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財經中提到的銀行理財產品 時間陷阱 是否屬實?

時間 2021-06-01 09:24:13

1樓:薛鏑

說的情況基本都屬實,可有些事客觀原因造成的,有些是銀行為了月末存款設計的,但終歸是比存款利息高,如果覺得不爽,大可以存成定期,或者參與收益率更高的產品。

2樓:王瑋瑋

題主是否看過銀行理財產品說明書?不知道題主37%和25%的資料哪來的,很多銀行的理財產品工作日是每天更新的。為了存款考核,有一些理財產品會在季末到期不存在故意閒置資金的問題

3樓:馬海洋

任何專案都有乙個過程,捫心自問你策劃乙個專案至少需要幾天。乙個理財產品,沒有一定的募集期,資訊的傳遞給有需求的客戶難道不需要時間?沒有達到一定規模,如何產生效益?

4樓:屈延

無稽之談。理財產品的到期時間設計是有一些小技巧的,比如月末到期最為明顯,也最有意義。其餘如周二起息、募集期三五天等等,就好比桔子的皮,黃瓜的刺,你不想要可以呀,可是那東西肯定就變味了。

周二起息的原因是一周的工作是從周一開始的,周一往往是各種會議的時間,周二相對穩妥,便於處理起息的各種手續。

流動性和收益率是一對冤家,流動性強,收益率必然相對低。覺得4~6天的資金閒置期不爽,可以直接買一年的產品啊,幹嘛買短期的,一年的產品7-8%的一抓一大把呢。

我很想一句一句地批駁一下,可實在是不值得一駁,好如跟乙隻雞講,鳥類也是可以游泳的,有什麼意義呢。哪家銀行現在活期利率還是0.35%而不是0.385%,請告訴我。

銀行的理財產品是怎麼運作的?買這些理財產品需要哪些知識?

humin1234 銀行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畫。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銀監會出台的 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 對於 個...

銀行理財經理總是說非保本理財產品至今都是按照預期利率給的沒有風險,真的嗎?

老實人 銀行的話能信才是怪事!對比一下就出來了,券商只不過盯著客戶口袋的錢,把客戶口袋的錢掏空了就結束了,銀行卻是在大學生剛畢業沒幾年,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就忽悠年輕人去貸款買房,把人家一輩子能賺的錢提前騙光了,然後扔給他們一套房,叫他們振興祖國房地產去!券商,保險公司這些所謂的流氓公司,比起銀行的...

如何看待近期大量銀行理財產品強制贖回?

如何看待2020年8月 部分高收益銀行理財開啟強退模式 其實,銀行理財強退都不算什麼事了,至少的本金和收益還是能穩住拿到手的。因為監管要求銀行理財 淨值型管理 後來新發行的理財產品還出現過 負收益 的 這款產品是屬於R2級的理財產品。理財產品,是會根據風險劃分5個等級 R2就是 穩健型產品 不保證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