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症和鬱抑症患者能通過自學心理學自救嗎?

時間 2021-05-12 05:40:33

1樓:

看程度。

你一直在強調「本質」如何如何。請你了解,並不是「生病」就因為本質有問題。

思維改變是乙個比較長的過程,自己學習容易看的過於單一,或者過於散漫。對於現在的你來說,並不是乙個最好的選擇。

心理諮詢師是「陪你走過一段特殊時期的朋友」。很多情況下,來訪者需要陪伴、愛和他人的支援,並不只是乙個思維改變的問題。

有本書叫《思維改變生活》,作者是個澳洲人,寫的非常深入淺出,有很多認知行為的具體操作,推薦給你先試試。如果此書看完後,效果仍不明顯或不能長期保持,建議還是找個靠譜的諮詢師吧。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Thanks(ω)

2樓:小濤濤濤湧起

先推薦你兩本書,不能停止洗手的男孩和腦鎖。一本讓你了解強迫症,一本教你去戰勝強迫症。但是自己的力量有限,就好像感冒發燒嚴重了,你必須需要醫生和藥物的幫助,那已經超過我們自己身體的修復能力,如果條件允許,去醫院精神科看一下,尋求一下專業醫生的幫助,當然自己也要努力——乙個有強迫症的2018級精神科研究生

3樓:劉杍晨

強迫症的形成並不是一天兩天的,強迫症的患者往往家庭教育比較嚴厲(比例較大)當然還有其他許多成因,這個可以查閱DSM—5作參考。

當然我也看到你更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自己,不知道對於你來說獲得別人的幫助會給你帶來什麼感受呢?

有時候我們看書會更加理性化。

強迫症患者有出路嗎?

已重置 強迫症患者有出路嗎?這四個建議可以參考 1 活在當下,在 戰勝強迫症 書中講到,強迫症患者應努力的關注當下,如 吃飯時努力的專注於吃飯的過程,不陷入任何的思考 聯想,如 工作的時候,就努力工作,不陷入任何無關的思考 聯想,以此類推。2 規律作息,強迫症患者應儲存有規律的生活作息,如 早上7點...

強迫症患者應該如何重建認知

於飛 我們的大腦就像一台計算機,誘發因素就像指令,會引發一系列的自動化反應。焦慮 疑病 恐懼 抑鬱和強迫症等背後是負面情緒,而負面情緒背後是自動化思維,即對已經發生事情的解釋 歸因和評價,及對未來的推理與設想,改變了想法就能改變情緒和減輕症狀。但改變想法並不是一件容易事情,需要掌握方法並且長期練習。...

強迫症患者怎麼獲得自己的愛情?

我覺得強迫症患者應該先讓自己的強迫症好到一定的程度再去談戀愛,如果每天都很痛苦,連日常的工作生活任務都無法完成的話,又如何體會愛情的美好呢,又如何經營和維持一段感情呢。如果本身的強迫症不嚴重的話,那就像正常人一樣去生活,在正常的生活節奏中療愈自己,也收穫愛情吧。 許大王 強迫症患者,有很多問題和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