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看到的顏色都不一樣,那調色的意義在哪?

時間 2021-05-30 17:34:17

1樓:Alessia Fang

第一眼看見還以為是繪畫問題,強答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你若費盡心思斟酌措辭,最後還是被人誤解,難道以後就開始亂說話了嗎?

因為每個人硬體條件不同的緣故造成你想要傳遞的畫面傳遞不到的情況,這不重要。

但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知道你的作品是什麼效果的,你能不能承認這是你的作品。

「調色有什麼意義?」沒有意義,能造福社會便利生活嗎?能推進科學技術發展嗎?調色只是作為視覺藝術工作者的自尊啊,還需要比這更重要的理由了嗎?

2樓:

嗯…其實這個東西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啊…

學畫畫的表達能力有限…來試試答一發吧

先舉個例子吧,顏色表達方面比較豐富的印象派代表人物莫奈以及梵谷,代表作品應該都知道

隨便放個圖

乙個莫奈的,乙個梵谷的

他們兩個都是對色彩很執著的人

比如我有時候會想"這一筆的顏色怎麼如此精妙呢",然而這對大師來說可能是當時調色盤上各種巧合衝撞出來的顏色

有些點可能有心製造出來的,卻被人忽略,有些可能是無意中產生的,卻被人追捧稱讚

其實莫奈晚年眼睛也是有問題的,但是還是照樣畫,完全信任自己的眼睛

所以,大師畫畫時根本不考慮觀畫的人到時候會不會get到他的某個點,大師畫畫都是"老子就想這麼畫,這麼畫合我的意"

然後在創作過程中,把自己想表達的畫出來,才會有意無意的產生某些很亮的點

如果每一筆從最開始就都是為了討好別人的眼睛,那哪一筆才你自己所看到的呢

我這麼表達,你明白不?

3樓:

顏色這種東西啊,並不是絕對,而是相對的。

打個比方好了,光譜就像樂譜,而每個顏色都像是單獨的音符。單個的音符在獨自出現的時候,其本身是不具有意義的。然而當這個音符出現在一首曲子中時,他卻可以幫助整首樂曲變得更加完整(或者有趣,有深度,等等)。

換句話說,調色配色可以算是視覺版的編曲。

那我們麼回到問題本身。

如果沒有色偏當然最好啦,但是就算色偏了,其實也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反正顏色和對比都還在,只是效果差點。就像大家耳機買的再貴,音源再無損,反正沒有現場聽樂團演奏(或者是作曲家腦補XD)的效果好,那麼作曲家們都可以自暴自棄,再也不用管編曲上的小細節了?

當然不是啊!

4樓:發條橙

一般來說,調色的目的是迎合普適價值觀。

人有感官的個體差異,這也是形成個體差異的原因之一,就比如我愛吃甜的,所以我做出來的菜會偏甜,而廚師做出來的菜要適合於大部分的人的口味。

但是,也有藝術家會違背普適價值觀來創作,這是一種對自我價值的肯定,一定程度的自我滿足,在這些人的價值體系中,與自己觀念不同的人的意見所佔權重極低,形成一種曲高和寡的錯覺。

其實總體價值一樣,都是通過各種途徑讓自己滿足

5樓:迷你天使

最近也在很煩惱這個

不調的顏色是純的,而我們日常中見到的顏色卻大部分不純,所以我們經常會覺得純色的東西很假

調色的意義不在於接近那個點,甚至不在於它本身,而在於得到你需要的顏色這個結果

他人對你調出的結果不認同,並不是調色本身的錯就好像別人嫌你做飯不好吃並不是因為你做了飯的錯當然對調色結果的感知只是因人而異罷了,不過美術自有一套理論,符合這個世界理論的大多也符合世界人的審美

6樓:季飛

可以拿傑出大師創作的作品來模擬下,大師眼裡面的美比凡人的層次更高,大師創造出的作品,凡人不能完全領略,但是大師還是要把美帶給凡人,因為大師是美的代言者。

調色也是啊,從凡人修成大師,就會慢慢明白,這些凡人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看不到色調的美,難道因為他們看不懂,就要降低對自己的要求嗎?

7樓:末日實驗

看到顏色和調色都是主觀動作,調色將顏色調和成畫者需要的顏色,不管是畫作氛圍需要還是畫家主動創造需要。

通過色來表達冷暖對比,產生一種色調,人的感覺不徑相同,但是大家普遍的同一認知是紅黃暖,綠藍冷。

調色這個過程產生了這些色調,豐富了畫面效果,從而得到多重的色彩體驗。

8樓:

顏色之間是有關係的。不要執著於你的眼睛,或是別人的眼睛非要看到什麼顏色,而要看到整個畫面中顏色與顏色之間的關係,調色的意義不僅在於要調出想要的顏色,也在於調和顏色之間的關係。

9樓:你猜我是誰

個人認為這可以加深自己對自然中存在物體的理解。尤其是學習自然界不同的光或人造光對於物體的影響。而且這就如同是基礎,對以後的創造有很重要的影響

10樓:顧天成

調色的意義?

這個命題要歸到哲學範圍內了。

從最基礎的乙個問題來看:人為什麼要吃飯?

再看:為什麼要調色?

引入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人滿足溫飽以後,開始追求精神滿足。

調色即是為了取悅自己,滿足精神需求。

11樓:StarBIRD

因為你調了,世界上至少有一台電腦上配色是你滿意的不調,連一台都沒了

就像作畫本身,沒人奢望自己的作品會讓全世界70億人滿意,往往在70億人中能有一兩個真正的知音就足夠足夠了

這就是費勁心思盡力做到完美的原因吧

12樓:痛苦的半個德貝郡

畫畫是乙個取悅自己的過程,畫畫的過程中是,與人分享得到別人認同、讚美也是。

調色就是在經營畫面,調色讓畫面和諧,使畫面臻於完美,你作出了一幅讓自己開心滿意的畫,為此你開心了好幾天,跟好友分享這裡那裡在創作時候遇到的困擾,最後你還是解決了它,他們誇讚你。

以上,這就是意義。

13樓:擼貓的宅男畫手

剛配色出來的時候(已經沒有了那個過程圖了),好多人跟我說,這樣的顏色怎麼這麼花。我說,我只是腦子一抽,想這麼畫而已。(其實,說法無非就是,一般人不會去用三原色作為基本配色來畫一張圖。。

)後來,我也懶得調整,就這麼把這個頭像給畫完了。

我覺得,能夠執著於調色,用色的,或許是風格需要。比如,畫寫實的,為了表現的逼真。

或者,是特定想用某些顏色,來達到自己預期的畫面效果,視覺衝擊。。

然而,無論出於什麼原因,

無論是對調色,顏色的執著,

或者是對造型對畫面的執念。

其實,最終,

不過是為了「表達」而已。。

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

表達自己的藝術追求。

可能我的理解還有點弱,

但此時此刻,我真的是這麼理解的。

會不會每個人眼睛看到的顏色都不一樣,只不過大家都適應了自己看到了的顏色,以為這就是真正的顏色?

終末之雪 不管是生物還是心理學上都提出了類似的猜測!因為排除色盲,天生就有顏色識別障礙,正常人對不同波長的敏感程度也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天生就對一種顏色比其他人更加敏感,就會出現比如別人都會說乙個飽和度低灰度高的顏色是 灰色 的時候,這個對綠色極度敏感的人會覺得這個顏色是 綠色 其實這個問題你也可以自...

螞蟻借唄的日利率每個人都不一樣?

我猜跟個人信用有關,本人無房無車無貸款,芝麻信用795分,借唄利率萬1.5,關鍵我還發現,如果借款後按期還款,實際利率比萬1.5還要低,但是如果提前還款,利息就是按照每日萬1.5來計算的,不知道這是什麼道理 根據計算公式。可以粗略算出來,很簡單,真實年化利率 萬5的就是18 萬四是14 萬三就是10...

每個人化妝的步驟是不是都不一樣?

銀河日報 大方向步驟是一樣的,你不可能先上散粉再上粉底,有些人喜歡先貼雙眼皮貼再畫眼影,有些人喜歡先化再貼,看你自己吧,化妝步驟不一定要很全或者什麼單一的模式,適合自己就行 Vivi冰點 是的,可能不同!舉最簡單的例子 底妝和眼妝的順序問題。大多數人先底妝後眼妝,但也有很多人為了防止眼影弄髒底妝而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