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大字陰符經寫成這樣,暴露了哪些問題?

時間 2021-06-03 12:08:03

1樓:七星閣主

從你的字可以看出你對褚遂良的《陰符經》還不是很了解。說句誇張點的話,你還沒有入門,希望你不要介意。因為我希望你能盡快入帖,走上正確的練習書法之路。目前,存在兩大問題最為突出:

一是筆法問題。你的筆法基本都不到位。以起筆為例,起筆分為尖入、切入、逆入,而你的起筆就交待的不清楚。

還有折筆處的提按也很模糊。《陰符經》的行筆極為靈活,點畫、轉折、行筆有行書的筆意,部分重捺筆畫還有隸書意味,輕重與虛實結合的很好。筆勢縱橫清晰,天趣自然。

希望你認真讀帖,然後再下筆臨帖。

二是字法問題。《陰符經》總體結構方中見扁,多見橫勢,筆畫粗細對比強烈,字內空間寬博,大小倚正多變,筆勢連貫。而你寫的筆畫粗細較勻,對比不強,橫勢不夠,行筆發滯。

建議你臨帖時,務必要清楚地了解字的「筆道」走向,並默記於心。寫字時要做到「意在筆先」,每一筆的收筆要與下一筆的起筆相「呼應」,「凌空取勢」「意連」下一筆。

總之,建議你臨帖就一定要臨像、臨準。多讀帖,少下筆。要寫一筆是一筆,筆筆到位。

2樓:無言 master

既然是真心想要一些批評意見,那麼我也就誠懇地明說問題了。

乙個最嚴重的問題,寫這字的人對《陰符經》的理解十分膚淺,《陰符經》之所以被不少人推崇為「唐楷第一」,首先就是因為其不俗,結字不拘平正,所以自然,字章法的氣息非常好,這個相對難以理解,看圖比較直觀,你發的對聯,全無活氣了。

第二點在於筆法古拙,正了八經的古法用筆,用筆頗多隸味,且頗多變化,你去細看上面那些字,有不少重複出現的,你看看用筆是不是有很大的不同,而且很難摸出套路,字也就耐看,至於題主發的字,你看看線條多麼單調,起筆和收筆差了多少,線條粗細和點劃距離,就這幾個字都覺得讓人不願意看了。

再發幾張圖,可以對比著看看,去理解《陰符經》用筆與結體之樸厚兼以靈動,鬆動而不散,只是這麼好的作品卻要託名於褚,就有些丟人了。

3樓:thunderwater

對陰符經不熟,感覺筆畫質量還不夠有勁,結字似乎也不是很到位。

另外感覺對聯不適合這種風格———對聯要寫的飽滿,有富貴氣或廟堂氣,瘦勁風格不好看。

為什麼說大字陰符經不是褚遂良真跡?

至樂 沒有見過原作的時候,我無法真正回答這個問題。另外,這個問題也不是乙個論壇的答案可以回答得清楚的。值得學習就好了,何必管它是不是真跡? 搞書法的李先森 看看雁塔聖教序,用筆流暢,一氣呵成 看看大字陰符經,用筆流暢,但是,為什麼好好的筆畫,你非要斷開寫,為什麼?難道不是因為技法不夠,寫不出來嘛?所...

如何理解陰符經?

遲程陽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故天有五賊,見之者昌。五賊在心,施行於天,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注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這一句算是乙個概括,人能法天地而為,盡矣。但是如何是法天地而為呢?沒說。我也不想解釋,因為有好我經典都說了。在這裡,我們直取 陰符經 不往外涉獵,一聯絡和解釋的太多也沒必...

誰能提供本經陰符全書?

鬼谷子本經陰符七術 盛神法五龍 盛神中有五氣,神為之長,心為之捨,得為之大 養神之所,歸諸道 道者,天地之始,一其紀也。物之所造,天之所生,包巨集無形,化氣先天地而成,莫見其形,莫知其名,謂之神靈。故道者,神明之源 一其化端,是以德養五氣,心能得一,乃有其術。術者,心氣之道所由舍者,神乃為之使。九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