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群「家庭醫生」為何難以深入百姓?

時間 2021-05-30 17:53:02

1樓:

國情!國情!國情!家庭醫生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國外的醫院,醫生大部分是私有制,合約制的,平時看病好多要先預約,家庭醫生一定程度緩解百姓看病難問題。

然而國外人少,而我們中國,14億人口,社群醫院,鄉鎮衛生院都是國家的,簽約服務出來前,我們正常給病人看病,下鄉出診,隨訪,家醫出來後,尤其是近兩年,要大力推行,大家都忙著搞簽約,錄資料,上面的領導下來檢查,好多地方都是籤而不約,領導一句造假,重簽!好!那就重簽!

好多基層醫院乾脆業務不做了,留兩個醫生值班,其他人下鄉搞簽約,這是真實存在案例!

今年2020,脫貧關鍵的一年,貧困戶的簽約更加困難,偏遠山區的老年貧困戶,大字不識乙個,下鄉做簽約服務只能讓他們按個指紋。遇到那些不講理的,習慣了有人帶著禮物慰問的,不帶慰問品就上門簽約,還要他們簽字按手印,要他們幫忙應對檢查,被罵是正常,沒被趕走都是好的!

都是中國的實情!我們好多地區都沒有到達小康,我們的基層醫生就那麼多,一下子把重擔壓下來根本扛不住。實事求是!把國外的經驗照搬到中國來,行不通的!

2樓:藍靈

當然沒熱情了,啥都沒乾,都不是平時看病的醫生,就以資訊不足為由,不簽約不能拿藥強制簽約,現在想起來老人家還懷疑家庭醫生簽訂會不會影響以後看病麻煩,想著就鬧心。至少簽約時講清楚為什麼籤,有什麼規定

3樓:

我們這連會計都要跑檔案,更不用說我這學藥的了,自己的轄區病人腿疼腰疼問我怎麼辦,我怎麼知道怎麼辦啊,我只會藥理啊,病理我不懂啊。所以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我是真的不會啊。

4樓:haha

看了贊數最多的回答

深有感觸

大一新生。

假期社會實踐去家附近的鄉鎮醫院公衛科見習

居民健康檔案造假

基礎數值都是編的

即使是作假都沒有足夠的人力

大量地找人

乙份健康檔案改一塊錢輸進系統一塊錢

想象一下

如果這些工作都由家庭醫生來做

乙個人負責幾千人的體檢還要寫報告最後輸進系統而且鄉村醫生良萎不齊

培訓會議時紀律極差

看過沒改過的居民檔案(可能是鄉村醫生自己做的)大量的漏項和邏輯不和之處

十分懷疑鄉村醫生的能力和工作態度

醫院公衛科為了上級檢查營造乙個假象也是蠻辛苦ps:鄉村醫生是鄉村衛生室裡面的醫生,不是醫院裡的醫生。負責簽約的就是這些鄉村醫生。

不匿名,鍵盤俠最後的尊嚴

5樓:

家庭醫生數量太少,需要負責的患者多,醫生忙不過來。

家庭醫生數量少,也就意味著患者排隊時間長,這時候推廣轉診制,就要求患者先在家庭醫生處長時間排隊等候,進行初步診斷後,再前往大醫院繼續排隊,如果大醫院醫生已經下班,還必須等到第二天,實在是延誤病情。

6樓:

我上學時候的理想就是做乙個家庭醫生,我得願景就是做好我的社群的居民的健康守護者,社群裡的每乙個人的健康情況我都知道,每乙個人看見我都會尊敬的叫我一聲X大夫。我願意為他們傾盡我所學的全部,這也是我心目中最和諧的醫患關係。然並卵

7樓:「已登出」

匿名高票說了乙個情況造假

為什麼會這樣呢

家庭醫生不符合現在國情

服務人口太多醫生太少工作太細

造假成本又低缺少有效的質控

人家造假啥事沒有資料漂漂亮亮領導喜歡

你不造假花了幾倍時間資料反而不漂亮恩你工作沒做好家庭醫生工作做了很多恕我直言就是勞民傷財

醫生作無用功騙點補貼費外實在沒啥大意思

這錢不如提高點醫保報銷費用

資料很漂亮大boss很喜歡可是就是妥香噴噴的熱翔過幾年會推倒重來的

8樓:as藍月兒

因為沒錢→_→

像我這種老百姓,每個月拿出100塊養乙個私人醫生就是不少的負擔了。按照正常的醫生收入,我起碼要跟幾十上百人去合夥養一生,乙個醫生也要對應幾十上百人的,壓力也不少。何況醫生也分各種科,醫療裝備也是錢。

養的人多了,排隊就長,單個人能出的錢太少太少了。

9樓:

怒答!本人剛畢業,在社群從事家庭醫生兩個月了,我可以用兩字來總結家庭醫生 「造假」!!!

國家要求的家庭醫生的簽約量,太大了,工作範圍廣,比如我們社群,乙個社群醫院,公衛科只有十人左右,要管理十一萬人。也就是一人負責,一萬人!(家庭醫生是乙個人每年都要籤一次,有效期是一年,也就是每年都在重複)

你以為乙個人只是家庭醫生就算完了,後續國家還要求了很多操作,你還要錄取電腦,乙個人一年四次隨訪,還要錄取體檢資訊,如果有高血壓,糖尿病的人更麻煩,你要不斷的隨訪,體檢,錄入!操作更複雜!

你想想,國家要求的那麼大的簽約量,咋麼可能,真真實實的乙個乙個完成,基本上80%都在造假,就是做假的體檢,假的訪問!一句話基本上都是造假,然後充數量,應付檢查,讓上級滿意!

或許國家最初的想法是好的,可是實現起來並不樂觀,中國十幾億人口,人人都有家庭醫生,那醫生不得累死,她們不吃飯,不養家嘛?

10樓:陳方嶽

家庭醫生其實算是乙個舶來品,比較成規模的是英美國家,國家推動家庭醫生的簽約很大部分是為了解決分級診療,三甲醫院占用了大部分的醫療資源、財政補貼,百姓看病難,國家的醫保資金庫也到了捉襟見肘的地步。然而,現行環境下面,是不具備家庭醫生的條件的

1.多點執業的限制,直接導致了優秀的醫生沒辦法自由、自主的下沉到市場、社群當中去,所以現在都是通過行政手段,強制要求三甲醫院的專科醫生定期下社群坐診

2.基層全科醫生資源的匱乏,很大一部分的全科醫生都是出於現行頒布的新政策而臨時培訓、臨時上崗的,這是「質」上面的匱乏;其次是「量」上面的匱乏,一般社群都是有幾萬人的規模,而乙個社群的全科醫生數量差不多就只是個位數左右

3.患者習慣的養成,現在老百姓生病了依然習慣去三甲醫院,品牌效應、名醫光環都是患者看重的,雖然國家有相應的加大基層醫療機構的醫保補貼力度,降低三甲醫院的醫保報銷比例,但是現在生活條件水平的提公升,患者並沒有很在乎這部分差額

4.慢病人群是個可以考慮的突破口,這也是很多地方增加簽約率的一大利器

大概想了這麼幾點,總結起來就是,現在的社群醫療資源並沒有達到可以全面推動家庭醫生簽約的條件,而患者也並沒有形成大病到醫院小病到社群的習慣,真正的家庭醫生體系還需要漫長的道路需要走,現在更多的是靠行政手段進行干預,有點揠苗助長的意味。

在紐西蘭如何註冊家庭醫生 有什麼好處?

leo 好處特別多。1,節省醫藥費。很多症狀自己認為是病,看過家醫之後那都不是病等到自己非常確定是病,家醫會給你一些止疼藥 2,心情愉快。在病症惡化之前,都不知道自己真的生了病,也就一直活的很開心。3,節省訴訟費。即使家醫誤診也是投訴無門,這部分的費用也就省了。4,更加熱衷宗教信仰了。所有不幸的事情...

你願意為家庭醫生支付多少年費?

陳千百 家庭醫生如果以支付年費的形式,前提是醫生已經取得患者的信任,家庭醫生的概念也確實類似於整個家庭的乙個朋友,經常往來,有問題需要可以隨時溝通。在取得信任的前提下單個醫生收取家庭1000 年合理 Jemaintien 希望家庭醫生以團體的形式作業,既可以和乙個家庭這中的乙個成員籤,也可以和乙個家...

得了大病去醫院,醫生為什麼要問我家家庭條件怎麼樣?

肥miao 醫生會考慮到你的經濟狀況給你開藥,如果經濟不好的會給你開便宜得藥品。當然不排除你經濟條件好給你開高返點的藥哈,不過接觸過的大部分醫生還是比較有醫德的。 斷水流大師兄 本人曾經從小B肝大三陽,2007年的時候已經很嚴重了,不得已去廣東省中醫費好大勁掛了個專家號,當時專家給我3個選擇口服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