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感覺自己越來越不喜歡解釋了? 這樣的習慣是好是壞?

時間 2021-06-07 17:32:20

1樓:逗逗樂

有些人有些事不用解釋,還有些人有些事解釋沒用。有些人喜歡講道理那就講吧,對方接不接受那是對方的事兒;你不喜歡解釋,那就不解釋唄,你能承受不解釋的後果就行。

2樓:一尋

越長大,我們與別人之間的聯接越來越淺,生活的重疊部分也越來越少。

相較於上學期間,大家同住乙個屋簷下,抬頭不見低頭見,你我生活之間沒有明顯的界限,這種情況造成的結果就是,倘若你誤解了我什麼,而我沒有及時向你做出解釋,就會影響我們之間的關係,進而影響到我的生活,所以解釋是讓自己生活順心的一種方式。

而伴隨著長大,人與人之間的生活範圍漸漸分離,生活方式慢慢分化,你在我的生活中開始成為了不那麼重要的角色,我對你而言,也是這樣。

我在乎的大部分事情都是和我自己有關,我的感覺如何,我做的事情是否達到了我所期望的那樣,至於你怎樣理解的,如何看待我的,對我的生活有影響嗎?有,但是我可以選擇性忽略,這樣做也不會降低我的生活質量。

換個角度來看,大部分人都是以自己為中心的,時刻關注著自己,甚至會以為別人也像自己一樣時刻關注著自己。正因為這,所以別人其實沒有太多注意力是放在你這裡的,你如何,只要不對ta造成大的影響,ta也不會去關注。

所以權衡之下,相較於要花費時間、精力去解釋某個事實,不解釋,用這些將要花費的成本來取悅自己要更輕鬆、快樂些。

至於這種不解釋是好是壞,也就是我們要不要解釋,還是要分情況來看。

生活並非是非黑即白的,不同的情況也要採取不同的辦法:

看人,假如對你產生誤解的是你很親密的人,你們之間生活重疊度高,來往密切,ta對你的看法會影響你的心情,那就去解釋,告訴ta你的真實想法,消除隔閡。

看事,倘若這件事如果不解釋清楚,會影響到你的權益,並且在將來看會是難以忽視的損失,那就去解釋,不要等到來不及了再去後悔。

看自己,如果你是乙個很重視他人對自己看法的人,與其內耗、腦補無數種別人如何議論你的可能,不如直接解釋清楚來的輕鬆。但是你也需要知道,時刻關注你的只有你自己,你也只是別人生命中的乙個過客。

3樓:Airy

我以前也是,後來發現,解釋多了別人都覺得沒必要,自己幹嘛解釋那麼多,不過有些事情需要解釋人家也要求解釋還是的解釋解釋的,感覺這不是個事兒耶,需要就解釋不需要就不解釋看自己需要可否和別人需要可否

4樓:鹹魚不翻身

以前總喜歡解釋,怕別人以為我是乙個不值得相處的人,因為我很在乎別人對我的看法,一直小心翼翼,生怕做錯了事情。後來慢慢釋然了,自己活著開心就好,只要做法符合道德與法律,我想幹啥就去幹啥,何必糾結一些小細節。會離開你的人早晚都會離開,肯留在你身邊的人才是最值得相處的

5樓:請輸入您的暱稱

因為累了,所以不想解釋了。

乙個人問你乙個事情,你滿懷熱情的開始給他開始解釋。

然後你發現,無論你說什麼,無論你怎麼解釋,他都會找到自己的理由來反駁你。

下意識的反駁他人可能是一種普遍的習慣吧???

6樓:九秋

很多時候是帶著疲倦的心態對待事物,然後就缺乏了主動性的解釋。然後就真的沒有對待問題本身作為解釋,而不是對待任何問題都是以一種習慣性的態度去處理。並不是不解釋就是一種可取的方式,也不是解釋就是多餘。

我們對待事情不能一概而論。要有辯證的思維。加油。

7樓:安徒生丟了童話

小時候,我們心中充滿Sunny,對事事充滿了探索精神。當別人誤解了自己的意思,或者完全聽不懂時,我們就會認認真真地百般不厭地給別人講自己的本意,從頭講到尾,把每個細枝末節解釋得清清楚楚,生怕他們再次聽不懂。

長大後,我們會變得麻木,覺得生活索然無味,對任何事物不再像小時候那樣充滿好奇心了。當被人誤解了,為自己解釋的話語已經到了嗓子眼,但從嘴裡說出的卻是:「唉,你愛怎麼想就怎麼想吧。

」就是覺得說了你也不會懂我,還不如不說,越說越不懂,誤會也變得更越來越深……

有時候我也會疑惑,為什麼我會變成了這樣。如今經歷了太多的人來人往,聚少離多,我終於明白了,人的一生會遇見很多個人,有些人只是匆匆在身邊經過,而有些人卻能成為此生的好朋友。

人無再少時,花無百樣紅。珍惜現在的青春年華吧,讓我們敞開心扉,去迎接屬於自己的那乙份Sunny。

8樓:肥大帆

個人見解,就我自己來說,因為每次解釋和我預想中想要達到的目的不同,所以,久而久之,就覺得解釋也是一種徒勞,非要定乙個好壞的話,那就是壞吧,畢竟,面對狀況出現的時候若連解釋的心思都不想動了,也許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糕,或者誤會更深呢。不喜勿噴哦

9樓:打不死的令臸

我今年二十歲,發現自己越來越不想為了一件事去刨根究底,去跟別人爭論不休.

這樣的習慣是好,也是壞.

有些事沒必要再去努力爭取,橫豎都顯得多餘

情緒的盡頭不是髒話,不是發洩,而是沉默.

楊冪在節目中也有說到:你真的覺得別人會關心你嗎,你覺得有多少人能有感同身受。我去醫院的時候是大半夜,首先大家都睡了,第二天大家醒了.

哎呀,親愛的沒事吧?哎呀,她工作太辛苦了。到此為止,你往下去看一看,每乙個人都很辛苦,所以你憑什麼要別人了解你的辛苦。

可能有些話我藏在心裡一直想說出口,當我說出來了,你就是一聽,或許你會想一想,也就到此為止.之後呢?沒有之後了.

我的情緒表達出來了,你反饋給我的是啊,就這麼一回事啊. 我還能再說些什麼呢?再說我這裡那裡,是不是多餘了.

我選擇不解釋,這件事在我這裡是件事,我把它放心上了。我也不希望當我拿出來的時候,你不到一分鐘就忘記了.所以我覺得沒必要說沒必要再談下去.

哪怕是我再誠懇,哪怕是我多麼真誠的說.你會以為是什麼?我不知道,人心隔肚皮啊.

太重感情的人沒法談心,因為他們對事不對人.

每乙個懂事冷靜的人,都會有乙個很傻很天真的過去.

有些事明白就不必說破,有些人看清就好不必拆穿。看你二的人很多陪你二的人少之又少

經歷的多了也就沉默了,因為不會有人懂也不會有人問.

是好是壞都在心裡

10樓:2021只有354

看對誰了。

但更多時候,解釋真沒啥用,懂你的人,不需要解釋,不懂你的人,解釋都多餘。

做自己吧,只要不傷天害理,管他們怎麼說呢,你在一百個人眼裡,可能有一百八十種可能,你控制不了,所以做自己最好,把自己取悅好了,心情好了,做什麼都順了,你成功了,就會有你想不到的人瞬間要和你做朋友。到時候你不用解釋,甚至出言不遜,人家都認為你說的有道理。

人啊,就是這樣。可笑吧,好說好商量永遠低人一級,還不如在有限的時間強大自己。

11樓:

同感,之前別人說出乙個自己不認同的觀點,自己總想和ta解釋這樣做會怎麼怎麼樣,後來發現,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你也沒法改變別人的想法,所以,後來再次聽到別人說出乙個自己不認同的觀點,自己就懶得去解釋了,自己心裡明白就行了

12樓:溫蒂何

這樣的習慣不能說是好是壞。我覺得現在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有和你一樣的感受。個人感覺其實也是趨向成熟的一種標誌吧,為什麼要解釋這麼多呢?

懂你的人自然懂。不懂你的人你解釋再多也沒用,反而有可能適得其反。每個人能遇到交心的知己寥寥無幾,這世界最能與你感同身受的也只有你自己。

13樓:境由心生

這樣非常好,千萬別再解釋了

事實上如果有人誤會你了,你即便解釋了也是越描越黑

不會誤會你或者始終相信你的人,你也不需要解釋

而且告訴你個更扎心的事實,那就是想誤會你的人根本不會在意你的解釋,你的解釋並不會改變別人對你的任何偏見

在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我也從乙個內心敏感極怕被誤會,總想解釋些什麼的乙個人

變成了現在只在兩種情況下才會解釋

第一種,我關心的人誤會我了,並且傻了吧唧的在那裡瞎傷心,因為我關心他們,出於不忍心看他們傷心這種心理,所以我會解釋

第二種,法院誤會我了,我肯定是要解釋的

其餘的,什麼泛泛之交,愛誤會隨他們誤會去,沒什麼好解釋的,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14樓:苗苗

失望攢多了就會離開,可是當你不能離開時,只能麻木的聽著他們說。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養育之恩大過天,可年齡的差距帶來的不理解代溝一直存在,無法擺脫,即使雙方都在努力

高二寒假,我想報練字班,七天一千塊錢,當時同班的乙個女生和我一起報的,我以為只要是學習,我的父母都會支援我,但是在他們眼中,練字對於我的成績並沒有益處,而且他們過年就在家呆半個月,他們想讓我陪在他們身邊,事實上呢,事實是作為乙個文科生字好不好看很影響分數,當時我已經高二了,即將面臨高三,但是我的成績停滯不前,我的父母只知道每次考試我的名次都很不錯,可是呢,我所在的高中雖然很厲害,但是學校重理輕文,我又在文科普通班,所以班裡的名次不能代表什麼,這些我當時也一一解釋了,我爸也給了我錢,但是他說你要去就去吧,這樣我跟你媽媽只會覺得你是個不懂事的孩子。

高三上學期期末,我的名次下滑,因為我的地理太差了,我的整體名次班級前三,地理幾乎倒數,我和我媽說我想補課,補一下地理,我媽問我你以後是要學這個專業嗎,我愣住了,這一次我沒有解釋,因為我知道她不會聽的

後來高考發揮失常,我想復讀,我以為他們沒有理由阻攔,然而就像是我想做的事他們都要反對一樣,這次他們一樣不許,理由是既然今年沒發揮好,怎麼能保證明年就不會掉鍊子,這一次我奮力爭取,因為我知道,這關係著我的一生,但是失敗了,而且我爸說早知道這樣,當時怎麼不好好學。我笑了。

成年人都不容易,可是孩子未必活的順心

15樓:Sharon Lee

1.因為解釋需要耗費心力,並不是每個人都值得這份解釋。

2.人與人之間認知是有鴻溝的。換句話說,解釋未必有用,有時適時的閉嘴反而對雙方都不尷尬。

3.親密關係間需要的解釋未必是事情的原委。背後的訴求更多是情緒的表達以及希望「你懂我」的小小心思。

4.非親密關係的解釋有時就更無必要了。你花費心思解釋未必有用。那又何必解釋呢。時間是歸屬於自己的,處理好最重要的人際關係已經不簡單了。

5.這個習慣很難直接評定是好與不好。因情境與背景而定吧。而且很多事情未必都是非黑即白的,成年人的世界哪有那麼簡單。

6.三觀的形成以及處事原則的養成其實是深入基因的。很多時候沒必要為了迎合別人而太苛求自己。也無需懷疑自己。

7.放輕鬆點吧,人生漫長,慢慢悟!

16樓:ZRJ

成長的過程就是乙個改變的過程,沒所謂好與壞,自己有自己的一套為人處世的方式就好,畢竟人這一生短短幾十年,你不可能讓全部的人都喜歡你

為什麼感覺自己越來越笨了,越來越不會學習

bigger桂 其實真的是因為自己還不夠努力。之前我們高三的老師告訴過我們一句話 量變引起質變 現在就相當於是你的乙個瓶頸期,你被困在了這裡。相信我堅持努力,你會發現自己的思路就被開啟了,學起來就會很輕鬆了。 大魔王 曾經,我們都待學習如初戀。但正如愛乙個人一樣,有誰能將乙份感情,維持那麼久,在心灰...

感覺自己越來越不喜歡和人聊天是什麼情況?

止境 我就是發覺現在年輕人普遍現象。1.沒有利益相關幾乎越來越不會聊。現在人更實際。也可能節奏變快了。2.社會越來越有序和人際界限明晰,所以越來越保守和自我保護。而且小伙兒子也不看女生了。我觀察,理工類根本不看女生。去圖書館的男生都是旁若無人的境界。 雲致 我也是嗷。最近越來越不喜歡跟人聊天,看見社...

你為什麼越來越不喜歡喝酒了?

相反,人到中年,越來越喜歡喝點了。但不像年輕時那樣不知天高地厚的猛喝到不吐不撤場。現在享受的狀態是和三五好友偶爾淺酌一下,點到為止,不喝很多。深夜下班回家小喝幾口酒,然後洗澡睡覺。 趙趙趙同學 以前年輕時我很喜歡喝酒,因為工作和生活壓力大,依賴酒精的麻醉。現在徹底戒酒了,一是因為喝酒真的傷身,沒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