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英國殖民造就了富裕國家,而西班牙殖民南美卻沒有?

時間 2021-05-06 08:03:50

1樓:一城東風碎

我覺得這個問題本身就有很大的問題

第一,那些前英國殖民地現在有多少是富裕國家?比例如何?

第二,那些富裕國家之所以富裕與是否遭受過英國殖民是否存在必然聯絡?

所以我覺得不能簡單的就得出英國殖民造就了富裕國家,而西班牙殖民南美卻沒有的這種結論。

2樓:嶺南一片葉

英國在印度算是標準的建設性殖民吧,印度現在混的也還行吧,問題是模仿殖民地大印度有資格嘲笑拉丁美洲嗎?我估計2023年之前印度都沒這底氣,之後也不好說。印吹們可以打我了。

3樓:「已登出」

因為英國比西班牙要先進。

英國從殖民地掠奪的東西到了本國轉化成原始資本用於擴張工商業,而西班牙把成船的金子運回Continental之後,基本上用於裝修教堂,皇室消費和戰爭(都是歐洲大陸的爭霸戰爭,甚至是宗教戰爭,而不是英國那種殖民戰爭或者圍堵Continental老大的戰爭)

就這樣,英國人的殖民地進入良性迴圈:向母國提供原材料而母國回報以技術和移民。西班牙的殖民地基本上是惡性迴圈,資源被掠奪一空,母國除了掠奪還是掠奪,甚至移民都很少,因為西班牙人可以用更廉價的黑人和印第安人。

簡單點說,英國是資本家和新興貴族把控國家政權,西班牙則是腐敗的王室和天主教會把持國家政權。這就是資本主義之所以要比封建主義進步的原因。

至於印度和黑非洲的一些英屬殖民地不甚發達,原因如下。

首先大家要明確一點,雖然英國殖民印度的起始時間很早但徹底把印度變成殖民地的時間卻很晚。印度徹底淪為英屬殖民地是在鴉片戰爭前後,時間絕對不是很多人以為的那麼早。所以印度徹底淪為殖民地的時間,其實也就100年左右。

而且,在這期間,地方上始終是印度的土皇上來幫助英國統治印度人。這一點跟香港類似,高層全是英國人,但基層全是華人。所以印度本質上,從來都是印度人的印度,英國人就算給印度技術和教育,接受教育和技術的也是印度人。

這一點跟美洲很不同,美洲那麼大,印第安人鼎盛時期也就幾千萬人,這還得說是鼎盛時期。這一點跟印度的差別太大了。美洲殖民地的主要居民從來都是歐洲移民。

至於黑非洲。甭管誰殖民,都沒有乙個發達國家,僅有的乙個發達國家南非也是英國殖民地,但目前南非也不是什麼發達國家了。黑非洲啊。。。。。。不多說了。

4樓:哈欠

因為英國在世界霸權爭奪戰中贏了,他的殖民地跟著水漲船高,在世界經濟分配體系中獲利。西班牙在世界霸權爭奪戰中輸了,他的殖民地不但不能跟著西班牙吃香喝辣,還要被宗主國各種剝削。

5樓:

人質量的差別,英國殖民殺光了原住民,間接把低素質人口淘汰了,西班牙反而跟土著混血,移民後代智商都被拉低了,證據就是即使是英國殖民地,只要主流人口不是白人的國家,基本仍然是發展中。

6樓:楚凌風

英國殖民的緬甸,印度,巴基斯坦,辛巴維(威),蘇丹包括後期接手的坦尚尼亞也不是什麼富裕國家吧,南非,馬來西亞馬馬虎虎,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這仨是自治領,本質上比不列顛聯合王國中的愛爾蘭更接近於英國本土

7樓:fore mem

知乎傳統:先問是不是。

其實不盡如此。

英國還殖民了巴基斯坦,那地方比南美強嗎?還有印度,算富裕國家嗎?西非東非發達嗎?印尼發達嗎?

有人說英國還殖民了好幾個其他的,現在都是發達國家了。

可是,以"把這片土地當成我的新領土"和"把這裡的人當成我的奴隸",這兩種殖民是完全不一樣的。

一方面,南美殖民地主要的作用是提供資源(而不是加工生產),而英國殖民地發展了很多加工業,比如著名的"東印度公司"。

另一方面,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都是沒有多少土著居民的(或者把原來的土著趕走或殺掉),也就是說,這幾個國家基本上是以英國人為主的國家(指建國初,而非後期移民以後的情況)英國人把這些殖民地當成自己的家(私有財產)來建設。而南美這裡,不管是西班牙還是葡萄牙,殖民地的土著仍是當地的主要群族。西班牙人跑過去就是當個農場主,採集了資源運走。

8樓:好餓的熊貓

說到這個問題,只要看看偉大的革命導師馬克思的名著《資本論》是怎麼說的。

馬克思說的很清楚,在《資本論》的第24章叫《所謂原始積累》,其中大罵原始積累。所謂原始積累,包括西方的殖民征服、對拉丁美洲的征服等等,對美洲的殖民罵得很厲害,跑到美洲去搶劫金銀、奴役土著。馬克思對這些罵得都很厲害,其中主要罵得就是西班牙的殖民。

可是《資本論》的第25章就很有意思,標題是《現代殖民理論》,講的是什麼呢?他說,西班牙的殖民者都是假殖民。大家知道殖民主義現在成了貶義詞,但在19世紀,殖民主義其實是個中性詞,殖民的字面意思就是移民,而從希臘羅馬時代就大量搞這個東西,所以誰也沒覺得殖民主義是個很糟糕的東西。

而馬克思認為,西班牙這些人在拉美搞得所謂的殖民,實際上是在當強盜,是在搶劫,是很壞的。但是如果真正把勞動者移居到乙個自由大陸去創業,馬克思認為這是好事兒。他認為這樣搞得就是英國的殖民地——美國,他說美國和西班牙不一樣,美國的殖民者是一批自由農民,都是歐洲的勞動者,這些自由農民與西班牙總督之下的軍事征服者是完全不同的。

用馬克思的原話講,他們是「他們是歐洲無產階級的過剩力量」移居美國。他們在美國自由土地上公平競爭,所以大家都相信機會均等

9樓:「已登出」

上面這張是大英帝國全盛時期的地圖(不包括北美十三州),脫離大英帝國母體的現在的發達國家有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這幾個國家都是以盎格魯撒克遜人為主體民族的國家,其中美國在解除種族隔離前盎格魯撒克遜人人口比重佔絕對優勢 ,除了這幾個國家以外,英國還有乙個很重要的殖民地印度,以及很多非洲國家(這張圖不准,將就著看吧)。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如今印度和這些非洲國家都不富裕,北美和大洋洲之所以富那是因為那是人家自個兒要住的地,明白了吧 (‵▽′)/

這張是大英帝國全盛時的地圖,有沒有很震撼的感覺。

10樓:顧安安

因為英國殖民以工業輸出為主,留下了產生財富的原生動力機。而西班牙殖民以商品輸出為主,依靠的是會耗盡的財富。可以以中國的原有資源工業園作為乙個例子。

11樓:如 煙

經濟學領域有一位大牛,叫做Daron Acemoglu.

他用制度經濟學開創性的回答了這個問題,並且運用了實證研究。

因為英國殖民的地方大多屬於溫帶,氣候宜人,適合居住,於是英中國人殺死了很多的原住民,自己跑過去,複製本國的制度,複製本國的「民主」,而這些制度對於經濟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國家成立後走向了良性發展迴圈。

而西班牙葡萄牙大多殖民的是熱帶地區,那些地方並不適合生存且資源豐富,白人去了往往死亡率很高,因此他們創立了掠奪性制度,是一種搶了就跑的模式,這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衝突,而且根本不致力於當地的政治建設。

這只是乙個概要,更多可以了解下這個人,真的大牛,寫的一本書Why nation fails?

不過他有點黑中國,還是上述邏輯,我很不喜歡他這樣,但我又喜歡他觀點。

12樓:矽基生物

很簡單,因為南美在南邊,就這麼簡單。

美國在北溫帶北部。空調普及以前,北溫帶北部、四季分明、臨海、宜耕,

滿足這四條,就發達(此處指製造業發達),不滿足,就不發達。沒有什麼人定勝天,什麼內在因素。統統沒有。人定勝天可以早幾年,不勝就晚幾年。

當然,如果是小國,類似北棒子、李家坡這種,可能因為外因太強大,例外。

國際上發達國家和貧窮國家被簡稱為北、南

20世紀末實現強大重工業的國家和地區:英、法、德、俄(西部和南部區域為主)、日、美國(東北部)、中(東北部)、韓

都處在或主要處在北溫帶北部、都臨海、都四季分明、都有豐富是水資源、宜耕土地

13樓:空山新雨

因為英國是島國不是大陸國家不面臨陸地進攻不太需要國王調動軍隊抵禦外國進攻保護私人產權做得很好

英國的政治制度在當時是最先進的凡是英國制度+東亞人或白人都是發達地區或國家如新加坡中國香港加澳新

黑人大多處於熱帶強勢在於奔跑骨密度大籃球田徑強游泳不行沉底智商不行東亞北亞人智商最高白人其次

發達國家大都位於溫帶這不是沒有原因的

南韓日本經過40年發展已經成為發達國家位於東亞的某國 40多年了至今人均工資不到1000美元原因你猜

別猜了說的就是你蒙古

14樓:MOON凌

背景:西班牙殖民時期主要是在16世紀至18世紀,2023年之後西班牙王朝衰落,內部混亂,海外殖民地不穩。

原因:西班牙鼎盛時期完美錯過工業革命,這造成殖民地一直處於比較初級的階段,以生產農業、工業原材料為主,等到工業革命生產力提高,各個國家加大殖民地投入之後,西班牙霸主時代結束,對新殖民地有心無力,老殖民地投入也有限,所以他的殖民地沒有發展起來。和西班牙相比,英國建立日不落帝國時正處於工業革命時代,儘管殖民地是傾銷市場,但是客觀也促進了殖民地的發展。

個人觀點。

15樓:一團精神能量

拉美九十年代之前很富裕,生活水平並不遜色與歐美,蘇聯解體後一超獨霸的美國對全球進行了一輪兔死狗烹的大收割,拉美是這輪收割的重災區,現在的拉美只是被割完毛放完血後的殘垣斷壁,就算這樣中國開掛般的發展了幾十年人均GDP也才剛剛趕上拉美而已。

16樓:

主要取決於有沒有把土著殺光。沒有殺光土著的英國殖民地,窮的多得是,基本沒有富國,比原西班牙殖民地國家差遠了。

俺們工科生就是這麼既膚淺又坦率!!!

17樓:牛牛Price

你非要說加勒比那些,非洲那些,太平洋小島那些,印度那些都不算英國殖民地的話,那確實是富裕國家,扔掉的這些其實也沒多少,只不過人口佔曾經殖民過的地方的70%以上罷了

18樓:

英國殖民地中數一數二的富裕國家有哪些?美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這四個加英國都屬於發達國家。除此之外的其他國家,看看2023年的資料吧(見下表,共和联邦)。

顯然,除了這幾個發達國家,外加幾個城市,如香港,大部分國家也不怎麼樣吧。另外,這幾個發達國家的原住民比例,慘不忍睹。

170 安地卡及巴布達 1,21212 澳洲 1,505,277151 巴貝多 4,284112 巴布亞紐幾內亞 15,973138 巴哈馬 8,367

44 巴基斯坦 238,737165 貝里斯 1,604

117 波札那 14,837180 多公尺尼克 498

175 格瑞那達 814

157 蓋亞那 2,970

186 吉里巴斯 172

11 加拿大 1,825,09685 迦納 44,223

98 喀麥隆 27,957

83 肯亞 45,082

159 賴索托 2,276

141 盧安達 7,431

159 馬爾地夫 2,276135 馬爾他 9,545

154 馬拉威 3,814

35 馬來西亞 312,433127 毛里裘斯 11,93058 孟加拉國 141,275115 莫三比克 15,329125 奈米比亞 12,31833 南非 350,779

38 奈及利亞 286,470178 薩摩亞 705

148 獅子山 4,788104 賽普勒斯 21,827168 塞席爾 1,398

176 圣基茨和尼維斯 767169 聖露西亞 1,317177 聖文森特和格瑞那丁 72069 斯里蘭卡 65,833155 史瓦帝尼 3,620171 索羅門群島 1,09791 坦尚尼亞 32,536181 湯加 477

99 千里達及托巴哥 27,703187 吐瓦魯 38

174 溫納圖 821

110 汶萊 16,214

102 烏干達 23,05336 新加坡 295,74455 紐西蘭 181,330119 牙買加 14,28810 印度 1,870,6516 英國 2,535,761103 尚比亞 22,416

曾經的英國殖民地為什麼不以被英國殖民過為恥?

以下摘自維基百科 1768年,英國庫克船長乘坐奮進號由英國前往大溪地。1770年,英國宣布擁有澳洲主權。7 1788年1月26日,英國航海家亞瑟 菲利普率領首批移民定居雪梨,並且公升起英國國旗,澳洲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英國於1829年併入西澳為囚犯流放地。此後一長段的時間,澳洲是英國的罪犯流放地 p...

為什麼大部分殖民地被英國殖民過的普遍較發達,而被法國殖民過的普遍較落後?

莫斯科的淚 簡單,這個我會,送分題。共和联邦國家中發達的那些,是因為他們是純歐洲人統治,原住民基本死絕了,這能算殖民地嗎?我覺得不如說是海外領土。HK和新加坡算例外,這個算是經濟全球化帶來的 法國殖民地的國家,雖說統治階級也是白人,但是殖民地土著佔了殖民地人口的絕大多數,自然法中國人不把其視為本土,...

以英國殖民期間對愛爾蘭的待遇,為什麼愛爾蘭獨立後沒有大搞「去英國化」?

沒被摘的四葉草 愛爾蘭不是被英國殖民的。1949年以前都是英國的一部分。沒有去英格蘭化是因為兩點,一是國內的兩派矛盾,一部分人是希望去除英格蘭的歷史痕跡,一部分人不願意。第二點是很難,英格蘭的政策和政治體系已經融合了。當初愛爾蘭的一大部分土地都是英格蘭和蘇格蘭的貴族管理的。一脈一脈的東西很難清除。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