貨,司馬WJW,剛剛弄了個什麼規定跨省規培證不通用,跨省就業再規培三年,真就嗯噶韭菜唄?醫保沒錢也不能這麼玩啊,你先碩士擴招,招進來一波專碩,臨床上轉三年沒工資,再來一手跨省規培不通用,人家跨省就業再三年,真就6年白幹活唄?

7樓:討厭熬夜的貓

Emm,怎麼回答呢?打個不怎麼恰當的比喻吧,A公司的總會計師和B公司的會計哪個業務能力強?也許前者強,也許後者強,也許旗鼓相當,博士並不天然代表強者,普通規培也不意味著弱,有不讓科主任放心的博士,也有獨當一面的規培生[手動狗頭]

8樓:

普通規培生和臨床型博士不能比吧!考上臨床型博士的有兩種人:臨床型碩士畢業考臨床型博士,或者科研型碩士+有規培證可以考臨床型博士。

不管怎麼說,規培生的能力僅僅是臨床型博士的前乙個階段就具備的能力了。

9樓:醫道圈圈

我個人認為,如果要比較的話,也是要有前提條件的。

如果兩個人都是好學、細心觀察、善於總結、善於思考的人,但是學歷不同,乙個是臨床型博士,乙個是普通規培生的話,那這兩個人的比較來看,應該是臨床型博士更強一點,畢竟博士的資源更好,接觸的層面更廣,那他就不僅有臨床看病的能力,也有較高的科研能力;

反之,如果普通規培生善於思考、好學、逐漸建立自己的臨床能力,而臨床型博士則只忙於科研,忽略臨床診斷能力,那單單比較臨床診斷能力的話,可能有實戰經驗的普通規培生會略勝一籌;而科研能力,還是臨床型博士更厲害;

以上只是我個人愚見,未必說得對,僅代表自己理解。

10樓:bigxiang

我不是很理解你為啥要提這個問題。我自己的理解是這樣的。

第一,臨床博士也好,普通規培生也好,想要成長為合格醫生都需要大量的臨床實踐,僅靠規培或者賭博的那幾年並不夠,所以大家剛工作的時候也許會有些差異,但幾年後就不好說了。

第二,博士是最高學位了,乙個人能讀到博士至少說明是個智力不錯、有毅力的人,而且還經過了一定程度的科研訓練,綜合能力是強於普通規培生的。(那些不想讀博的先不算)

第三,診斷操作是可以練出來的,不存在什麼學不會的事情,也許有人天賦好學得快,但也不是什麼了不得事情。大醫院畢業留校一般都是看誰發的文章多,很少說誰診斷強就能留校。

第四,臨床診斷經驗需要時間和患者數的積累,不是規培結束或者畢業就完事兒了。以前國企的老工人總喜歡瞧不起新來的大學生,說人家空有理論不會幹活,殊不知有些活幹多了誰都會,而且人家也不見得幹的不好,只是在最初的時候會有些差距,時間長了就那麼回事兒。至於能精進到什麼水平,那看個人天賦和努力程度了。

11樓:實習雜工

非醫學生,在醫學院校讀研。只說我看到的情況。

規培生基本等於醫院廉價勞動力,會有帶教老師,帶教老師一般也就是主治或者副主任醫師,主要解答的是臨床基本的,常見的問題,能負責日常的病房運轉,不出事故就行。

專碩研究生,導師都是主任醫師,在自己領域深耕多年,科研能力和臨床各有側重。除了和規培生一樣在病房裡輪轉,日常還會跟導師出門診,會被抽問各種專業問題;相關的學術交流、專業培訓;科研上會有和其他團隊交流合作的機會;出國放學和合作培養的機會,這些都是規培生沒有的。

所以規培生,臨床經驗不佔優勢,學習機會少非常多,臨床能力的要求不高,在規培醫院的發展天花板幾乎就在地上,所以很多規培生本身是在一些非三甲醫院簽了合同,然後在三甲醫院規培的。

以上只是我所在學校附屬醫院情況

12樓:

強,而且強得多。

名校不太清楚,但就我所在的雙非省醫科大學某附屬醫院,專碩和規培生在第三年都能明顯看出差距,別說博士了。

一般認為規培生沒有科研壓力,應該有更多的時間鑽研臨床。然而現實恰恰相反,研究生都在削尖腦袋的希望多學一點,老師也愛教。至於規培生,醫院拿他們當工人,他們自己也認為自己就該當好工人。

舉例:主任查房提問,搶答的永遠是研究生,科室裡講課,缺席的永遠是規培生。

就這還跟博士比?

13樓:DDDDD

我也是規培的,但凡是乙個老老實實規培並且規培醫院是正經教學醫院的規培學生都問不出這問題,還跟專博比,拜託,跟人家教學醫院本部的長學制碩士都比不了好麼!

14樓:小卡西烏斯

臨床型博士可以是在讀的,畢業進規培的,住院,主治,主任規培裡有本科、碩士、博士

這樣了兩個互相重疊的集合,不知道從那個角度去比較那個比較強這個問題下,就是博士說碩士不行,碩士說博士不行。

15樓:聖育強學生會會長

其實臨床能力與科研能力並不是完全矛盾。不是說這人科研能力強,那麼臨床上診斷能力就差。

沒有對疾病的深刻與專業的認知,怎麼做科研?

能夠寫教課書、出書、修改指南的哪個不是大牛?

16樓:劉言喻

本人專業型碩士,估計也就相當於是個本科出來規培的規培生

師兄一專業型博士,雖然也天天在實驗室倒騰文章做做實驗,但是人家天天晚上跑會診、急診。

我是自認沒有那能力出去跑會診的,說實話要是跟乙個沒上過臨床的學博比診斷能力我還要嘲笑你欺負人。但是跟一專業型博士比,還是算了吧……

17樓:芥末三文魚

我覺得臨床博士經歷了臨床碩士階段,受過嚴格系統的訓練,在博士的二三年經驗會比較豐富。而且比如北醫的臨床博是臨床碩士擇優選拔的,雖然近幾年名額放寬全部轉博,但是通過前幾年的臨床和科研訓練,還是會比規培生要更加熟練一些。

規培生一般一階段三年,前三年的臨床經驗應該來說沒有高年級的臨床博士多。

不過臨床不像是搞科研,幾年就能成長很多。

18樓:追風月影

臨床博和本科規培的比較問題。

emmm.....讓我乙個夾在中間的臨床碩來答好像挺合適哈。

以下僅代表我個人看法。

首先得糾正大眾心裡的兩個誤區。

第一,學歷本身更多代表的是乙個人的科研能力,而不是臨床能力。

臨床本身就是乙個全面複雜的應用學科,確實需要一些基本的知識,前瞻文獻指南之類的東西,可這些東西並不是誰的特權,想查誰都可以查到,並沒有學歷門檻,本科生一樣可以查可以學到,博士生不查不學的話一樣不知道。

真正影響乙個人臨床能力的主要就是臨床經驗的積累,見的越多能力才越強,讀一年書不如實習乙個星期提公升大。

而博士比本科生碩士生強的主要就是科研能力,當然這個科研能力是很綜合的,不僅指科學思維和操作,還包括平台,人脈等等。

第二,各大醫院喜歡招博士也並不是為了提高醫院的臨床能力,而是為了提高科研能力。

你們以為醫院全部的工作就是給人看病,大錯特錯,醫院的工作是「醫教研」,給人看病只是醫院三分之一的任務,教學和科研同樣是醫院的重要任務。

臨床能力大家起點都差不多,剛進醫院的都是萌新,可以慢慢培養,但科研能力沒法由醫院來培養。而且乙個醫院的檔次高低評判也並不在臨床能力上(而且臨床能力這玩意也沒法定標準評判),主要是在科研成就上。所以醫院基本都是在保證臨床能跟進的基礎上盡量多的考慮科研的。

以上,首先得認識到並理解,然後就可以往下談了。

我們從醫院的角度上思考這個問題,就不難理解醫院和應聘者的實際關係:

我來給你提供臨床平台培養你的臨床能力,你來做多多的科研課題幫我們醫院提高競爭力和地位,互惠互利。

而本科規培生的能為醫院提供這種能力嗎?很難,就算這個人很努力,也和博士一樣積極處理科研課題問題,可文章一發出來,人家一看主作者學歷,本科,這文章影響力就跟著打折扣了。

所以作為醫院,肯定更看重博士,也願意為博士們提供更好的資源和平台。本科生很難得到這種資源和平台,除非你有什麼已知的重大成就或者關係真的夠硬。

大醫院現在都很少招本科醫學生了,這幾年我們醫院基本只招博士(啊還好我畢業早),即使招進來可能也不是當醫生,而是當科秘或者幹後勤工作。即使作為醫生招進來,也更多是當工具人用,比如門診開開藥,病房寫寫病例,開會做做ppt等等,除了有點處方權以外,其實就是個秘書。

所以大家可以想象了。

假如乙個本科規培的和乙個臨床博士同時進入一家醫院,大家都是萌新,起點一樣的。臨床能力也差不多。

可是十年之後,兩個人的臨床能力很可能會有一定的差距。

不了解上邊這些情況的人很自然的就會認為是博士生好學所以這樣的,其實不是。

但這也不是絕對的。

比如有一位對我影響很大的老師,其實他只有專科學歷,但這不影響他臨床經驗的積累科研前瞻的跟進和臨床能力的進步,院裡知名度很高,很多博士學歷的同事和主任們都知道他看病水平高推薦人來。

當然了,醫院本身並不重視他,因為他確實不能提供任何科研方面的幫助。

而且以後這種例子會越來越少,原因就是我上邊說的那些情況。

大概就這樣了(ω)

臨床醫學學術型碩士可以考專業型博士嗎?

凡夫俗子 今天來聊一下博士報考的條件和細則。本科到碩士我就不說了。這裡我說一下碩士到博士的報考注意事項。因為碩士分專碩學碩,博士分專博學博,其中博士還分為直博,碩博連讀,考博。所以稍微複雜一點。以下為我們學校專業型博士的報考特殊條件。解析一下,就是你本碩不是臨床的不能報考,沒有四證合一不能報考。這是...

臨床醫學科研型研究生博士生畢業之後如果不做醫生可以從事何種工作?

lee YH 讀博士名額比較短缺,如果你導師沒有博士名額,而且你沒有門路,不要讀科碩,要不然畢業即是失業不是開玩笑的。現在形勢已經是這樣了,三年後更是相當困難。 不知道題主 學姐or學長?現在怎麼樣了,我今年考研,也在擔心學碩就業問題2333 因為不喜歡做臨床醫生,所以考研選擇了學碩,以後也不太想回...

臨床博士畢業,醫院還是藥企?

首選醫院。首先是積累臨床經驗,過了幾年後再考慮留在醫院還是藥企吧。這不是乙個好的做決定的時間點,博士出身卻沒有臨床經驗就去藥企選擇麵很窄的,就做做msl,ma說不定都找不到,很吃虧的。一路從msl到ma到crp太繞彎路了。除非你真的身體不行值不了班或者實在太窮需要快點攢錢買房結婚,否則就再熬幾年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