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為什麼很難發展?

時間 2021-06-03 02:44:05

1樓:中小企業資料交易

對於中小企業來說,資源受限應該是企業最大的問題,沒有資源就意味著市場很難建立,所以經常有一些中小企業會出現這樣的問題:「起大早,趕了個晚集」。

當然,基礎的一些房租、員工工資等也會讓企業充滿壓力。

總之,做企業難!

2樓:律先生法律諮詢

剛剛回答了乙個《中小企業發展中遇到最大的阻礙是什麼?》,就看到了這個問題

我直接複製好了

像餐飲行業,首先賣的是食物,其次才是服務,服務是加分項,但如果食物不新鮮、不衛生,客戶就不會關顧第二次!

像法律服務,首先賣的是高品質、高質量、高速的法律服務,第一年常年法律顧問可能給你,任你吹得天花亂墜,但只要這一年不專業,沒效果,甚至客戶半夜找你找不到你,第二年就不會找你了,這是很現實的,今年不直接解約就是給你留面子了!

人力成本,目前來說是佔企業支出的大頭,可能你拿到手裡的工資是5000,企業至少花去了7000,100個員工就是70萬,1000個員工就是700萬,這還不包括銷售的業績提成、高管等的,是企業發展的巨頭。

在乙個二線城市,企業的房租水電成本是非常高的,尤其是在CBD、5A、4A級辦公區辦公的,乙個月的成本高到不敢想象!

每個企業都存在多少不一的潛在法律風險,法律風險一旦發生,如果沒有預先的防範意識,往往給企業帶來致命的打擊。企業管理決策者法律意識的強弱,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這些潛在的法律風險是否演變成現實災難。所以,企業必須具備風險防範意識,制定完善的風險防範機制,做到防患於未然 。

律先生對長期以來中國企業發生的大量案件中反映出的企業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各類問題進行了歸納分析。在此基礎上,就企業家在經營管理企業過程中更好地防範法律風險提出建議和提示,供企業參考。

律先生說法:企業法務如何建立企業抗擊疫情法律風險的防線?

3樓:培訓師胡一夫

中國中小企業的平均壽命是3年,中國集團企業的平均壽命僅7-8年,與歐美企業平均壽命40年、日本企業平均壽命58年相比,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為什麼會存在這樣的差異?交廣國際專家團提出:組織能力是問題根源。

的確,組織能力是企業基業常青的法寶。而組織能力是由人來承載的,也是由人來呈現出來的。因此組織能力的核心是人才的建設與培養。

企業若想獲得長足的進步和發展,就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在擴張規模的同時進行人才能力建設,才更讓組織能力支撐企業核心競爭力。而企業培訓正是實現這一發展的關鍵手段。

4樓:品牌強國快報

因為中小企業創立的時候,是有自己穩定的客源上下游的。

但是企業主往往不肯去創新局面,例如做一些推廣營銷,也不太懂。

如果專門找乙個人回來打理,又覺得不值得。

就會困在乙個局裡面,寸步難行。

5樓:DO.LIU

從核心兩個點來說乙個是錢乙個是產品。

中小企業融資難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企業規模不大勢力不厚所獲的授信額度就不高而這個小額度對於企業擴張沒有大的助力還要面對融資成本。

產品角度沒有資金投入研發自然產品不具有高競爭力自然也就沒有大的市場份額利潤不高企業自然沒錢投入研發這是個死迴圈。

6樓:晴空萬里

個人認為有這麼幾個原因

1.發展環境有待改善。中小企業發展涉及方方面面,工商,稅務,法律,人力,財務,政策,融資,市場,產品,專利,內部管理,行政審批。

如果上述內容都自己搞,不現實;委託別人搞,費用高,又很難統籌。一句話,為中小企業提供的服務還相對低端,環境差,自然企業發展難。

2.智財權保護不夠,很多企業有產品,還不錯,但活生生被大企業抄襲模仿致死。

3.稅賦過重。中國大企業有尋租能力,稅收,財政在各地方支援力度大。小企業卻沒有。很是奇怪。

4.創新能力弱。每年國家培育的優秀畢業生,出國和公務員是首選。優秀人才進入中國企業的很少。創新難。

還有其他的,大家可以補充。

中小企業erp發展趨勢

Q1 為什麼ERP軟體在走下坡路?哪只眼睛看到ERP在走下坡路呢?如 張小蟲所言,ERP在國內更普及化,更小清新化,更多狼在看著這塊市場。君不見,啥雲ERP,免費ERP都整出來了,當然,用得好不好,是另一回事。Q2 中小企業需要ERP軟體嗎?怎麼定義中小企業呢?10人?100人?企業的盤子發展到一定...

為什麼對中小企業來說,數位化轉型很難?

電商巨鱷進化ing 因為成本比較高,實施起來有難度。1 買系統本身的成本高 2 要替換老一套的方式方法,員工學習成本也會高3 老員工配合度比較低,很多企業買了軟體,最後還是不了了之。數位化轉型,首先得先讓人接受新的系統,還有考量系統本身和企業發展的切合度,再者就是系統的操作性,如果學習門檻太高的話,...

中小企業發展的影響和意義?

暮光花藝 個人本人是從事花藝這個行業,所以對這個問題深有體會,接下來我談談我的個人見解。首先從國家層面分析。本身企業不分大小,根本在於自身能量和服務能力,貫穿所有企業的命脈就是經濟,當地經濟雖說都是在黨的號召下發展,但是都存在差異。所以小企業就是相當於人體的細胞,而大企業也是大得器官,這個問題首先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