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識了越多越不喜歡自己的原生家庭,正常嗎?

時間 2021-05-29 23:54:32

1樓:

我是出生在粵西的某個村莊,不是貧困地區,但是我的家庭都達到了貧困水平,家裡三個孩子。我是95年的,讀高中那時候應該是2023年。

我高中沒喝過牛奶沒喝過營養品,經常貧血低血糖之類的。我從小缺營養,母親沒文化,很多常識都不懂,家庭教育都是用罵來解決。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不但沒及時糾正,還責罵孩子,認為是孩子本身的問題。

從小在這種環境下,孩子變得自卑,膽小,父母不但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教育不對,還責備孩子這些缺點,認為孩子沒用。

父母沒有理財觀念,把錢存床底下,不敢存銀行,20年前存的幾萬塊到現在。20年前捨得拿這些錢給我買營養品,上興趣班,我可能不會這麼體弱多病。我嬰兒發育期吃的是公尺糊,青少年發育期吃的是白公尺飯。

我現在很瘦弱很矮。

大學時期生活費每個月只有500,在廣州。大學應該是女孩子蛻變的時期。學會打扮那些。

然而那是我最黑暗的時期。我不夠錢吃飯,不夠錢交書費。更談不上護膚打扮。

被舍友說我老土,說她瞧不起粵西的土包。誰不愛美,但是我沒錢啊。所以我就去打兼職,自己賺錢買了手機,舊手機也讓我自卑了好久,買了新手機(雖然也是安卓手機)我起碼不會在所有同學都是蘋果手機當中顯得很落魄。

同學聚餐什麼的我也不敢參與。

買不起化妝品,十幾塊錢的不敢塗臉上,沒化妝,出去找工作別人都不想和我多說2句話就讓我走了。做畢業設計那段時間我拼命去賺錢買了護膚品,自己在網上學了好多化妝。當我第一次化妝出去的時候,無論是買東西,還是找工作,別人都對我有耐心了,甚至客氣了。

這一點我真的這輩子不會忘記。我意識到了在大城市,真的人民很浮躁,沒有耐心,第一印象就肯定是顏值和形象了。

如果在大城市生活久了,肯定見識就越廣了,越來越覺得原來自己的家庭這麼不好。別人的家裡都這麼好,就漸漸的想重新投胎。可能大城市都這麼浮躁吧。虛榮,浮躁,沒耐心。

隨著社會閱歷的積累。有些想法又會改變了。這個世界,好像真的除了在和你有血緣關係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面前,才能做真正的自己,在其他人面前都是偽裝戴面具的。

如果讓我回到家中,前面說的那些父母沒見識,什麼都不懂,就會引起矛盾這些問題又接著來了,又想逃離。

我們是選擇不了出生,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唯獨給了生命這點就已經足夠了,其他不奢求。

如果我們有能力給他們在老家買一套房養老,我們自己買套房組建家庭,偶爾互相串串門,這樣就挺好的。有了自己的孩子,就應該科學養育,不重蹈覆轍。

希望我多年後為人父母了,再過來看看我的這些話,看看我是不是也是孩子眼中的什麼都不懂的父母。

2樓:

很正常,每個原生家庭都有自己的問題,來自落後封閉的地區尤其如此。我也是題主那個地區出來的窮學生,平心而論,僅論經濟能力,雖然號稱貧困縣,但比起西部地區來說已經好太多了,物質條件並不落後珠三角太多。但出來讀書工作十幾年後,發覺差距並不在物質條件上,而是教育與觀念。

相比較而言,我有一對比較開明的父母,雖然學歷並不高,但有見識。我的父上大人本身就是乙個非常努力的人,老三屆,初中就被迫出來工作了,之後幾十年自學不綴,借改革的東風,硬是靠知識把乙個家徒四壁的赤貧之家,攢下不錯的家底,也培養出乙個大學生。從我家及周邊親戚這幾十年的變遷來看,知識改變命運,並不是說學了知識就能直接改變乙個人的運氣,直接帶來機遇。

而是說,學習了知識,人就脫離了愚昧,眼界也變得開闊,知道了世界之大,知道了知識產生的力量,從而能激勵自己更努力地學習,更努力地跳出原有的環境,投身更廣闊的天地。我爸如此,我自己也是如此。反觀我叔叔一家,固守著原來的觀念,沿著原來的家庭軌跡重複著他們父輩的命運。

想想就令人感慨。

原生家庭都是有缺點的,我們不能選擇,也不能改變,更不能求全責備。我的觀點是,如果能溝通,就溝通,如果能改變,就試著去改變。否則,就盡量做到和睦相處,盡量利用當前的資源讓自己成長。

只有自己成長了,擁有了更大的力量了,才能進一步改變原生家庭。前文說到我的家庭,其實我的父上和母上同樣都是固執己見的人,雖然由於他們自學得來的學識遠超他們的同齡人,但他們的觀念無法超越他們那個時代。在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利用家庭的力量,跳出這個圈子,帶回來更多的資訊和知識。

只有自己在外面站穩了,自己在原生家庭面前才能更有話語權,才能談得上改變他們。否則只能無能為力。

有念頭有動力要脫離,這是好事,但方式方法需要講究。自怨自艾或自暴自棄都無意義,既然認識到不足,那就更應該暗自發奮,以期早日獲得力量脫離它才是。

心裡越來越不喜歡自己了怎麼辦

沐雨 不喜歡自己,說明你對自己不滿意。另一層說明,自己沒能成為你自己嚮往的自己。反而證明,你是清醒的,你完全知道自己討厭自己什麼。那到了這一步你應該恭喜自己。因為任何人想蛻變都是要知己,你不知己,你就沒有要改變的東西。所以如果很苦惱,你需要的是找出屬於自己的方法,努力改變自己,去蛻變。任何一段不堪的...

為什麼感覺自己越來越不喜歡解釋了? 這樣的習慣是好是壞?

逗逗樂 有些人有些事不用解釋,還有些人有些事解釋沒用。有些人喜歡講道理那就講吧,對方接不接受那是對方的事兒 你不喜歡解釋,那就不解釋唄,你能承受不解釋的後果就行。 一尋 越長大,我們與別人之間的聯接越來越淺,生活的重疊部分也越來越少。相較於上學期間,大家同住乙個屋簷下,抬頭不見低頭見,你我生活之間沒...

大家有沒有因為不喜歡自己的原生家庭環境,而選擇遠嫁的

倒沒有不喜歡,只是住在一起總是爭吵,父母也都是那個年代的碩士博士,大學老師,不是無知不講理的人,可能就是和我媽性格不合吧。媽媽控制慾強,大體還是彼此有愛的,但是生活小矛盾不斷。爸爸脾氣好又溫柔,從小和爸爸關係一直很好,但是後來出軌了,突然讓我也覺得心寒,不知道怎麼面對他。我18歲去北京讀大學,後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