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把數學競賽變得更有觀賞性?

時間 2021-05-07 08:23:21

1樓:zyt1253679098

強答一波。

隔壁資訊學競賽的 IOI 和 ICPC 可以在比賽時實時提交程式、評測(相當於出分)和看榜。君不見每年 IOI 和 ICPC World-Final 的時候多少場外選手看榜看一天(其實就是不想學習(劃掉))。

也出現過很多名場面(某年好像 thu 勵志翻盤?)。

所以數學競賽能不能也弄出這種實時提交的制度,觀眾不需要看懂怎麼做的題,只需要看榜的變化就行了(大霧)

這不就跟我這種不踢足球也不看足球的人每次世界盃光興致勃勃地看一眼每個隊的分數然後去八卦一樣麼233

2樓:一罐魚

僅代表村民回答一番

請pick我吧,因為無論你怎麼pick乙個(實)數,它100%總是超越數。

我粉絲(分身)多,我是靠粉絲的投票站在這裡的,我不怕。

3樓:

正經的有表演性的競賽,像是樂器類的,舞蹈類的,外行的觀眾基本素養再低,他也能看的出「臥槽,這個手抖得好快」「臥槽,這個跳的好高」。

你整個數學,你想讓觀眾看什麼?「臥槽,這人寫字真醜」?

4樓:dowhile

我諤諤,數學競賽這種純考驗智商的競賽確實很難體現出觀賞性。但OI不一樣,有有趣的題面,而且觀賞性也相對較高(你看lxl5min手切平衡樹就挺有觀賞性的),建議數競向OI學習。

5樓:

我覺得是可以的,但是得改變規則。

數學競賽的美,在於乙個看起來很複雜的題目用很簡單甚至常人能看懂的方式證明/解出。

比賽規則就設定成乙個人答完講完之後,剩下的還做不出就淘汰,講題的人直接晉級。

然後搶答可以選擇交白卷直接講,由於說比寫快更容易淘汰人,但失敗了直接被淘汰。

數學競賽不是比數學知識,而是比數學思維。

6樓:第六天魔王

觀賞性有難度,畢竟……是考試呀,總不能弄個電視節目什麼的,那也太鬼畜了。

但是娛樂性是沒問題的,可以借鑑我們OI圈啊。

給一道數學題新增一些鬼畜、文藝、沙雕、煽情的背景,可以讓枯燥的數學題變得(或許)有趣一些。

當然,這麼做也有欠考慮。OI考的不僅僅是程式設計,還有資訊的提取等等。給出乙個題目背景就能考察這部分能力了。但是數競主要考察的是數學能力,好像不需要那部分能力。

7樓:nekonoir

倒是想過這個問題。

和詩詞大賽那種相當的,只能是速算比賽,數學競賽肯定是幾小時的賽程,觀賞性不強。

1.圍棋比賽能在五套直播,CMO, IMO為啥不能直播?

六小時三道題,全程對選手錄影直播。配上幾個國家級教練講解。

2.IMO金牌和奧運金牌一樣,白宮接見。(美國已經做到了)別的想到再補充

8樓:貴人無樹

不行。因為難度大的數學題花一兩個小時都可能,那這兩個小時你讓觀眾做什麼。觀眾需要視覺驚豔,效果顯著的題目,顯然數學不適合。

而且在台上比賽,站在那,極有可能發揮失常,甚至一道題都想不出來。真正的數學比賽只需要一張卷子,一支筆,足矣。不需要大的舞台,不需要觀眾的讚嘆聲,不需要評委在那指指點點,數學是要做冷板凳的。

而且我實在想不出來數學可以有觀賞性,數學全乾貨,你難度要求一群高中數學都沒弄明白的人去當評委和觀眾?數學對百分之九十的人都是枯燥乏味的,不適合。

9樓:葡萄

小學數學競賽

比一比賽一賽,看誰的速度更快。然後忽然發現前三名長得特別帥,特別可愛。奧數小組合出道。

中學數學競賽

主持人:哇,這個人是清華的苗子。哇,這個人的計算速度太令人驚嘆了。哇,這個人解題帥氣的臉龐簡直太迷人了。

大學數學競賽

分組比賽,想題目需要很久過程的,弄個花絮就好了。題目可以容易的和難的都有。從最簡單的積分,微分方程,然後數學物理方程,然後各種猜想證明等等

10樓:Neptune

觀賞性?

來來來,你告訴我下面哪個圖在不看文字背景的情況下有觀賞性?你可能甚至以為調和分析那張圖來自初中數學。

結合最近的疫情來看,數學建模可能比較有觀賞性,建議去數學建模競賽找去,特別是那種有視覺化結果的。

數學分析

微分幾何

拓撲實分析

調和分析

流體力學

11樓:月明星稀

首先,觀賞競賽,我認為不可取。

數學競賽的初衷,是選拔人才,而不是供人觀賞,它不該是娛樂產業的一部分。

參賽者不該被「觀賞」。最重要的一點是,很多數學競賽的參賽者都是未成年人,這樣做對他們的影響不好。其次,在數學競賽時,參賽者需要集中精力思考題目,根據現場狀況來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而不是在啃筆頭絞盡腦汁地思考賽題時,還要面對成千上萬的觀眾的目光,這在無形之中加大了他們的心理壓力。

誠然,人思考的樣子是最美的,但是將它娛樂化並不可取。

不只是數學競賽,就數學乃至學術而言,學術不是不可以大眾化,但是絕對不能娛樂化,否則學術的嚴謹、學術界的規則將會被破壞,人們也從此失掉了對學術的敬仰、對知識的敬畏。「可遠觀不可褻玩」,要想搞學術,就要認真嚴謹地搞,絕不是以玩世不恭的態度對待。

數學之美,體現在思考的過程。我們常常會為一道題精妙絕倫的證明過程與思路而驚嘆,也為一道題出題者的想法而嘆服。幾何題的圖,有的時候看起來很繁雜,但是分析清楚後就懂得了它的美。

讓人不明所以的代數式,其實換一種等價的寫法就讓人嘆為觀止。

如果說要讓數學競賽變得有觀賞性,不妨欣賞答題者們的解題方法,這之中定然隱藏著眾多的思想的閃光點。

12樓:嬌寶兒

數學是從自然科學中抽象出來的,他是自然科學的基礎。數學不是會算個概率,算個積分,算個矩陣就行了。我們還要了解他的物理意義,為什麼會有積分 ,2重積分?

它在實際生活中可以解決什麼問題?為什麼會有代數,矩陣,我們可以用他做什麼?為什麼會有概率,馬爾可夫鏈又能幫我們解決什麼問題?

如果想觀賞數學,那麼請看看每年(數學建模大賽)的優勝者,他們有什麼感想。

13樓:

首先是題目必須要有美感

比如幾何題要充滿了對稱美學

例如四海昇平,五d……(捂嘴)

然後答題流程要短平快

大概現在乙個大題裡的一兩個tricky的步驟單拿出來就差不多了。

知識性的東西要盡可能少,能直觀讓觀眾理解的最好。

(組合控狂喜)

要讓對抗更加激烈。

不光是看對錯,像某比賽一樣,瘋狂倒計時,提交之後掛在那,如果截止之前被對方指出錯誤那就罰時/扣分。

倆人就對著hack(暴論)

搞乙個博弈的構造性的「必勝策略」,比如說幾年前翻女巫牌子那道題(大誤),然後讓人當場跟幾名裁判對著下,贏了之後解釋自己為什麼必勝。

嗯,然後最後決賽給乙個難點的題,讓積分領先的一方快速口胡然後另一方隨時對不嚴謹的陳述乙個鴨梨,之後雙方交換。

最後完成證明的人得若干分

嘛,雖然這既不數學也不奧賽…但是騙收視率應該還是可以的吧(

14樓:

那樣就真的把最醜陋的一面展現出來了...

現在好歹還有沉澱,還有一些積累,對他們的本科數學的學習還有那麼一點點銜接的作用。如果和利益掛鉤和娛樂掛鉤和浮躁相連...

唉,算了

15樓:Siunaus

Competitive Programming 裡有一種比賽叫做ICPC,即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競賽。參賽形式是三人一組共用一台電腦,答完一道題後可以立即提交並在短時間(幾分鐘)內得知回答時候正確並可以修改答案。所有隊伍的成績在比賽開始的一段時間內(4小時)是公開的(比賽共5小時),在最後一小時內的提交將不會公開(只有自己的隊伍才能知道結果),然後在頒獎時會進行"滾榜",將最後一小時的提交結果公開。

私以為這種比賽比較有觀賞性。

P.S.:比較大的比賽時在場外也可以看到實時結果。

有興趣可以去YTB看以往ICPC World Final(世界總決賽)的直播錄影。

ICPC和數學競賽的關係:數學競賽 => 學科競賽 => 資訊競賽 => Competitive Programming => ICPC

16樓:

*想起小時候看圍棋少年,在外面掛一塊大棋盤展示選手的每一步。

大概可以像體育直播一樣,直播選手打草稿,配上主持人的基情解說。不過我沒參加過數競,不知道題目是怎樣的。如果換成高考題:

--「考試進行到填空的第4道題,**已經4分鐘沒有動筆了,他已經在這道題上花費了8分鐘,距離做小題標準的30min僅剩1min,他可能遇到了一些困難……我們看到他在草稿紙上下筆了!哦天吶他把之前的草稿全部劃掉了!他推翻了之前的所有思路!

他難道想到了新的解題思路嗎?。。很遺憾,他放棄了這道題。場外他的數學老師現在臉色有點難看。

於此同時,與**位於同一考場的***已經做到了解析幾何,他一路勢不可當,今年的題目對他來說好像過於簡單了……」

--「今年是**第二次參加高考,去年就是在數學的考場上鎩羽而歸,被同校的××打敗,只獲得了全省第二的成績,今年**準備充分,向第一名衝刺,但是今年的考場上對手實力也不容小覷,小將們都拼盡全力,有來自一中的AAB,來自三中的BCB,還有去年失利的全市探花CCB……考生們正在排隊進入考場,10min廣告後我們將繼續為您帶來現場情況……」

編不動了……

再說誰踏馬會因為考了全省第二名再參加一次高考啊喂!

取匿好了,這樣大家就知道寫答案的這個傢伙平時看上去一本正經,其實是個沙雕了

17樓:Sonne

感覺題目只要到了本科數學係數分高代以上的層次(甚至可能都不用)基本不可能有多高收視率。也就家裡有大學生的帶著身邊親朋好友看一看圖一樂,順便宣傳下基礎數學。另外,說不定電視機前的哪些個小朋友從此就立下志向走這條路了呢。

18樓:島生

(本回答暫且預設高中比賽)

一.比賽形式

團隊比拼、限時搶答、層層晉級,設定緊張的比拼環節,營造熱血少年團結一致青春拼搏的氣息,讓人感受到舞台上昂揚奮發的青春活力。

比賽做不到用故事湊,故事做不到用煽情湊,煽情做不到用BGM湊。

二.顯而易見的刺激點

時間緊張千鈞一髮,抑或是天才少年秒殺對手,或者解析幾何大佬現場設十三個變數暴算結果,或者

漂亮小姐姐一路晉級~( ̄▽ ̄~)~(我知道這不存在)

三.評委解說

觀眾一定不懂,只需強調他多麼驚人的解題技巧,使用多麼高深的引理,營造一種「這人很強」的氛圍即可。

反正就是觀賞,也不求幾人領會罷了。

以下為更新內容

我突然想到由於這個比賽男生選手很多一定可以有一些有趣的劇情和哲♂學的思考

還有女賽不是有健美操嗎,現場表演完全OK估計還可以來乙個GMO48當場出道(滑稽)

數學競賽和數學研究的關係是什麼?數學競賽的解題能力對數學研究的幫助有多大?

Yuhang Liu 數學競賽,所有的參賽選手,做的都是同樣的題。數學研究,不同的研究者,做的是不同的課題。我還真就發現,知乎上不少人,是不知道這種常識的。真有人覺得讀博就是做更難的題,然後靠考試分數決定畢不畢業的。數學競賽,同一套題,閉卷考試,限時完成,依靠絕對的分數來決定選手強弱。題目答案事先已...

強省選物理競賽還是數學競賽

愛吃的小白 emm。你都不知道自己喜歡哪科為啥還要選競賽呢。這邊2019cpho Ag 高考不是很強,不過強基撈了一把去了pku物院 我是高一直接入坑學的,平時投入很大但高考一直跟著學,一直到高二暑假才全部投入競賽 雖然高一下入坑有些晚了,但如果你真的想學就去學,總之別後悔就是了 hhz 首先不建議...

高中應該準備物理競賽還是數學競賽?

質心姐姐 理性分析,興趣選科。如果每乙個理性的選擇都能做好,就沒有那麼多人學不好競賽了 興趣太重要了,學不喜歡的學科就像是讓你食屎一樣 不要在意我粗俗的比喻 因為很多人 包括什麼年級第一 學到開頭就放棄了,又難啃又不喜歡,遲早也是放棄。當然,如果你兩科都差不多,建議都試試,前期學一學就知道了。但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