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滾動發行理財產品進行期限錯配時如何計算自己的發行能力從而確定發行量?

時間 2021-05-31 06:22:03

1樓:查理

有乙個比較專業的術語叫資產負債管理,Asset Liability Management(ALM),說的應該就是你問的問題。對這塊研究不多,只能簡單說下我的個人理解。比如你的資產端是3年10億,在最簡單的假設下,如果這10億3年後不存在兌付風險,你把這個收入做成3期一年期的理財產品。

由於你的資產端的期限相對較長,因此利率風險高於你的負債端(也就是你發行的理財產品),這一塊風險要計算進去,採用的方法可以做一些未來三年市場利率變動的假設,計算出一定置信區間下的VAR (Value at risk),當然還需要做一些壓力測試,來確保發生極端情況時的償付能力。

可以看到,這裡面有這麼幾個關鍵變數:

1)資產端的利率及信用風險

2)未來三年市場利率的變化情況

3)負債端(理財產品)的給付利率預計

根據這些假設,你可以得到例如99%可靠性下的VAR,然後再根據你的口袋深度來決定。

2樓:劉繼英

銀行有個部門,叫FICC(Fixed Income Currency and Comodity),有專員做maturity match,問他們最合適不過了,是乙個技術活!所以民間借貸不允許自融,也是限制了錯配。

3樓:

Good question!

我今天早上也在看x信的xx網,他們推了很多種產品,期限分別有27天,34天,49天,59天,157天等好幾種,我覺得這個如果不是為了圈錢而是真心想做錯配,是很難的,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他們在債權端對應的資產是12-24-36-48月的產品,是很明顯的短貸長投,所以想錯配,可以靠發行產品的時間和期限進行,發行能力主要看債權端的供給力和資金總量。其實很簡單,你把它看成銀行就行了,宜信現在的規模相當於乙個中等規模的城商行,其產品就是銀行理財,這樣看就容易些。期限錯配和流動性管理需要專業知識,但由於債權端和理財端都有時間限制,錯配比較容易。

理論上,投的越早,流動性越好的當然是約好,其實就和我們小學的應用題是一樣的乙個管子進水,乙個管子出水,啥時候水流幹,嘿嘿~

補充一點久期的管理或債券凸性對沖是有必要的

銀行的理財產品是怎麼運作的?買這些理財產品需要哪些知識?

humin1234 銀行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畫。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銀監會出台的 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 對於 個...

理財,就是買理財產品嗎?

克莉 實際上,理財主要解決手上的錢如何保值增值以及對抗風險能力,也包括買理財產品,只是篩選產品是否符合自身的財務管理。理財產品本身就是來解決問題,但大多數的理財經理只是拿來把公司給的KPI完成,幾乎也沒什麼專業資質的多的是。建議還是自己多做功課,畢竟自已的錢自己管理。 自主品牌 財富可以貧窮,富裕,...

在新加坡有什麼好的理財產品

新加坡房產頻道 看身份,如果是PR 公民的話,買房最好加足了槓桿的話,回報率很高的。如果不是這個身份,稅太好,先投資其他金融類的。這是我是門外漢,沒發言權。 新加坡房產Darren 買房最好啊 開個玩笑 一般定投美股或者滬深三百都可以,可以上fundsupermarket,收益中等風險中等,要有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