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與民粹有哪些具體區別?

時間 2021-05-06 00:26:08

1樓:

民主就是民主。

而民粹是一種反民主的託詞。

具體的用法是:當你反對民主時,你不說「我反對民主」,而貶低政敵,說「他們是民粹」。

2樓:冭風

在比較兩者之前,首先需要明白他們各自的定義。

西方所謂的民粹主義Populism的原意反倒更加切合我們對於「民主」的定義---人民當家作主。

Populism-----refers to political activities or ideas that claim to promote the interests and opinions of ordinary people./指強調普通人利益或意見的政治活動或思想

這裡只需要將Populism從政治活動或思想公升格為政治制度,或可創造一新詞Popucracy.

但是Populism已被譯為「民粹主義」,而當今中文語境中的「民粹主義」明顯更傾向於貶義,應該翻譯為:Mob rule(暴民統治)

原被譯為民主的Democracy意為:

Democracy-----a system of government in which people choose their rulers by voting for them in elections./一種通過投票選舉統治者的政治制度

所以Democracy可以翻譯為特指「選票制民主」

所以,對應的翻譯應該是

民主:Populism/Popucracy

民粹主義:Mob rule

Democracy:選票制民主

3樓:晨晨不怕

不要看現在的西方民主,題主應該把時間回撥五十年到一百年。

看看那個時期,已經較為成熟的西方民主——工人階級沒有選舉權、女性沒有選舉權、有色人種沒有選舉權,等等。

再回看古希臘的經典民主——奴隸沒有選舉權、無產者沒有選舉權、女性沒有選舉權、非雅典公民沒有選舉權,等等。

這個民主的特點能看出什麼?很顯然就是精英化。民主是精英的民主,而非泛民的民主。

那麼來看現在的民主——無產者、乃至吃福利者有選舉權、永久居民有選舉權、乃至一些地方難民都有一定程度的權力。

這個就是民主主義和民粹主義在制度上最明顯的區別。導致的結果就是,超過精英數量數十倍乃至數百數千倍的「暴民(mob)」獲得了可以左右國家的權力。

用我自己的話說,一百年前或者古希臘時代的民主叫民主,現在西方的民主,應該叫做泛民主或者民粹。

兩者因為思想的不同而在制度上表現的差別,呈現出的結果就是,民主是精英治國的工具,民粹是給社會失敗者宣洩情緒的工具。

4樓:

民粹本身確實有問題,但在現在的環境下,很多罵「民粹」的,就是把它當作「民主」的蔑稱,而非他真覺得「民主」好,「民粹」差。

想核實這一點很簡單,了解一下他對傳統意義上的民主的看法就行了。

5樓:白羽夜鴉

「民眾樸素的想法」至多是愚蠢,「民粹政治」往往是狀況糟糕到不能再糟糕時,民眾直覺(自救)本能反應的結果——而它導致的局面,幾乎必然肯定是違背「理性人原則」下長期利益的。

但歷史從來就不遵循理性人原則……

而西方如今種種問題的根源,正是對原教旨意義的「民主精神」進行去精取粗的結果,即,手握選票的民眾失去了對問題根源的實際制衡能力,卻不得不承擔社會變壞的一切後果,這比民粹政治還要糟。

民粹政治的制衡方式是絞刑架,雖然粗暴、愚蠢,但是至少有用……

6樓:Simon

民主,就是可以產生乙個代表先國家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國家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國家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某種政治力量的政治環境。

民粹,則是可以產生乙個只能代表先國家一部分生產力發展要求,只能代表國家某階層文化取向,並只能代表某些階層的利益的某種政治力量的政治環境。

7樓:卡拉迦迪斯

論跡論心……我來說說論心

凡是向著多元化、去區別化方向前進努力的就是民主

凡是向著區別化、單一價值觀方向前進和努力的就是民粹

8樓:

民主制國家的「人民」的概念和君主制國家的「君主」的概念其實有一點類似:在宣傳上,強調國家主權歸屬於人民/國王,強調人民/國王掌控國家的天賦權力(主權在民/君權神授),然而在實際操作中,都是實際由掌握話語權的政治精英階層進行實際決策,對他們來說,如果人民/國王的意見和自己的理念不一樣,而且人民/國王希望繞過自己直接行使按照本國意識形態應當享有的掌控國家的權力,是一件很危險的事情。

君主與這樣的政治精英階層意見不合而希望繞過他們行事,就被稱作「暴君」「桀紂」。

如果民眾和這樣的政治精英階層意見不合而繞過他們行事,就被稱作「民粹」。

9樓:飛奔的馬達

瀉藥,話不多說,直接看圖:

最後插播一則廣告:

直播預告丨「飛奔的馬達」即將直播,快來訂閱TA的直播間! https://www.

10樓:

沒什麼區別。人為定義而已。

高迎祥,李自成起兵了。

你站在大明王朝角度看,他們就是暴民,是祖國面臨外來侵略時反而搞破壞的漢奸。他煽動人民的手段就是民粹。

你站在貧民百姓角度看,他們是反抗剝削階級的英雄,他們是得民心的,他們代表的觀點是符合民主的。

11樓:BeingLate

民粹是民意的不理性分量,理論上是客觀存在的現象,但是沒有有效的觀測方法。因為判定理性與否涉及到觀察者的能力和立場,所以這個詞就變得沒有實際意義了。

12樓:懶獅子

民主是人民群眾清醒地認識到,不但要享受主人的權利,也要承擔主人的義務,不但要享受主人的福利,也要被追究責任。說的直接一點,就是我們這個家族或者說我們這個國家的夢想是要全體人民共同去創造的,必須要擼起袖子加油幹

民粹就是人民群眾指望選出乙個主人,帶著他能夠過上美好的生活。只想享受,不想幹活。

說的直白一點就是民主是民眾要當主人,民粹就是民眾還想當奴隸。

13樓:豆豆家的水水

這事好說不好聽。

前幾年,大傢伙一起「豆你玩」,「蒜你狠」,搶著買碘鹽的時候。

我拿出資料告訴那幫親戚這東西不要跟風,但是他們沒聽。

我想如果當時這種事是投票表決的話,我的看法肯定不能算是大多數人民的看法。

但是大多數人民做出來的決策,就一定是對的好的嗎?

我大概是從那以後,開始思考民主到底是什麼,也是從那時候開始不再是個憤青的。

所以這道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只看支持者的多少,而不看結果的民主,叫做民粹。

民粹天然具有對精英的不信任,而這是不可調和的,因為精英能幫你,也一樣能坑你。

解決辦法只有發展教育,讓大多數人的認知水平接近精英。

這也是很多第三世界國家玩民主玩不好的原因,教育水平不如人家發達國家,玩著玩著就能玩成民粹。

14樓:最近一直忙於睡覺

民主制度,一般分為直接民主、代議民主,也有混合類民主(Liquid democracy、delegative democracy)。

在直接民主中,公民作為乙個整體組成乙個權力機構,並直接就每個問題投票;

在代議制民主中,公民從他們中間選出代表,這些代表聚集在一起組成乙個權力機構,代表民意決策,例如立法機關;

而在流動民主中,選民可以直接投票,也可以將自己的投票權力委託給其他參與者;選民也可以為不同的問題選擇不同的代表。也就是說這是一種一定程度上混合兩種形式基本形式的民主。

乙個社會中的個體A個人可以將他們的權力委託給另乙個個人B,並在任何時候再次收回這種權力。

民主的本質可以抽象為一種集體決策的方法,運用在政治生活中的決策,其特點是在強調集體決策的乙個重要階段參與者之間的一種平等。但是民主定義所要求的平等可能或多或少程度不同,取決於民主的不同形式,

投票示意圖

民粹問題,有些複雜,我們先從不同學者的回答中尋找共性。

A thin-centred ideology that considers society to be ultimately separated into two homogenous and antagonistic camps, "the pure people" versus "the corrupt elite," and which argues that politics should be an expression of the volonté générale (general will) of the people.

在一種狹義的看法來看,認為社會最終被分成兩個同質對立的陣營,「純粹的人民」與「腐敗的精英」,並且所謂的政治應該是人們一般意志的表達。

此定義根據:Mudde, Cas; Kaltwasser, Cristóbal Rovira (2017). Popul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opulism's core consists of four distinct but interrelated concepts:

1.The existence of two homogeneous units of analysis: 'the people' and 'the elite'.

2.The antagonis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ople and the elite.

3.The idea of popular sovereignty.

4.The positive valorisation of 'the people' and denigration of 'the elite'.

民粹主義的核心包括四個不同但相互關聯的概念:

1.存在兩個同質的分析單位:「人」和「精英」。

2.人民與精英的對立關係。

3.人民主權的觀念。

4.對於人民的積極評價,以及對於精英的負面評價

此定義根據:Stanley, Ben (2008). "The Thin Ideology of Populism".

Journal of Political Ideologies.13(1): 95–110.

Pits a virtuous and homogeneous people against a set of elites and dangerous 'others' who are together depicted as depriving (or attempting to deprive) the sovereign people of their rights, values, prosperity, identity, and voice.

使乙個同質性的人民群體與一群精英和危險的「其他人」處於對立狀態,後者這些人共同被描述為一群剝奪(或試圖剝奪)主權人民的權利、價值觀、繁榮、身份和自由的聲音的人們。

此定義根據:Albertazzi, Daniele; McDonnell, Duncan (2015). Populists in Power.

London: Routledge.

那麼,民粹制度的本質就出來了,它試圖去對立兩個同質化的社會群體,這種對立通過貶低一方和對另一方保有積極看法。

再說差別,我們在做定義時,一般定義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描述性的(descriptive),一類是規範性的(normative)描述性的定義試圖準確的涵蓋所有屬於被定義物的物件,但是規範性的定義則試圖去把一些定義項無法解釋的物件排除出去。

我們對於兩種主張都做的是描述性的(descriptive)的定義,那麼從規範性來看,民主或者民粹都沒有把對方進行排除。

那麼就是說,這兩個不是對立的定義。

我覺得民粹主義可以起到民主矯正的作用,尤其是代議制度民主,它有助於動員那些感到被排斥在政治決策之外的社會群體。它還可以提高社會政治精英對社會大眾關切的認識。民粹政治家多依賴於民眾對現有民主制度的不信任和對特定政治人物的信任,去煽動兩個社會群體的對立,這是一種政治情緒,這是因為它的主張定義本身就帶有一種褒貶性,會帶來情緒。

民主主張者,可能覺得相比於人物,和社會情緒,社群對立,真正能保障人民意志的制度更可信。就像卡爾波普爾所說

「問:誰應當統治?答:

最好的人 ,人民,大多數人。以上為幾種常見答案。但這個問題提錯了,應該由這個截然不同的問題替代:

怎樣組織我們的政治結構,使得壞的或無能的統治者不會造成太大的傷害 ?」——卡爾波普爾如果想學習政治學,從頭開始學習的話,應該閱讀哪些專業書籍?

民主德國(東德)對二戰的反思與清算有哪些?具體過程與成效如何?

王保保 模擬中國在文革時候,抗日戰爭就是講腐朽的國民黨反動派,國民黨的大潰退和我黨在延安蘇北多麼英明神武。至於南京大xx,死的是國民黨反動軍人,跟我黨有關係麼 東德對納粹的反思自行腦補,反正東德也認為 蘇聯和中國也認可 自己在反法西斯戰爭中做出了巨大貢獻,自己也是勝利者,自己也是英明神武。希特拉,那...

網紅與意見領袖(KOL)的區別具體有哪些?

審題,問題提得不是很好。看你怎麼定義網紅了。狹義理解網紅,就是賣 好看的皮囊 的那幫人,這時候回答題主問題,區別太明顯 好看的皮囊賣色相,有趣的靈魂賣觀點和技能。前者是網紅,後者是KOL。廣義理解網紅,只要是net red,從網上紅起來的,都叫網紅。跟KOL是部分包含的關係。因為網際網路起家的KOL...

気 與 気 的具體使用區別有哪些?

首先從性質上來說,気 相當於乙個他動詞 而 気 則相當於乙個自動詞。所以在使用的時候前者用 気 後者用 気 其次從意思上講,前者表示擔心 在意,相當於 worry about 後者表示不由自主地去想,相當於 think about often 多用在表示喜歡的情況,當然具體意思也還要看語境。例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