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交易員都會說,單子開始浮盈後,要盡快將止損拉至成本線?

時間 2021-05-12 07:22:12

1樓:攻守平衡

這不是賺多賺少或者賺錢賠錢的問題,交易跟隨趨勢,而趨勢是乙個通道,有上下軌,你沒道理把止損放在軌道之外很遠的地方。你可以把突破軌道理解為質變,那軌道上就是臨界點,怕錯過機會,軌道外一點就足夠了,再多,沒意義啊

2樓:

不是應該盡快,而是當你的單子已經脫離成本區間很遠了,這時候再調。不讓賺錢的單子變成止損的單子而已,而且可以說這個操作是沒有那麼必要的。

止損是交易成本的一部分,其相對於利潤的比值來說是佔比很小的,可能是三分之一可能是五分之一也可可能是十分之一,把交易的時間尺度拉開,交易的次數夠多的情況下,你的策略只要有效,交易成本多支出幾次完全是無傷大雅的。

對於單次止損的患得患失只說明你很窮,並沒有過多少盈利的累積,這其實問題是出在你的開倉策略和止盈策略上,你所謂的交易員可能是自稱或者你給他們封的。

2021.1.7

80個點的止損相對於盈利的空間來說,是不是可以說微不足道?

3樓:

對於不止損的我,都不知道怎麼回答,哈。

說多了等一下一堆經紀人來噴。方法並無大礙,只是看怎麼用。

這種拉成本線的,一般要選爆發力強的品種,通常敢捅穿天花板和砸穿地下室的妖孽才划算。

而且多數日內才用,妖鎳,妖糖(這貨廢了)。。。。這種。

其實,止損嘛,呵呵

4樓:恍若表哥的麥子

如果是希望抓大趨勢等風口一波起飛的策略,盡快拉到成本線是沒錯的,因為真正的風很少,對於每一次交易,不虧就是賺。這種策略的難點在於怎麼持倉、加倉和平倉,如何盡量把一段真正的趨勢吃掉,開倉反而不是太重要的環節,止損也就是乙個保護資金的硬規則罷了,資金保護住了,止損存在的意義就達到了。

如果是做波段,有自己計畫內可接受的虧損,相應對盈利有自己的預期,那麼就不要移動止損,當然,也不能提前落袋為安。可以多賺,絕不能少賺。因為這種策略建立在統計得來的盈虧比和勝率之上,哪一端的放水都會對結果有巨大影響。

兩種策略沒有優劣之分,第一種對走勢的後續判斷能力非常重要,判斷錯了,要麼只吃到一口就掉落車,要麼浮盈化水一場空,把難得一見的好機會浪費掉。第二種,對開倉點判斷能力非常重要,也就是俗話說的抄頂摸底,要是次次買在頂賣在底,止損就是殺死你的那把刀。

5樓:gjhfn

最煩那些長篇大論,還一點用都沒有的回答,典型就是夏宇。

這個問題以前我也想不通,直到看到某人的解釋:交易要把控制風險放在第一位,盈利排次要位置。才恍然大悟。

6樓:俄sdd

不是將止損拉至成本線,而是將個人持倉成本線拉至市場最低成本線市場風險是無窮無盡且永恆存在的,沒有人可以掌控影響市場的所有要素,甚至沒有人可以獲悉影響市場的所有因素

當鯊魚出現在你身後時,你不需要遊的比鯊魚快,只要遊的比其他人更快就行了

把持倉成本不斷降低,就等於把市場風險內蘊含的潛在虧損可能性轉嫁給了其他投資者

危機面前人人平等,有人賠錢有人賠命,有人浮盈回撤有人虧損出局簡而言之

地里的都是泥,籃子裡的才是菜

7樓:

心理學上講,這叫損失厭惡。貌似還有心理學領域的學究聲討這種認為同樣額度的損失無法用同樣額度的盈利來彌補的非理性心理活動的。然鵝,同等數量的虧損,真的就比同等的盈利更嚴重!

打個比方:盈利100%,你就有了200%,但這只是量變;而虧損100%,你就成了0,你就出局了!這是徹底的質變!

8樓:裸k君

「盡快」二字不敢苟同,只能說很多人對「盈利的單子不能虧著出來」這句話存在誤解。

不要對單子過度優化,過快過早主觀地截斷虧損的同時也截斷了利潤奔跑。

「不敢承擔風險」就是最大的風險,意味著你永遠不可能讓利潤奔跑,你無法做到「大賺」。

平推必須根據自己的交易計畫來制定乙個規則,你的預期利潤目標是多少點?有多少點浮贏時你的底線變成開倉價?都是要根據你的交易計畫綜合考慮的,有時候「不止損就止盈」反而是一種大智如愚的大智慧型,盲目的過度地優化處理單子只會讓自己功虧一簣。

9樓:樹洞而已

不行的,止損線的移動應該也是跟開倉一樣是要在你的交易系統裡有明確規則的,何時可以移、移到什麼地方。否則就跟瞎開一樣,都是等著呵呵吧

10樓:陳四休

我想在做任何行為前都是有前提的,同時這個前提是需要有明確的定義的。

那拉止損到保本這個行為的前提是浮盈,那浮盈多少算浮盈呢這個就是定義。

如果你這個浮盈也帶著「浮」,那就是原本應該是定量的東西卻是變數了,那值怎麼能求的出呢?所以你會感覺到顧此失彼,長期這樣做好像沒有多大的優勢。

所以重點來了,那就是做好你的定義,不管用市面那些五花八門的詞彙,什麼量化,視覺化,機械化。反正做出明確且好的定義後,你會發現還有那麼一點丁優勢的!

說點題外話,我認為拉止損到保本是交易裡較為高階的東西了!為了擴大你的交易中所謂的優勢!為何說它較高階呢?

因為按我的說法來講,它是屬於資金管理裡的,具有合適性這個特質,並且它對交易系統的型別和機械化等諸多因素要求很高。

我一直在想怎麼能講的清這問題,因為我對上面自己的回答很不滿意!用我們家鄉話講:特個奧了就是不夠通俗易懂!我再試著回答一下,算對以上補充:

我們先弄四個元素兩個部分:交易系統和資金管理,機械化和主觀(主觀=非機械化)那排列組合成為四個象限吧:主觀交易系統加主觀資金管理,主觀交易系統加機械化資金管理,機械化交易系統加機械化資金管理,機械化交易系統加主觀資金管理。

主觀交易系統加主觀資金管理,往往就是新手,瞎做。當然不排除有絕頂高手能做到道法自然!

主觀交易系統加機械化資金管理,我所知道的馬丁策略愛好者有這些表症,交易系統裡判斷方向的方法挺粗糙的,方法N種且下判斷挺隨意的,重點力氣下在資金管理,用倍投法等自以為正確的方法去逆勢加倉,攤平成本,順勢立馬獲利了結。

機械化交易系統加機械化資金管理:我認為做到這個才是交易算入門了吧。至少努力的方向不會錯了。至於到level幾,再講了

機械化交易系統加主觀資金管理:我個人覺得這個爆發力最強的,類似遊戲裡的品級是最高的,當然這個僅代表品級。品級高,通常難度系也就大了

那我接下來說說機械化交易系統,簡單地說它具有三大性:一致性,唯一性和連續性。其實拉保本止損就是破壞了它的一致性,前後止損不一致了。

對吧,死板的做法就是開倉時怎麼止損的就別動,那為何要這麼拉止損呢?無非兩個原因:一心態上好點,這貼的很多回答都是這方面,心理作用好點,所謂心態管理。

二截斷虧損,從來影響勝率,盈虧比。是好是壞,能否做出優勢來,那要看拉保本是否合理了。

總結:在機械化交易系統前提下,以犧牲一點區域性的一致性(更應該說某時的一致性)來用主觀的資金管理的拉保本止損,來發揮優勢。

多說一句拉保本和加減倉很像。

比如說個粗略的拉保本止損的例子

改天補充吧耗時太久被罵了

11樓:木木

1、簡單的數學上來講,這個行為會導致降低盈利效率。

2、這不是乙個單獨的選擇,實際上和你的整套做法都是相關的,適合才能帶來最好的效果。事實上我兩種做法都有(各自在不同的玩法上),而且都很適合。

3、對於想要做出完美曲線的高手而言,這個行為甚至左側離場是非常有必要的,絕非某些人說的心理作用,超高的勝率,超低的回撤都是這麼來的,前提是你的入場非常厲害,絕非多數人玩兒的那些東西。

4、對於普遍的大多數人來說,確實意義不大,沒有必要太過糾結。這種情況下用笨辦法大多數時候是乙個好的選擇。

5、1裡所講的效率,和現實的效率差別可能很大,現實裡還需要考慮開倉效率、交易成本等等非常多的東西,很多不光由自己的做法決定,還要由標的的規則決定,全部都需要綜合考量,所以很多問題上的「哪種更好」,不是乙個簡單的選擇。

6、清楚自己的段位,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就已經挺好(交易上)。 做到1很容易,做到極致太難,難到大多數人見都見不到。

收土豪或高段位徒弟,觀測工具決定理論上限(以前答案講過,已刪),教你怎麼建立哲學工具、市場工具來觀測市場,怎麼通過不一樣的觀測建立自己的理論體系,怎麼通過自己的理論體系指導實踐戰勝市場上的絕大多數。

12樓:飛雲

從細節上看,這是一種典型的,害怕虧損,從而錯失利潤的方法。有他的好處,也有他的劣勢。

不過交易是乙個整體,是一套由進場,出場,資金管理,風險控制組成的交易系統。

不能從單單的移動止損看出交易多麼的有水平。

建議樓主多研究系統性的策略!這樣才會對你的交易有更多的幫助。

13樓:阿諾卡斯楚

一筆交易,是交易乙個邏輯。改變了止損點,就是改變了邏輯。也就改變了勝率。

換句話說,就是這個交易員心中,還有成本思維,用自己的角度看市場,而不是以市場的角度看市場。

14樓:

虧怕了或對自己的入場點沒信心就這樣,正常的流程是,分析,計畫,執行計畫。計畫裡包括入場點,止損點,止贏點。如果計畫是中長線要持倉過夜才拉保本損,而不是剛出現浮贏就拉保本損,

15樓:乙個想飛天的人

我就是這樣做的,沒什麼理由,就是因為長期的經驗教育了我保本是非常重要的。當然我不是在建議你學習,因為每個人的交易系統都是不同的。

16樓:錢科

思路不一樣做法也不一樣。

對我來說止損就是代表思路錯了,推倒重來。

那麼和盈虧平衡點沒有半點作用。

每個人思路不一樣,你得找到你的思路。

17樓:beery

這是入場或止損的一種方式,就看你自己喜不喜歡或者你的系統需不需要。

這麼做的好處是可以一定程度降低成本,壞處是有時需要反覆入場。

這麼做背後的邏輯是降低成本以及只吃那種從介入就方向明確的並產生浮盈的,吐掉那些磨磨唧唧的而且反覆在成本區折騰人的。

18樓:趙琳

一筆盈利比較多的交易變成虧身對心態的影響比較大。所以盈利較多的情況下,把止損移到成本時你這筆交易就不用承擔風險,很舒服滴!當然有一種情況就是把成本線打掉又馬上上去的情況。

但有舍有得看個人情況。

19樓:虧狄科的思考

所有要考慮引數和數值的策略都是有度的,也就是輸贏在度,然後度是變化的,所以有好有不好。其實是運氣在作怪,好的策略不能被度影響,就是度的的設定對正向結果的影響應該是輕微甚至沒有的。

20樓:瀟瀟雨歇

這個問題的核心是:交易成本重要還是交易機會重要。

1,為了抓住交易機會,開倉。---第一步

2,建倉後有浮盈。拉至保本位,保護本金。---第二步3,如果保本單觸發,此次交易失效。單次上相當於沒做這次交易。---第三步

實際上並非如此,如果經常這樣,止損會經常被觸發(1,保本觸發,2,虧損止損觸發),結果可能會很糟糕。有這樣的操作大部分原因可能是因為沒有固定的止盈點造成的困惑。

當然將單子浮盈至什麼點位拉至保本位,是一門科學。要考慮很多因素,合約走勢特性,撐壓位、波動率、市場整體情況等等,需要自己去思考,模式。

為什麼很多交易員都喜歡拿心態說事?

量客 因為在獲利邏輯上站不住腳時,心態是非常合理的藉口比如考試考不好,就說心態不好考爛了總比說我壓根不會強多了,面子上過得去。這是比較欠揍的答案 比如創業不成功也可以說是行業不好,這邏輯一模一樣。 攻守平衡 行業不同,對心態的要求有不同。一般來說,不太講究高情商的工作,一般都是簡單重複性的工作,簡單...

很多交易員比較重視心態,而我認為是技術,順便吐槽一下,為什麼很少討論技術的帖子?

pppp 心態是什麼?所謂的 心態 市場走勢又不以個人心態為轉移,心態再好,最後虧得一塌糊塗,有個毛用。但心態影響個人交易,也影響整個市場,這個可以理解為 市場情緒 心態只是交易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絕對不能當成絕對因素去考慮,各種因素影響程度強弱會轉換,要全面系統的去理解交易,而不是只關注心態,理解心...

為什麼知乎上很多交易者都在問怎麼悟道?

出師無名 佛說 當你一想一參一悟其實就是錯了 luckybat 雖然我還沒有悟道,但我身邊的高人不斷給我以指點,使我逐漸明白 山上空空如也,真的什麼也沒有。不存在那個一旦悟到就能賺錢的道,只有老老實實按既定策略去耕耘,不貪婪,不恐懼。 Eidosper 交易是一件很辛苦的事,非常逆人性。有些人通過天...