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中藥慢不傷身有道理麼?

時間 2021-05-12 08:30:33

1樓:中醫道家門徒

一副到幾副藥就好的案例,你有沒有見過?

所以中藥並不慢,是看中醫的水平。

「純中藥」有什麼意義?為什麼要強調「純中藥」?

市面上經常見到這樣的宣傳這是為什麼呢?

中藥首先應該是天然來自自然那麼就不是人工合成與提純的了換個角度就是蔬菜為什麼有機的好? 因為有機的天然長成的甚至不含農藥化肥除草劑(我的藍莓就是) 這些東西進入人體好的部分被人體所吸收不好的部分就通過大小二便排除出去了也就是不會累積在身體裡

道家是講「天人合一」 通俗來講就是追求自然順應自然也就是這些自然的東西人體才好吸收代謝主要是不累積在身

如果累積在身結果是什麼就是各種腫瘤咯

有宣傳說轉基因致癌原因就在這裡因為它是非天然的累積到最終就是腫瘤科學家不好解釋我來解釋

一句話就是:純中藥不會累積在身

2樓:Eidosper

1 中藥這種事,水平越好,時間越短。知乎有位中醫通常開五副,給我看病的中醫每次開兩副。

2 是藥三分毒。

3 頭痛醫頭是庸醫或者西醫。

3樓:「已登出」

一粉頂十黑。

中醫是治病救人的,這麼高度複雜的專業不是普通人發發貼子能深入了解的。

請尊重知識,要是真粉有空就打聽下當地哪個中醫水平高,平時多去觀察下,看患者口碑。如果真需要時候也不至於亂投醫。

中醫師之間水平的差距大致相當於小學生和博士的差距,哪怕是所謂的食補也建議聽聽專業中醫的建議,真粉就花點診費,別被保健品忽悠了再賴到中醫頭上,不要自己想當然。

4樓:綏綏野狐

中藥四氣五味,本來就是以偏糾偏。本來該用寒涼藥卻用溫熱藥,不是火上澆油嗎?有是證,才用是藥。辨證不對,良藥也能殺人。比如之前的龍膽瀉肝丸事件。

5樓:

中藥該慢的時候是慢。但急症用湯藥。在解決了蟎蟲過敏的問題後,我感冒用中藥在乙個小時治好,之前說過兩三個小時是有所保留。

當然現在急症基本上用西藥了,除了我的感冒,至於傷不傷身,我說有條件不傷,你信嗎?

6樓:

這種印象從溫病學派興起就開始了,畢竟那些醫家認為患者體弱不耐攻守,只能慢慢地養著……再加上清末西方近現代醫學開始傳入中國,大家就誤解成了中藥只能慢功夫調理,而西藥真急能治病。

吃多了都傷身,何況是藥呢?

7樓:雨夏

雖然和題主得問題不直接切題,我還是貼一下我對於 @大青蛙 答案意思的總結。

1,意淫出了「廢醫派」「西化派」「傳統派」三個派別,並且毫無根據地認為這三方為了中醫藥存續這一命題開展了一場超越國家利益的鬥爭。《中醫藥法》出台屬於「廢醫派」的成功標誌。2,《中醫藥法》將毀滅傳統中醫,是通過讓大家都學西醫的方法,最終消滅中醫思維。

3,《中醫藥法》的政策無益於中藥產業國際國內發展。

圍觀的各位,不用我多說了吧?

8樓:長興之道

中藥材主要分為三類。

第一類,紅棗,花生,紅豆,木瓜,蜂蜜,紅糖,山楂,銀耳、黑木耳、大白菜、梨、葡萄、桑葚、牛奶、雞蛋黃、甲魚、烏賊魚、豬皮.......

紅蘿蔔,白蘿蔔,胡蘿蔔,青蘿蔔,水蘿蔔......

籌齊七種蘿蔔,群英薈萃,蘿蔔開會,召喚神蘿蔔,包治百病-----顯然在忽悠你。

等等食品類的,你就吃吧,換著樣吃,一般情況吃不壞,沒效果是因為你不堅持。

只需堅持吃,不需要太久,也就一百多年,肯定什麼病都治好了。

第二類,輔藥,君臣佐使中,作為使者使用的,興奮發散類的藥物。

比如人參,以為太貴以黨參代替,為何被中醫推崇,因為人參中含有人參皂苷,興奮中樞神經,短時間強化心肌,弱化版的興奮劑和強心劑。

興奮類藥物加快體內血液流動,讓患者的精神頭顯得特別好,缺陷是傷肝傷腎傷心傷胃。

第三類,主藥,你就看吧,方子裡作為主藥的,清一色的神經毒素類。

馬兜鈴酸,烏頭鹼,硫化汞,硫化砷,水仙鹼等等毒素,正是這些主藥的有效成分。

中醫的整體論,圍魏救趙,君臣輔佐,全是如何利用這些神經毒素類草藥麻痺患者神經,起到止痛陣痛的效果。

9樓:大青蛙

說中藥慢,是因為改革開放30多年來,90%以上的道地藥材都已傾滅。按照中醫理論,非道地藥材是無效的。但是中醫無藥可用,又要用「無效」的非道地藥材繼續混日子,就只能改口用藥效「慢」來搪塞。

改革開放前,中醫裡只有「慢郎中」這種個別說法,沒有藥效慢這種普遍說法。

因此目前普遍的藥效慢,是真中藥基本滅亡的一種口頭表現。在正統中醫眼裡:目前體制內40萬中醫基本都是偽中醫,而市場上90%的中藥材,都是偽中藥(非道地藥材),但真中醫現在面對強大的現實,嘴上最多也只敢承認「藥材質量」差,「偽中藥」這三個字他們不敢用。

還是改革開放後,因為整治中藥材,禁用了許多有毒的中藥和有很大問題的處方,規範了一些藥材的種養殖和炮炙方法。所以,無論是作為安慰劑、還是食品,改良後的老藥方,毒性確實比以前降低了很多。但並非所有的都無毒。

中醫人的這種說法確實與事實情況存在一定聯絡,但是嘴上用這套說詞只是對醜陋事實的美化而已。

10樓:wzrt

你想想小腸吸收營養進入血液的速度沒錯的話應該半小時就夠了 (有可能記錯別怪我)反正我有次風熱感冒喉嚨很痛喝完一副藥過了十分鐘一下就不痛了反差很大的可以體會到

至於不傷身這個真不一定從某種角度說中藥都是毒藥只有在你的身體有毒的時候才需要相反屬性的毒藥和你體內的毒抵消(大概意思)要是開錯屬性的藥人參也能吃死你

11樓:閆衍

中藥哪慢了,風寒風熱辨對證了一副藥下去看看慢不慢

還有中醫治本這個事情啊,說乙個,肺癆。中醫能改善症狀,剩下的含菌率還需要現代醫學幫忙。

中藥不傷身這個,得看服用時間和計量。有毒性的一直吃,該出事的要出事。

12樓:

桂枝下嚥,陽盛則薨!白虎入胃,陰盛以亡。桂枝湯裡的桂枝,甘草,生薑,大棗都可以用作食材,芍藥花可以作食材,其根應該也可以,食材能有毒?

但如果中醫辨證錯誤,陽盛的病人吃了桂枝湯是要死人的!白虎湯裡的石膏可以點豆腐,再有粳公尺是糧食,甘草知母沒毒,如果中醫辨證錯誤,陰盛的病人吃了會死人!

如果自己擅自長期吃中藥是有風險的。醫生開出的方子也不一定能長期吃的。

當然,歷來的風氣是人參殺人無罪

13樓:有點靠譜的中醫

我把你這句話分成兩部分。首先,中藥有些是有毒的,硃砂一類的有大毒,也不常用,一般都是做成丸劑的中成藥。很多治感冒、咳嗽的藥方裡都有百部,這個有小毒,我一般不會內服,最多外用。

我看到有人回答什麼吃人參上火。吃瓜子還上火呢,這不叫有毒。有毒的中藥國家都有明確的劑量控制,萬不得已要破格使用的時候要有副主任醫師以上職稱的大夫簽字,而且配方中也會搭配克制它們的藥材。

中醫裡有一類火神派醫生,喜歡大量使用有毒性的中藥附子,這是有爭議的,所以希望患者朋友們到正規醫院就診,至少要去正規醫院開藥,不要輕信民間專家或者診所。另外關於服藥時間,之前有個病人找主任看了回病,主任開了兩周的藥,患者吃了覺得不錯,吃完複診的時候沒掛上專家號,就掛了個普通號,讓大夫照方開藥。大夫一看那個方子,說你這個藥最多吃兩周,再吃的話脾胃就要受不了了,中藥不是這麼吃的。

再說第二個問題,我向來認同慢治病。可能我接觸急性病病人的機會不多。我接觸的病人之所以發病,必然與幾年或者十幾年不良的生活方式有關,症狀可能剛剛爆發,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怎麼可能吃一兩周的藥就好了。

要是好了不外乎只是控制了爭執,或者大量用藥。大量用藥必然傷害身體,咱們治的是人,不是去病。病好了,別的臟器受傷了,這種成就感有意義嗎?

所以中醫慢調體的思想我非常贊同!

14樓:

民間流言缺乏嚴謹,話說太滿多半有失。

1.很多中藥不僅有毒,而且有大毒(例:馬錢子)。

2.拋開劑量談毒性就是耍流氓,人參黃芪吃多了一樣中毒。

3.見效快慢都是相對的,而且療效未必「看得見」。

為什麼說中醫將亡於中藥?

魏魏foreveryoung 大家都在說中藥質量不行,其實這只是一方面 還有很大一方面是出在了體制上 首先上面搞的醫藥分家,用西醫化的方式去管理中醫中藥這種方法從本質上就是錯誤的 有些東西可以學習別人,到中醫為什麼能傳承這幾千年必然有自己獨特的地方 請問上面的這些領導們,你們對中醫的了解有多少?說句...

請你說說中醫中藥有多神奇?

zzzzz 當年年輕氣盛,晚飯吃了點辣的 第二天就長了個 榨菜 腮幫子那裡鼓起來乙個大包,去輸液乙個星期都沒好 找了個中醫偏方,拿了幾個像土坷垃的小圓球藥丸,以及一包摻雜著像秸稈一樣的藥面,吃了一頓,然後一上午就沒有從廁所裡出來過,不過榨菜立馬就好了!這麼多年過去了,現在想想,這些瀉藥真頂事 生態農...

說中藥都是安慰劑的人是怎麼想的?

話題終結者 我試過一種中成藥藥效,我吃了十多天桂附地黃丸 什麼牌子就不說了,省的有人說我打牌子廣告 桂附地黃丸按照中醫理論是用來治腎陽虛的,在六味地黃丸這種補陰藥的基礎上加了點肉桂,附子這兩種性大熱的藥。喻意為 陰中求陽 好比六味地黃丸是蠟燭,而肉桂,附子就是點燃蠟燭的火。附子有大毒但經過炮製會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