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魚致癌嗎?

時間 2021-09-20 10:50:37

1樓:三兒

味道雖美,還是少吃些吧!世衛組織已經把它們列為一類致癌物

世界衛生組織列出了120個一類致癌物,其中就有中國式鹹魚和加工肉。

中國式鹹魚大家都知道吧,就是家裡醃製或市場上賣的鹹魚;加工過的肉類,就是臘肉臘腸之類的啦,包括西方的培根火腿腸。

何謂一類致癌物?就是有確切證據證明能夠致癌的東西,有吃的、喝的、吸的、用的,如菸酒茶、甲醛、X射線等。

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那麼多少能夠致癌呢?世衛組織也沒有給出具體答案。雖然不會一次兩次就致癌,但還是要提醒大家盡量不吃不接觸或少吃少接觸,減少致癌的風險。

有人會說,許多人抽了一生的煙、喝了一世的酒、吃了一生的鹹魚臘肉醃菜,也沒咋樣,甚至比不抽菸不喝酒不吃鹹菜的人還活得長些。這就給許多人留下了僥倖的空間,該吃吃該喝喝該抽抽,繼續快活下去。

但那畢竟是世衛組織做出這樣的結論,經過許多實驗和調查,有確切資料支撐。也就是說長期吃喝接觸這120種一類致癌物的人,比不吃喝接觸這些物質的致癌概率大很多。

因此不吃少吃鹹魚臘肉醃製品的人就比吃得多的人致癌的風險小很多,這個結論是確切的,不容置疑的。

當然,這個概率放在個體身上,還要受到很多因素影響,比如基因、生活工作環境、生活習慣等諸多因素都有影響。

醃製肉類致癌的原因,主要是由於醃製品中會產生大量的亞硝酸鹽,亞硝酸鹽在適宜的條件下,如在酸性環境、37℃左右,會與肉中的氨基酸,或人體胃腸道中的蛋白質消化產物生成亞硝基化學物(NOC),尤其是生成N-亞硝胺和亞硝醯胺,這些都是極強的致癌物。

鹹魚尤其致癌性更強,這是因為魚類含有較多不飽和脂肪,非常容易被氧化,氧化的脂類又會導致蛋白質一系列變化,魚類蛋白質含量又高,在有較多亞硝酸鹽的前提下,就能夠產生更多的二級胺和四級胺,生成更多的亞硝胺化學物。

所以,少吃鹹魚及其臘肉、臘腸、薰魚燻肉之類的食品,肯定對健康有好處。如果喜歡,在適量吃鹹魚臘肉等醃製肉類的同時,多攝入一些新鮮蔬菜和水果,補充防癌的海藻硒提高抵抗力,阻斷亞硝酸鹽產生硝基化反應。

現在紅肉也被世衛組織列入二級致癌物。

啥為紅肉?就是豬肉羊肉牛肉等在烹飪前呈現紅色的肉。那麼肉都不能吃了?

世衛組織劃分致癌物的標準解讀是:一類肯定致癌;二類A較大可能致癌;二類B較小可能致癌;三類尚不清楚會不會致癌,但有可能;四類沒有明確證據不致癌。

世衛組織已經列出這四類致癌物977種,其中一類120種,二類357種(A71、B286),三類499種,四類1種。

鹹魚臘肉等肉類醃製品為一類致癌,致癌性確切,大家還是要引起高度重視;紅肉屬於二類A致癌物,較大可能致癌,就也要適當注意了,雖然該吃照吃,但少吃,吃得更安全一些為好,比如少醃製燻製,吃剩的。

2樓:是顆好白菜

醃製的東西都有致癌風險。要引起致癌還是量的問題,量變引起質變,不要吃太多也別天天吃就不用過分擔心這個問題,實在害怕就不吃了

3樓:積極的小太陽

中國式鹹魚指平常大家吃的那種以鹽醃製並加以暴曬製成的鹹魚。

鹹魚致癌,其實本非鹹魚的過錯。

鹹魚在製備過程中,經過高濃度的鹽醃漬,從而使得魚肉脫水。在這一過程中,生成了許多亞硝酸鹽類物質,這些物質在人體胃中的酸性環境中會轉變為具有強致癌性的亞硝胺類物質,如亞硝基二甲胺。這些物質,才是中式鹹魚致癌的罪魁禍首。

總體來說,癌症是遺傳、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等各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因此,只要科學合理地食用,鹹魚仍舊能成為我們餐桌上的美食。

鹹魚致癌是真的麼?

楊天賜 空氣還致癌呢。癌症高發拜科技所賜,哪項科技的發展不是建立在破壞環境的基礎上?空氣,水,土壤出現問題不說,你跟我說是鹹魚的問題? 鹽選推薦 鹹魚,的確可能致癌。就鹹菜吃鹹魚,沿海一帶可要小心了。在中國東部的海岸線上,可以看到這樣乙個現象,從日本到南韓,再到東部沿海的江蘇等地,胃癌的發病率高得離...

牛奶致癌嗎?

水墨畫 知乎應該給大家傳遞些正能量的東西,且為乙個問題的回答都應該客觀 理性,喝牛奶會致癌這種話都能說出來,我也是服了。我天天喝趕牛娃牛奶,身體倍棒。 難看的帥哥 這年頭啥都致癌,咱們還玩什麼電腦手機?輻射致癌啊!還出個什麼門?紫外線致癌啊!還吃個什麼飯?飯燙點都能食道癌!還洗個什麼澡?洗髮水!香皂...

蕨菜真的致癌嗎

李醫生嘚吧嘚 野生蕨菜是傳統野菜的代表,被稱為 山菜之王 很多人還專門到山里挖蕨菜,認為它綠色無汙染,有營養,甚至還可抗癌,被譽為 長壽菜 實際上,野生蕨菜含有一種叫做原蕨苷的物質,特別是蕨菜幼嫩部分含量更高。有研究表明,吃蕨菜會導致食道癌 胃癌的發生率變高,發揮作用的就是原蕨苷。目前,原蕨苷已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