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解釋陰符經這句話,自然之道靜,故天地萬物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

時間 2021-05-06 05:00:14

1樓:燈塔

這幾句話,不是陰符經上的。

陰符經,是殘缺不全的一半書。

明顯的,跟前面的話,對不上。

感覺太弱了。

不如開頭八個字,直接殺人如無形。

後面,絮絮叨叨的,軟綿無力。廢話連篇。

2樓:「已登出」

正如《易經》所說,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地道坤,厚德而載物(這句也被作為了清華大學的校訓)。陰符經這句話,其實就是在引用周易。

地因為靜,所以提供了萬物生長的安逸的容器,而萬物不可終日死氣沉沉,所以天道運轉、日出月落,引領和攪動萬物周轉,才有了這個充滿活力的世界。

3樓:阿撒托斯

我覺得這些看看歷代注釋和集解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不用非提問吧…

友情搬運一下

太上曰:萬物芸芸,各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

又曰,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且至虛至靜,體疑於陰,萬物從何而生?然陰不極則陽不生,靜不極則道不見。

況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儻不法於自然,處於至靜,則天地萬物決不能生。人以一身參天地萬物之用,得不知所謂靜乎?

惟其心猿意馬,日放縱於利欲之場,視天地萬物生成之理,於己何哉?況天地之道,君浸潤焉,自一陽而浸至於六陽,自一陰而浸至於六陰,皆以漸而長,未有驟而進也。故陰陽相推,皆順自然之理,惟聖人知其然也,則無為中有為,至動中至靜,使天地萬物因靜而生。

非有道者,孰能知之。至靜之道,律曆即不能契。鳥獸之謂也。

律曆之法,推筭天紀,有七十二候,有二十四氣,有四時八節,有晦朔弦望,皆度數不可違也。然治歷明時,推步纖悉,疑非自然無為之理也。惟聖人道極至靜,心同太虛,陰陽公升降,運化自然,曾無一毫造作,若律歷之多事,得非鳥獸之謂乎?

蓋鳥獸者,烏兔也。烏兔者,日月也。日月者,水火也。

水火者,陰陽也。陰陽者,天地也。天地者,清靜無為、自然之大道也。

大道者,即窮理盡性、以至於命之學也。性命者,即長生不死、金丹之方也。

爰有奇器,是生永珍。八卦甲子,神機鬼藏。陰陽相勝之術,昭昭然進乎象矣。

大哉,道乎。至哉,言乎。《陰符聖經》皆黃帝闡道秘言,予輒不揆,解釋其義,妄洩天機,載觀末後,數語總括始終,亦猶乾坤之彖辭,備六十四卦之大義,其探賾索隱,鈞深致遠,未易揣摩,猗歟休哉?

敢再拜。薰染而詳明之,且金丹大道,其於一身,有奇器焉,非必鑄冶也。偃月之爐,太一之灶,無內無外之鼎,至靈至聖之藥,是生永珍,皆出自然。

洞賓謂一粒粟中藏世界,三公升鐺內煮山川,豈虛語乎?故以八卦言之,則坎離為本;以周天言之,則子為先。其機之神也,則妙用無方;其鬼之藏也,則隱顯莫測。

陰勝陽,則水火為既濟;陽勝陰,則日月為合璧。金烏有搦兔之功,木龍有伏虎之德,龜蛇交頸,蚌螪含珠,懸象昭昭,殆不可掩,得非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測知之謂神者乎?是道也,即吾儒分內事也。

昧者謂金丹為異端曲學,是猶坐井觀天而曰天小者,豈天之罪哉?(宋夏元鼎)

乙個台灣大學的教授的解釋,意外的不錯…

自然之道靜」,靜又來了,這是自然之道。「故天地萬物生」,因為自然之道夠靜,提供的空間夠大,天地萬物才能生,就如孔子說:「天何言哉?

四時行焉,百物生焉。 」(《論語陽貨篇》)老天爺不說話,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序生長、更替。如果自然之道躁動得不得了,天地萬物都不得安寧,當然不容易生。

自然之道是靜的,所以才會有「天地萬物生」,不是故意要生什麼就生,而是讓出空間了。老子說「生而不有」,並不要占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這是最高的玄德。《易經》乾卦說「大哉乾元,萬物資生,乃統天」,連天都統,不是「天地萬物生」嗎?

如果源頭不靜,躁鬱不安,煩惱無限,天地萬物就不會有生的道理。沒有煩惱,空間才無限,天地萬物就生。

「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浸」是慢慢地滲透,天地之道就是如此,最後取得勝利。《易經》十二訊息卦中的臨卦,就是靠浸的功夫,學問下得深,長期經營,「剛浸而長」,所以就「元亨利貞」,「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形成自由開放、君臨天下的局面。懂得浸,長期的潛移默化,才可以塑造乙個好環境。

而臨卦六爻全變的遁卦,也是「小利貞,浸而長也」。我們看,在一陰姤之後的二陰遁,在一陽復之後的二陽臨,是不是都掌握了浸的技巧和智慧型呢?慢慢地來,到最後形勢自然就形成,想要臨就臨,想要遁就遁,進退存亡都不失其正。

我要撤的時候,沒有人能留住我,因為我有綿密的布局,一步一步掌握了全域性的主動權,「故陰陽勝」,想要強兵戰勝,中間就是陰陽的互動。遁卦就是陰勝陽,臨卦就是陽勝陰,當然關鍵的是本體要靜,才有「天地萬物生」的空間,創意無限,然後在做法上、策略上、行動上要懂得「天地之道浸」,不在乎你是陰、是陽,而是在陰陽互動、訊息盈虛裡面掌握得勝之道。

「陰陽相推,而變化順矣」,這完全是《易傳》「剛柔相推,而生變化」的版本。陰跟陽是相推的,有時東風壓倒西風,有時西風壓倒東風,不是恆定的,所以不利的時候得忍,利的時候也別客氣,但是一定要提前,要懂得靜和浸的功夫。「陰陽相推」,而變化就順了。

「是故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也就是說「道法自然」那個究竟的天則,世人絕對不能違背。謙卦第三爻「勞謙」合乎天則,真正的成功源於此,所以謙卦第四爻就要懂得 「.謙」,才能「無不利」。

乾卦的「剛健中正純粹精」是究竟,「六爻發揮旁通情」就是發揮,謙卦第四爻不能違反基本原則,不能違反最高的究竟的「道法自然」的自然法則、天則,違背則非失敗不可。違背了「道法自然」的自然之道,違背了「元」,比違背了天地之道還要嚴重。所以了解了自然之道,就要順自然,要按照自然之道行事。

「因而制之」,又是「制」,人要掌握主動,控制局面,要御天、統天。「禽之制,在氣」,掌握了最高的變化法則,就可以超前好幾步,下面要怎麼布局都不是難事。可見,自然之道是絕對不能違背的,根據自然之道去布局,可以充分控制局面。

(新解黃帝陰符經劉君祖中信出版社)

還有渾然子的注

自然之道靜者,此謂天道流行,四時宣氣,本自然而靜,所以天地萬物生。聖人體天道而行,亦自然而靜,以無事定天下,所以四海萬民樂無名之樸。《老子》故云:

行不言之教,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是也。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者,此言天氣不下降,地氣不上公升,上下不通,故天地否,遂成孤陰寡陽。二氣偏陷,五星失度,日月相刑,四時不調,寒暑失節,冬天震雷,夏月飛雪,赤旱洪漂,萬物耗竭,此天地之道浸,故陰陽勝也。

彭真人曰:陽火過刻,水旱不調,凝冬變為大暑也;陰符失節,寒暖相侵,盛夏反為濃霜也。金宮既砂汞之不萌一鼎,則蟲螟之互起,大則山崩地圯,金虎與木龍沸騰;小則雨暴風飄,坎男共離女奔逸,此之謂也。

陰陽相推而變化順者,此言陰陽有離合之妙,水火有既濟之方,採藥依時運符合刻,自然陰陽相推而變化順,是得形神俱妙,與道合真也。頌曰:自然道靜物生全,陰錯陽差便屬偏。

會得陰陽顛倒甩,回童返老壽齊天。

是故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因而制之。至靜之道,律曆所不能契。爰有奇器,是生永珍。八卦甲子,神機鬼藏。陰陽相勝之術,昭昭乎進乎象矣。

是故者,乃轉語之辭,於此故總結《陰符經》三篇內旨之意。聖人者,有道德之尊稱也。知自然之道不可違者,此言我既知大道是自然之理,則當守我自然之道不可違,而豈別求於他也?

因而制之者,此謂我身之神氣如龍虎之難調習,必須因時運轉,逆回土釜而制伏之。學人能領悟此意,可以煉還丹矣。至靜之道,律曆所不能契者,此言工夫煉化之後,自然真空朗徹,如萬里無雲之狀,當此時,形忘物忘,性靜杳無,名象難描難寫,豈律曆所能契邪?

爰有奇器者,此謂三寶混合,養成靈丹,貫石透金,變化自在,是為無名之器,豈非奇器者乎?大修行人有此奇器,運用大化如指掌,是生永珍、八卦、甲子矣。神機鬼藏,陰陽相勝之術,昭昭乎進乎象者,此言神機剛烈,鬼自伏藏;陰盡陽純,脫胎神化;自此移神,上居泥丸之宮,正要腳踏實地,子細保養;迸破天門,陽神欲出,勿可輕縱,直待存惜如孩童,力健能走然後可以出神。

故曰:陰陽有相勝之術,內功已就,外行圓成,自然感帝君飛詔來徵,則身乘雲軿,鶴駕霞光,繚繞天香馥郁,上公升玉京金闕,隨其功行而與仙宮,豈不是昭昭乎進乎象矣?如軒轅黃帝於巴山與後宮及群臣七十二人乘龍而飛公升,又如舜帝於蒼梧何侯之家五老捧詔而飛公升,又如漢之天師張道陵,晉之許旌陽、葛仙翁皆同妻子白日飛昇,為金闕之臣。

神仙之學誠有驗也,古今得道者奚止萬千之數焉?學者不可以神仙為荒唐而生退心,大要信得及更求明師口授,勤行修煉無二,爾心自有天仙保舉,必登仙翁之品,不虛言也。頌曰:

胎仙養就脫陰符,朝拜高尊入玉虛。進象昭昭神變化,鸞翔鳳翥駕雲車。(黃帝陰符經注夾頌解註)

4樓:自了漢

自然乃是無極,自然之道即是無極之道。

動靜乃是陰陽之相性,後天事物之陰陽別名,天地萬物之生死性相。

有,無之相生也;大道運動,周而復始。

靜則衍,衍則生,生則動,動則化,化則虛,虛以合道;天地萬物歸於己身,返本於道。謂之:反也者,道之動也。

有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故天地者,實非天地,有字之名「天地」也。

太極生兩儀,兩儀分陰陽;一陰一陽謂之道;天法道,道法自然。。。故有名之天地,可謂之陰陽。

「天地之道」法自然,以陰陽流轉迴圈而周行不怠如故,陰陽勝於萬物之先。陰陽相推而萬物自生,萬事萬物之變化無不自然。

是以大道靜衍,天地萬物自生自化;天地之道法自然,陰陽之道法自然而無有不順矣。

鑑於繁體文言、竹簡,可簡化為:「自然靜,萬物生;天地浸,陰陽順。」可如果這樣子,就成了道可道了;一竿子打死,思維僵化,不可取。

——自然之道清靜無為,天地萬物便安心生長;天地之道清靜無為,陰陽之法周行世間;陰陽之道清靜無為,萬事萬物自生自化,皆是順其自然。

所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清靜可為天地之正矣。

陰符,陰符,本來就是以「陰陽之陰」為主體,描述大道衍化中陰陽的由來和變化。講究的是化虛為實、實以虛行,從而安身養命;而非生生不息、變化無窮的衍生法。

說的是為什麼,至於該怎麼做,就得自個從裡面悟了。古人說了太多什麼是是什麼的問題,卻也忽略了乙個為什麼是的問題。

我們承接了太多先天的福澤,並理所當然;很多人卻忘了還有「然即為理」的可能存在性。沿一條道走到盡頭固然可喜,翻牆而去亦是可行的。

信有信的用法,不信有不信的用法;以「用」而生信、不信之用,乃至於以不用為用,終達不用、無不用的境地,才是真實際。

誰能提供本經陰符全書?

鬼谷子本經陰符七術 盛神法五龍 盛神中有五氣,神為之長,心為之捨,得為之大 養神之所,歸諸道 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紀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巨集無形,化氣先天地而成,莫見其形,莫知其名,謂之神靈。故道者,神明之源 一其化端,是以德養五氣,心能得一,乃有其術。術者,心氣之道所由舍者,神乃為之使。九窮...

如何理解陰符經?

遲程陽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故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注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這一句算是乙個概括,人能法天地而為,盡矣。但是如何是法天地而為呢?沒說。我也不想解釋,因為有好我經典都說了。在這裡,我們直取 陰符經 不往外涉獵,一聯絡和解釋的太多也沒必...

誰能解釋解釋預定論

之前這個問題同樣困擾過我,但現在我不糾結這個問題了,因為 預定論 是什麼沒法給出個準確的定義。我們看待問題是有人的侷限性的,神如何看待 預訂 預訂 這個詞是含有因果關係的,也隱含著時間因素,而神是凌駕於時空的,這是人無法用經驗和知識去理解的。我現在的領受就是1.信完全是神的大能和恩典 2.神愛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