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近期大量銀行理財產品強制贖回?

時間 2021-06-09 23:08:26

1樓:

如何看待2023年8月」部分高收益銀行理財開啟強退模式「?

其實,銀行理財強退都不算什麼事了,至少的本金和收益還是能穩住拿到手的。

因為監管要求銀行理財「淨值型管理」,

後來新發行的理財產品還出現過「負收益」

這款產品是屬於R2級的理財產品。

理財產品,是會根據風險劃分5個等級:

R2就是「穩健型產品」不保證本金償付,但風險相對較低,收益浮動相對可控。

比如國債、企業債、央行票據等等。

連這類基本「穩的」理財產品,都能出現-4.42%的收益率,還真的是「活久見」系列。

老一輩的人對銀行理財都有種迷之信任,他們腦海裡的公式是這樣:

銀行理財=銀行存款=保本保息

之前的銀行理財也的確給了他們這種「錯覺」

如今,連銀行理財都不安全了,還能買點啥?

如果是以「兜底」為目的的投資理財,最起碼得做到,長期穩定增長、不虧損、安全有保障。

符合這些條件的,目前我能想到的只有理財類的保險產品,例如年金險。

年金險就是給「錢」買的保險。

保障我們的資金安全,這是年金險的基礎功能。

所有收益和保障都白紙黑字寫在合同條款裡,具備法律效應

不會提前強退,更不可能有負收益率。

只要保單在手,無論投資市場怎麼坐過山車,都和年金險沒有關係。

真正意義上的安全保本、100%剛兌的保本理財。

無論你怎麼浪,做好資金兜底總歸不會有錯的。

當然,年金險是很複雜的保險產品,什麼產品收益高,什麼地方會有「坑」,

總得了解清楚條款,算清楚收益率才知道。

銀行的理財產品是怎麼運作的?買這些理財產品需要哪些知識?

humin1234 銀行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在對潛在目標客戶群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針對特定目標客戶群開發設計並銷售的資金投資和管理計畫。在理財產品這種投資方式中,銀行只是接受客戶的授權管理資金,投資收益與風險由客戶或客戶與銀行按照約定方式雙方承擔。銀監會出台的 商業銀行個人理財業務管理暫行辦法 對於 個...

如何評價多家銀行提前終止785款理財產品?

望京博格 其實本質核心還是利益,因為銀行募集的理財產品也要投資的。銀行的收益 理財產品的投資收益 理財產品給客戶的收益。例如之前買的理財產品約定三年到期每年年化5 但是現在市場根本沒有什麼低風險的資產收益超過4 的,按這個計算銀行每年就要虧1 有些銀行想投資一些高風險高收益的資產,例如海航的公司債券...

銀行理財經理總是說非保本理財產品至今都是按照預期利率給的沒有風險,真的嗎?

老實人 銀行的話能信才是怪事!對比一下就出來了,券商只不過盯著客戶口袋的錢,把客戶口袋的錢掏空了就結束了,銀行卻是在大學生剛畢業沒幾年,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就忽悠年輕人去貸款買房,把人家一輩子能賺的錢提前騙光了,然後扔給他們一套房,叫他們振興祖國房地產去!券商,保險公司這些所謂的流氓公司,比起銀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