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精神科醫生,病人自殺了是什麼感受?

時間 2021-05-05 23:39:36

1樓:優木

首先,他們應該不是束手無策。我猜測更可能的情況是,承認這是一種可能性,並且在心裡尊重患者對自己生命的選擇權,雖然他們並不願意看到這種情況的發生,雖然他們也會在專業上盡自己的努力。

其次,醫生做診斷並不是完全憑患者的主訴症狀,他也在判斷你的狀態,是否是在以笑容迴避痛苦等等,換句話說,在溝通中,你是否隱瞞痛苦,他是能夠看到的。再換句話說,他診斷你是否抑鬱症不是單純看你的具體感受,而是看你描述感受時候的狀態,如果能夠觀察到無意識的克制行為,他就可以根據你敘述的事實和情感表達強度來推測你目前的壓力狀況和情緒處理能力。對於用心且有心的醫生來講,這並不困難。

最後,我猜他們會傷心的,因為他們雖然不需要對任何人的選擇負責,但畢竟聆聽過這些人的故事,也用心分析過如何才能幫助他們,病人們是他們生命中一位位的有過重量的過客,是人應該都會有一些傷感。只不過他們見慣了各種形式的悲歡離合,心理建設可能比較強,反應可能比普通人小一點。

我對醫生乃至國內的諮詢師群體好感不多,因為他們否認我的創傷。但是站在他們的角度想想,有些東西不在他們的控制範圍內,他們能堅守在崗位上,也確實不容易了。在他們的認知水平下,我理解他們的錯誤,雖然不會原諒,但是還是想借你的問題寫下自己對他們的理解。

2樓:

想起乙個醫生,她對我的表情包含著真真切切的擔憂。

現在失聯很久,但每當我情緒穩定的時候,想起她都會陷入沉思:

這個世界,是她給過我最大的、不帶同情的善意。

3樓:曹舟力

應邀!我不是精神科醫師,患者自殺的遺憾和內疚是肯定會有。

我聽過一位大佬的回答是,覺得自己很慶幸沒有遇到過,如果遇到大概受不了……

不過,剛好回答了

意識,意味著選擇,人生本來就是克服與超越的。

如果只是困在抱怨中,防禦性地抱怨他人,抑鬱地責怪自己,那未免太可惜。

醫生不是神,這次疫情有多少位醫師們去世,誰來負責那些感受?

精神科醫生其實是負責自己感受的,每個人都是。

而患者往往不是活成了客體去所謂負責他人,就是把他人功能性使用,這樣其實不好。

要學著理解和思考,即使高壓之下很難,之後要會。

要明白我們對於決定要死的人是要尊重對方的選擇和生命權的。

而在專業上,我們要能堅定清楚自己所作的。

比如自殺安全評估

從主體的心理防禦機制來說,是會自然調整的,會有各種意識到意識不到的策略。

4樓:久久來 王君

這個科室問題我不大懂

目前為止目前為止,我總共接觸兩個精神科相關的醫生乙個是我的發小,他在乙個精神病醫院實習,幹了大概有半年多的時間就辭職了,他有點承受不了,他說科室的內鬥太嚴重了,就跑出來了,然後跑到南方創業了

另外有一次是在動車上遇到乙個精神科的乙個小夥子醫生吧,比我年紀小很多,他跟我說中國的醫生待遇各種差,不如美國的醫生,美國醫生待遇各種好,我所知道的是,他就是乙個精神科的醫生,我當時內心挺詫異的,我想的是如果是在美國,他可能成為不了醫生

精神科的腦功能成像檢查是什麼,醫生說不是核磁,那是什麼呢,有人懂嗎?

精芬的芬蘭人 fMRI對於診斷參考意義不是非常突出,也有一定參考價值,對於精神病理學有重要意義。普通的MRI至少可以排除腦器質性 佔位性病變,fMRI可見不同腦區功能啟用 抑制 水平的高低。但沒有證據表明某腦區功能水平的高低會導致精神障礙,指標的正常 異常的 參考範圍 是不明確的。腦區功能水平與精神...

作為心理諮詢師或精神科醫生,你看到哪些非專業人士會驚訝的人性秘密?

田凱 這個問題吸引了我,說一些馬上想到的,有了再多我再補充。手打。1 不管是多麼強大和高功能的人,內心裡都希望被人喜歡 被疼愛。2 不管多麼嚴重的行為惡劣,冷漠,內心總有柔軟和真善美得部分。3 越是看上去很嚴苛,內心裡越有乙個脆弱 需要被關愛和心疼的孩子。4 完美主義的外在,往往是內心深處的自卑。5...

為什麼精神科醫生不正面回應患者是不是抑鬱症?還有為什麼有些精神科醫生對心理諮詢表示不屑?

一境心理燕子姐 是不是抑鬱症,其實沒有客觀統一的標準,所以負責的醫生不會輕易下這個診斷。第二個問題,只能說明這樣的精神科醫生病理思維比較嚴重,就是嚴重忽略心理的作用機制,也說明其學術不深,否則生物心理學上心身一致的觀點應該有的。 煤球是只大灰貓 第乙個問題,醫患關係緊張加上你的病症可能存疑,不給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