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C 邊際消費傾向 1

時間 2021-06-04 02:22:50

1樓:王相及

MPC<1 可以從消費者理性(存在乙個效用函式)之中推導出來。

我們就用乙個兩期問題說明這個,

使得,其中 是儲蓄收益率。那麼不難推導出來,消費的選擇 滿足first order condition,

此時可以證明,這個方程的解滿足 。

MPC 的定義是 d(某期的消費)/d(permanent income),MPC<1是針對乙個理性的消費者的結論。

但以上的情況很明顯違反了"從1元的收入增加中掏出多少用於消費" 這個MPC的概念

你說的這幾種情況,嚴格說都不構成否定MPC<1這個結論。

首先,如果考察乙個群體中的收入、消費的分布,繪製出 的對應關係,也就是說能擬合出某個函式描述 ,那麼此時的 指的其實是heterogeneous 消費者的empirical distirbution 下的斜率,根本就不是所謂MPC。此時如果觀測到 >1,只是說明由於heterogeneity,導致了representative consumer不存在。

其次,預期收入增加,說明有新的訊號(signal)。這裡有個問題是消費者在更早期有沒有意識到這個訊號可能是存在的(儘管他在當時不能觀測到這個訊號)。如果沒有意識到,那麼他就不是時間緯度上理性的。

在他意識到這個訊號的假設下,在新的一期,由於觀測到了新的訊號,導致 E_y" eeimg="1"/>,此時的permanent income 其實是增加了。此時增加的消費,並不能說明MPC>1。

第三,有可能構成否定MPC<1 的是discontinuity,也就是說,某個消費品是discontinuous的,只能乙個乙個買,每乙個都很貴。此時破壞的是原來假設中preference 是continuous的假設。我個人認為這個問題沒有什麼有趣的地方。

邊際產出遞減?

極簡經濟學 每個投入的要素依次發揮作用,第乙個人生產完了,考慮是否多增加要素投入,以此類推。如果是這樣的話,後乙個人的邊際產出不會影響前面人的產出 生產已經結束 但隨著勞動的投入,資本會變得日益擁擠 比如土地 這會降低新投入要素的邊際產出。如果不是這樣的話,生產者可以憑藉一畝土地,通過不斷增加勞動的...

邊際效益會不會遞增? 邊際效益遞減規律是為什麼?

方枕枕 我的理解是 邊際效用,可以這麼理解 新來的 新增的,是否做得又快又好?思考邊際效用的變化也要相應地思考邊際成本的變化,還要對應思考平均效用 平均成本的變化。就像有答主所說,理論並非過程,邊際效益最終一定會遞減,但邊際效益在過程中並不一定始終遞減。比如drug 例 不過最終結果是遞減的。例 還...

邊際成本是什麼?

邊際成本是機會成本,是面向未來的一種 增量 是多增加乙個產量後,相應增加的那部分成本。你做了這件事,成本就出現了,你不做這件事,成本就消失了,這種成本的 增量 就是邊際量。微觀經濟學告訴我們,理性人只考慮邊際量。這麼說還是太抽象了,舉幾個例子 1 兩年前有個投資專案,你為了調研該投資機會有多大的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